極端災害事件趨強趨多
未來全球出現一些極端災害性事件的可能性加大,破壞性也不低。
國家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説:全球地表溫度在未來100年持續升高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極端氣候事件增多、增強且更加異常。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日益增長,受災害影響的人口總數和經濟總量都會大大增加,災害敏感區域和脆弱行業也越來越多。我國防禦氣象災害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更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5月16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經濟論壇上,以極端氣候為例指出,未來中國一些重大災害趨強趨多的可能性存在。
以全球變暖為例,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可能會超出自然、管理和人類系統的適應能力。
比如近50年來,大部分陸地區域強降水發生頻率上升;熱晝、熱夜、熱浪更為頻繁;更大範圍地區發生強度更強、持續更長的乾旱;熱帶氣旋(颱風和颶風)強度增大。
而強颱風出現的頻率,由19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紀初的35%以上。
這些極端災害造成的損失也不小。對於我國,每年受氣象災害影響的人口約6億人次,農田受災達5億多畝。2008年初,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1516億元經濟損失。
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成員滕吉文指出,這次汶川地震後最大的余震可以達到6.8,“如果這樣的話,將來有沒有可能在別的地方發生余震要密切注視。”
但是一些極端性災害在一定意義上往往於人類活動有關。中國目前的特殊時期決定了非天災因素導致的極端事件也將不會少。
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司長唐元則表示,隨著我國每人平均GDP將從2000美元過渡到1萬美元,包括貧富差距、資源約束等各種矛盾進入非常集中、非常尖銳的時期。
同時由於經濟發展很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一些重要生物功能區生態功能減弱,經濟發展與環保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近幾年來,中國分別出現了松花江污染、滇池污染、藍藻等一系列的極端災害事件。
“儘快建立預警機制”
目前對於各種災害是否能夠預測存在一些爭議,但應做好預警工作得到業內人士一致認可。
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表示,應急救災是不夠的,提前預警機制建立非常必要。
由於地震預測的難度比較大,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多鐘四川發生的8.0級地震,儘管民間存在很多猜測,但是中國地震局副局長修濟剛否認了這些看法。他表示,這次汶川地震之前有蛤蟆過街的現象,這些現象不排除和地震有關係,因為地震會引起地下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會對一些敏感的動物有影響。
但是修濟剛也強調,“這些都只能夠作為參考,要結合儀器觀測的數據綜合判斷,而不能僅憑動物異常來作出確定的判斷。”
但是即便如此,滕吉文指出,“要迅速實施與加強防震抗災研究,也就是要不斷地對地震預測的探索進程中,應強化防震抗災這是當務之急。”
他表示,應當正視並改變地震預測實際上的封閉狀態,廣泛深入地開展國內、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加強地震資訊基礎設施的建設,促成資料共用,充分利用資訊時代的便利條件,建立沒有圍墻的、虛擬的、分佈式的聯合研究中心,使得從事地震預測的研究人員,地不分南北東西,人不分專業機構內外,都能使用儀器設備,獲取觀測資料,使用計算設施和資料,方便與同行交流。
由於地震預報存在難度,地震預警機制尚不完善。不過國家氣象部門正努力建立防禦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