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胡錦濤:黃金時間雖過 救人仍是重中之重 -央行暫緩調高成都等6市州準備金率 金融機構緊急注入資金血液 -富錦九零糧庫確有大量虧空 數額尚未查清 地震不會引發糧價上漲 -解放軍記者等一線救災人員均免費承保 單位和個人暫時別到災區 -4月70大中城市房價漲幅放緩 深圳領跌 地震將成打壓房價的強音 -深市21家四川上市公司所受地震影響披露完畢 受災"傷情"不一 -地震局:近幾天可能發生多次5級甚至6級余震 稱從未隱瞞地震資訊 -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2.4億元支援抗震救災 各界捐贈款物13.44億元 -央視 福建廣播影視集團就"火炬手空手捐款"致歉 南昌調傳遞線路 -蔣潔敏:中石油對不起散戶 承諾不建樓不買車 已叫停成品油出口
心理專家:倖存者、目擊者、救援人員、現場記者都急需心理救助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6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截至16日14時汶川地震死亡22069人 四川21577人 

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組長高強介紹醫療救援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前啟動地震災區恢復重建規劃(實錄)

外交部秦剛就抗震救災及國外救援隊來華等答問全文

地震災區師生傷亡特別慘重 教育部提中高考方案(實錄)

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于春生、楊維漢)“災後的心理重建任務重大,心理援助要有組織、分層次進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張侃16日在“我要愛”心理援助行動新聞發佈會上説,地震災難倖存者和目擊者,以及10多萬救援人員、大量現場記者,心理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急需心理救助。

“重大災難會給現場人員帶來巨大心理創傷,心理援助與人身搶救、物資支援同等重要。”張侃説,受災群眾往往因為無法應對、無助而惶惑不安,産生心理挫折,如恐懼、焦慮、煩躁不安、自卑、消沉、抑鬱等,嚴重的會引發酗酒、吸煙、藥物依賴等不良行為,甚至出現衝動攻擊行為乃至自殺行為。科學的心理疏導、治療能有效避免不良行為發生。

張侃説,災區兒童、青少年是救助重點之一。他們缺乏足夠的認知能力,受到的刺激更大,如果處置不力,負面的心理癥結會成為他們今後成長的障礙。救援人員、現場記者的心理問題也不能忽視,他們看到了更多的慘烈狀況,加上身體疲憊,精神受到創傷很大。

據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聯合上海增愛基金會、廣東五葉神實業發展公司已于5月13日緊急啟動“我要愛”心理援助行動:派出心理干預專家組,為受災群眾提供心理援助,對救援人員進行快速的基本心理干預技巧培訓;在北京市發起“我就在你身邊”愛心捐助卡活動,給災區群眾提供重要的心理關懷;組織編寫《心理自助實用手冊》,提供簡潔明快、操作性強的心理應對策略和技巧。該行動還將在災區建立災害心理干預基地,為災後重建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重點是災區兒童及青少年及其家長和教師,以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恢復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準。

來源: 新華網

相關文章:
白血病女孩將社會為其捐款轉捐地震災區
我國首次在特大自然災難後接納國際專業救援隊
地震重災區映秀疫情平穩 未現大規模人畜染疫
著名愛國人士鄭家純先生為災區捐款5000萬元
民政部:在災區設立救助站為受災群眾提供生活救助
中國各地民眾積極為四川地震災區獻血
子弟兵汶川地震災區生死營救100小時全記錄
環保部:災區31個飲用水源地水質符合飲用要求
外國救援隊陸續抵達成都並立即趕赴災區救援
心理專家稱部分災民存在嚴重心理障礙
圖片新聞:
地震重創臥龍自然保護區內的大熊貓保護站[組圖]
目擊四川汶川地震災情 道路損毀嚴重[圖集]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對策/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現代化報告—國際現代化 / 生態現代化 / 社會現代化 /科學發展報告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