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川汶川7.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中國減災救災行動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四川汶川地震災害死亡人口已經達到11921人
民政部及地震局介紹汶川地震災害進展情況
重慶通報地震災情最新進展(答問全文)
救援醫學會會長李宗浩做客新華網 新華網 張龍 攝
面對災情救援隊將以何種方式開展救援工作?
地震發生時我們到底如何規避才是最科學的?
救助傷員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面對自然災害我們應該如何自救?
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網友!歡迎點擊新華訪談!
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省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7.8級地震。地震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儘快搶救傷員,確保證災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赴四川地震災區,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新華網通過24小時不間斷播報的方式隨時發佈最新災情和救援狀況。
昨天晚上,一支約184人的國家地震救援隊抵達成都。其中有22個成員來自武警總醫院負責醫療救護任務。我們今天邀請到武警總醫院首席急救專家,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救援醫學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分會主任委員李宗浩教授。
歡迎你,李老師!李教授將和廣大網友介紹一下有關地震救援方面的情況。
李教授,四川汶川縣昨天14時28分發生地震,北京震感是14時35分左右,我們很想知道地震發生之後您的感受是什麼呢?
李宗浩:發生這麼大的一個地震,我作為職業的急救醫生我馬上想到人員的傷亡,因為這個地震是7.8級。我當時想到的就兩個問題,一個是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城鎮是什麼情況?一個是發生在比較邊遠的山區的情況是什麼樣的。但是不管發生在什麼地方,7.8級的地震是一個大地震,這是肯定的。所以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人員傷亡的問題。
今天新華網請我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我也很高興和我們的廣大網友交換一下這方面的意見,同時在救援上也做一些建議,因為災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怎麼能夠把災害對我們生命財産的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這是要和網友交流的,這是很重要的,同時也是我的責任。
面對災情,救援隊將以何種方式開展救援工作?
主持人:拿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作比較,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感覺到這兩次地震有太多的不同之處,我知道您也有一套現代救援理念,您怎麼比較這兩場地震呢?尤其我知道您曾經親自參加過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災,能不能和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呢?
李宗浩:從地震本身來講都是地震,而且震級都差不多,當然城市不一樣,唐山是大的華北人口集中的大型城市,這次在汶川是一個山區。而且和當初已相隔30多年了,這30多年來我們國家有了很大的進步,從國際上、整個人類文明發展上來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對急救的理念、急救的知識、急救的技能、搶救的運作等都應該有很大的不同。
這次發生這次災害後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地震的搶救,總書記親自做了重要的指示,總理親自到現場。我們國家昨天也派出了中國國家地震災害救援隊,其中有22名是醫學救援人員,他們這支隊伍曾經多次參加過國內外的地震搶救工作。最近的一次就是2004年年底到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最重的受災地區做了搶救;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大地震這支隊伍又去了巴基斯坦進行了搶救。我的同事們昨天下午七、八點多鐘起飛去了那裏,他們肩負了我們大家的重托。
我想這三十多年來我們在搶救理念和搶救技能、科技上都有了很大的進展。
在搶救上我們首先要有理念上的轉變,過去我們搶救都放在第一位,從總的提法上沒有太大的錯誤,但是真正執行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定要保護好救援人員自己的安全,這並不是貪生怕死,因為你只有把自己的安全保護好才能最大限度地搶救別人。所以我想注意救援隊整體和個體的安全這是很重要的。也許有些救援工作因此進展得慢了一點,但是總是要安全地進行救援吧。
昨天我一看到這樣的消息首先的想法就是面對大量的傷病員要怎麼處理,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和你在城市裏面、在醫院裏面、在急救中心裏面搶救病人有相同的地方——都是救人;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環境不同,危險情況不同。
所以我覺得這次汶川這麼大的地震災害給我們的搶救工作提出了非常嚴峻的問題——我們的救援隊將會怎麼樣開展工作。
當然,我們的救援隊也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他們也經歷過很多的搶救,經歷過很多場戰役,而且也帶了比較充足的藥品、器械等等。所以我相信真正要開展起來搶救還是應該比較順利的。
但是因為這次波及的省份很多,有些地方像成都還能明顯感覺到震感。那麼這次的救援隊,我看到今天早上溫總理在新聞中也講到説需要全國醫務人員去支援。所以救援隊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同時,對每一個公眾,我們的城市、城鎮、社區、百姓們面對這樣的一場地震,也應該有一個比較健全的心理狀態來應對這場地震災害。
我現在想在這裡説一説我們的救援隊的情況。我們過去都是説有重的病人趕快去搶救,這是對的,但是不全面。為什麼呢?在地震這麼一個緊張的場合下,我們的時間很緊湊,我們的醫療資源很有限,我們的空間很有限,同時我們的道路等等方面的條件都是非常差的。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進行檢傷分類,什麼叫檢傷分類呢?就是你面對幾十個、上百個傷病員,你自己帶的隊伍要對這麼多傷病員心裏有數,要把它分成四類,國際上也是採取這樣的方式。
它是給予一個標簽,紅、黃、綠、黑,四種顏色代表了檢傷的四大類。紅顏色是根據判斷和初步檢查是最重的,要在現場及時搶救,如果不搶救很可能很快就死亡了;第二類是黃顏色,這是重的病人,這些病人也需要及時搶救或者及時轉運,但是不像紅的那麼緊迫;第三種是綠色的,綠色的就是受傷了,但不是很重,可以緩一緩再處理也沒有關係;第四種黑顏色就是已經很不幸的死了,這四類黑的當然就不去説了。那麼根據這三類病人,根據三類的受傷情況,根據現有的醫療狀況要分一下,首先搶救重的,不要輕重緩急不分,不然就容易把很重的病人遺漏掉,尤其在現場往往醫療設備不是很齊全。所以要把重點力量放在搶救危重病人身上,重的病人可以先處理一下,輕的病人等有條件、有力量再處理,沒有條件可以緩一緩。
所以檢傷分類這四個字在現代急救醫學上是很重要的。前幾年我們幾個人在參觀一個醫院,突然國家地震局的一個局長和我説:“李教授,檢篩分類很重要。”要是醫務人員和我説我不會驚訝,但是他和我講這個就不一樣,他為什麼會這麼説呢?因為他參加過很多次的海外救援,他就感覺到檢篩分類是很重要的。這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救援效果。
地震傷害還有兩種自己的特點,一種是直接損傷,一個是間接損傷。直接損傷就是房倒屋塌把你砸了,大部分是外傷,大家都可以理解,頭砸傷了,脊柱、四肢骨折、內臟出血等等這是直接傷害。還有一種間接傷害,間接傷害尤其在城鎮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房倒屋塌,電器、煤氣洩露著火,家裏的傢具、塑膠的東西著火産生有毒氣體等等。
2006年唐山地震30週年的時候,我請美國幾位專家交換意見,他們就説越是現代化的城市,這個城市越脆弱,這個道理很簡單,城市一脆弱,人的依賴性一強,如果我們現在沒有電、沒有水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局面呢?所以在人口密集的城鎮要發生地震的話,間接傷害我們也不能小看它。
從歷史上看,1923年東京大地震的時候,有4萬人逃出來了,到了一個廣場,一般到廣場上比較安全,結果突然之間風向大變,別的地方的火星就吹到這個廣場上,廣場上很多人搭了帳篷,在睡覺、休息,結果就著了大火,四萬人燒死了三萬八千人,所以這種次生災害我們也不要小看。尤其是在城鎮。那山區有沒有這種情況呢?也有,他容易産生滑坡、泥石流,這也容易造成很大的危害,它本身並不是地震,但是這都是地震之後造成的次生災害。
地震,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是很難預報的,而它又頻頻發生,我們國家又是地震頻發的地區之一,在世界上來講也是非常嚴重的頻發地區之一,全球陸地地震三分之一在中國,死亡人口將近佔了世界地震死亡人口的二分之一。所以我們要很好地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增加這方面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