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6日14時汶川地震死亡22069人 四川21577人
抗震救災指揮部醫療防疫組組長高強介紹醫療救援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前啟動地震災區恢復重建規劃(實錄)
外交部秦剛就抗震救災及國外救援隊來華等答問全文
地震災區師生傷亡特別慘重 教育部提中高考方案(實錄)
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 為了人民的生命——子弟兵汶川地震災區生死營救100小時全記錄
新華社記者黎雲
汶川,曾是一個好多人都不能準確讀音的小縣城,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以後,卻成為全世界為之矚目併為之哀傷的地方。
截至16日14時,已經確認有22069人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16萬多人受傷。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估計,遇難人數在5萬人以上。
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人民軍隊滿懷對人民群眾的骨肉親情,以血肉之軀,在地震災區的這個特殊戰場,打響了一場營救生命的特殊戰爭。
到16日傍晚,地震發生已經100小時了,奮戰在汶川災區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已突破10萬人。人民子弟兵抗擊震魔、與死神爭奪人民生命的戰鬥一刻也沒有停止。
為了人民的生命——軍隊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立即啟動,總參謀部的命令一道接著一道,和平時期又一次大規模的兵力集結
地震的發生突如其來,軍隊的反應堪稱神速!
與國家地震局的通報同步,軍隊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了地震情況通報,軍隊應急預案緊急啟動。
汶川?在哪?在這裡!參謀人員在不同比例尺地圖上迅速找到了汶川。
12日15時,記者撥通了軍隊處置突發事件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田義祥的電話。“忙忙忙……” 説了一連串的“忙”後,田義祥就挂斷了電話。從田義祥的電話裏,能聽見至少還有4部電話同時響起。
同一時刻,總參謀部發出指示,要求全軍部隊堅決貫徹中央軍委和胡錦濤主席的重要批示,迅速組織災區駐軍全力投入抗震救災,想方設法救人。
軍隊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隨後在北京成立,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為組長,成員包括了解放軍四總部和有關軍區、軍兵種及武警總部相關領導。
“能多挖出來一個,就要多挖出來一個。”軍隊救災指揮部裏,一位將軍這樣對站在他身邊的參謀説。
幾個小時內,數萬大軍完成集結,鐵流滾滾向汶川進發。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空軍空降某部萬餘官兵在湖北迅速集結;濟南軍區某紅軍師、有“鐵軍”美譽的某機械化步兵師萬餘人在山東完成集結;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四川武警總隊在四川和重慶地區集結……
在北京,專業的地震救援隊連夜出發。79歲的著名骨科專家盧世璧、72歲的著名耳鼻喉科專家楊偉炎,也向解放軍總醫院領導請纓,要求到災區救死扶傷。
“各部隊掌握的災情和救援進展情況,可以直接向總參謀部報告。” “改鐵路輸送為空運,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災區。”
……
搶、搶、搶,搶時間就是搶生命,搶時間就是搶勝利。在指揮所,很多參謀人員連續30多個小時沒有休息。而就在這裡工作的幹部戰士中,有人的家鄉就在災區。
14日,救災工作進入白熱化,各個點位都在要求增援。中央軍委決定再次增兵3萬,再調軍用直升機70架,再徵集民用客機23架。
步兵、空降兵、海軍陸戰隊、武警、專業救援隊……中國的武裝力量,從大江南北的座座軍營、警營,為搶救人民生命集結、集結、集結!向著地震災區進發、進發、進發!
為了人民的生命——飛、再飛、再接著飛,空降兵不懼風險,勇敢地跳下去;中國空軍展開歷史上最大強度的非作戰應急空運
要讓數以萬計的救援部隊快速抵達災區,唯一的途徑,是空運;要將災區急需的水和食品送到災民手中,唯一的途徑,是空運;要想把山區的重傷員運送出來,唯一的途徑,是空運。
空軍司令員許其亮的部署簡短得不能再短:“快!快!快!”
震後幾個小時,空軍各個機場、各個飛行部隊,按照打仗的標準,完成了起飛前的準備,陸續起飛。
自13日6時執行向災區空運任務以來,波音—737飛機特級飛行員付潤傑每天休息都不到5個小時。但付潤傑還不是飛行強度最大的飛行員。空軍某部一個機組在13日一天內飛了9個起落,空中連續飛行時間17小時40分,幾乎達到了飛行員體能的極限。
任務密度之大,史所空前。空軍所有災區機場24小時始終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在擔負飛行保障任務最重的成都某軍用機場,幾乎每個官兵每天休息的時間都不超過3小時。場站有200多名官兵的家就在災區,但沒有一個人離開工作崗位。
“眼淚救不了汶川,我們在這裡的工作越多,親人們的損失就會越小”,是家在災區官兵的共同心聲。
是的,抗震不相信眼淚!空軍出動32架飛機,滾動飛行113架次,僅用17個小時就將兵力和裝備全部輸送至災區。14日,空軍再次飛行132架次,將6000余名增援部隊和131.5噸救災裝備、藥品空運至災區。
人民空軍建軍以來最大規模的單日運兵行動在非作戰背景下展開。
國防大學李大光博士14日接受採訪時説,對於中小國家而言,空運成規模的建制部隊需要高昂的代價。而我軍在這次救援行動中的空運規模,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
13日,茂縣上空,傘降任務因為天氣原因被迫取消。“請不要懷疑我們的勇氣。”面對網友的焦急詢問,空降兵這樣回答。
“如果不顧客觀條件盲目硬跳,不僅無法對災民進行有效的救援,還可能造成救援人員傷亡。”航空專家宋心之解釋説,茂縣、汶川等震中地區降雨較多,加上雲層干擾,地面能見度較低,飛機在多山地區飛行都很危險,傘降難度更大。
14日,茂縣上空。
仍然沒有地面引導,沒有地形標識,沒有氣象資料,15名空降兵先遣隊員在氣候條件依然不良的情況下,成功實施了傘降。小分隊著陸後迅速與茂縣縣委、縣政府取得聯繫,用攜帶的海事衛星電話發回了茂縣的第一份災情報告。
15日20時20分,空降兵一架大型運輸機在汶川映秀鎮上空,用大型降落傘成功空投下挖掘機和工程車等大型救援設備。
在德陽、綿竹、汶川等17個重災鄉鎮,10800余名空降兵陸續到達。截至目前,空降部隊已在災區廢墟中找到676人,搶救倖存人員58人,醫治、轉移群眾1271人。
“他們真的做得很棒。”航空專家宋心之給予了空降兵高度評價。
這一切,無疑為這塊悲痛欲絕的土地帶來了生的希望。災後100個小時,中國大西南的天空上,生的希望仍然在飛翔。
為了人民的生命,前進、前進、前進,救人,救人,救人;“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汶川”成為救災部隊最明確的目標
地震發生之初,交通中斷、通信中斷、災情不明,所有的情況都不明!
在這條紅軍長征曾經走過的路上,徒步開進,再次成為救災部隊唯一的選擇。為了到達災區,救援部隊沒有等待,星夜棄車徒步向汶川前進。
“實在是太累了,有一位戰士衝著天空大喊,雨啊,停下來吧,我們要去救命啊。”跟隨武警先遣部隊向汶川挺進的記者發回這樣的報道。這支部隊也成為了救援部隊中,第一支到達汶川縣城的隊伍。
“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汶川!”
“不要講困難,我只要結果!”
“執行命令!”
這些只有在戰爭中才出現的語言,被部隊指揮員多次使用。
12日深夜,救援受阻,各路部隊棄車徒步開進,一支由某高炮團副參謀長帶隊的20人偵察分隊進入汶川境內。
13日11點40分,成都軍區的醫療分隊和某集團軍1300余名官兵陸續到達汶川映秀鎮,冒雨展開營救,清理倒塌房屋,搶救傷員,搜救遇險者。
13日19點23分,“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檢測到一支部隊,官兵們從中午12時開始,沿著馬爾康、黑水、理縣向汶川前進,6個小時跋涉近40公里,進入汶川縣境內,離縣城還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
13日23時15分左右,武警某機動師先頭部隊200名官兵,強行軍90公里,終於進入震中的汶川縣城。
隨後,成都軍區各部隊多路並進,于14日淩晨和上午陸續開進汶川。
14日上午,首批直升機在震中汶川縣城降落,新華社記者徐壯志用攜帶的海事衛星設備,發回了汶川縣城震後的第一張圖片。
15日18時,二炮專業工程部隊800人連續奮戰22小時,打通了綿竹通往北川的公路。半個小時後,救援部隊艱難地到達了位於重災區的全部58個鄉鎮。
15日21時,武警水電、交通等專業部隊,在西線搶通了一條理縣至汶川的搶險運輸線。
16日2時,漆黑的夜裏,大型挖掘裝備開進汶川。
16日9時,由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乘坐衝鋒舟進入映秀鎮。
16日11時左右,總參謀部測繪局拍攝的大比例尺三維倣真地圖送到成都聯合指揮部。
前期到達的救援部隊沒有大型救援裝備,官兵們靠雙手搜救廢墟中的群眾,體力消耗極大。“開始,我們一個戰士可以背出一個傷員,昨天是兩個人抬一個,現在只能三個人抬一個。”一位在江油救災的武警少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即便這樣,我們的武警戰士,仍然把隨身攜帶的口糧,毫不猶豫地塞到了被救群眾的手裏。
即便這樣,當空投食品和飲料從天而降時,已經斷糧的救援部隊沒有去補給,而是把水和食品,發到災民手中。
即便這樣,當余震發生的時候,一位正在北川中學搶救傷員的戰士,哭著對阻止他往前衝的人喊著:“讓我上去,讓我再救一個……”
……
雖然營救的“黃金72小時”已經過去,但官兵們還是在震後80小時,在廢墟中成功地救出兩名中學生。
“我們決不放棄!”儘管震後已經100個小時,儘管連日奮戰的官兵們已經極度疲勞,但他們尋找生存者的信念並沒有動搖。我們相信並期待,官兵們和廢墟下倖存者,共同創造更多生命的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