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巴馬瑤族自治縣到鳳山,73公里山路要拐863道彎;現在,完善的公路網和基礎設施引來“金鳳凰”
一年多前,廣西通過大會戰,大大改善了東(蘭)巴(馬)鳳(山)連片貧困老區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初夏的5月,記者走進東巴鳳,親身感受這裡的變化。
坐在車上,透過車窗,眼前彎彎曲曲的山路盤在大石山深處,似乎在訴説大會戰期間修路的種種不易。司機師傅説,以前從巴馬瑤族自治縣到鳳山,73公里山路要拐863道彎,足足要開3個小時,現在1小時就夠了。路邊山體上到處可見裸露在外的青石,石山、石縫間,稀疏分佈著“碗一塊、瓢一塊,螞蚱一蹦跳三塊”的風化田,種上了八角、油茶等經濟作物。進鄉鎮,下村莊,一個個“東巴鳳基礎設施大會戰項目”的標識到處可見。大大小小75321個項目,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山高石光弄場深,缺土少水難生存,青石莽莽鋪大地,十家農戶八家窮。”這首民謠唱出了當年東巴鳳人的多少無奈!如今,東巴鳳改天換地,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
大道出深山,引得“鳳凰”來——大會戰帶來什麼?
“如果沒有大會戰,東巴鳳談招商引資只是一句空話。”不少當地幹部都發出這樣的感慨。他們告訴記者,由於受基礎設施落後的制約,東巴鳳一直很難引來“金鳳凰”。
造物愛鳳山,這裡礦産豐富,黃金儲量佔廣西壯族自治區的40%。可是長期以來,鳳山一直守著金山受窮。1993年,美國卡林頓金礦公司一位副總裁到鳳山考察金礦,一路上,吉普車爬高山下陡坡,把他嚇得滿臉慘白。考察結束後,這位副總裁提出一個問題便一去不復返:金礦挖出來後怎麼運出去?
大會戰22億元資金,16億元用來修路,如今的東巴鳳,已是廣西公路網最完善的區域之一,大石山外的“金鳳凰”一隻接一隻地飛來:福建一公司投資7000萬元來鳳山建設黃金冶煉廠,連澳大利亞的公司也投入9800多萬元挖黃金……
東巴鳳所在的河池市扶貧辦主任羅盛懷説,“路就像東巴鳳經濟發展的血管,血管通了,經濟就活起來了。”現在東巴鳳成了一方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熱土,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準……這一組組激動人心的數字,東巴鳳人大會戰前“想都不敢想”。
龍頭企業到,農業資源俏——農民怎樣富起來?
東巴鳳不乏資源,東蘭的中草藥、板栗和桑蠶,巴馬的香豬、油魚和長壽食品,鳳山的八角、油茶和礦産都小有名氣。但大會戰之前,那些好東西都“藏在深閨人未識”。
在鳳山宏宇木業門口,正在卸木材的江洲鄉農民林世榮告訴記者,大會戰前老鄉們賣木材首先要用馬馱到附近的機耕路,然後裝上農用車送到相鄰的平樂鄉,再從那裏轉運到目的地。木材成交價每立方米約560元,其中運費就得花430元,“血汗錢全砸在了路上”。如今通鄉柏油路建成後,運費只要80元,農民可以把更多的錢留在自己的口袋裏。
大會戰後,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培元神酒廠、潤達制藥、浙江花神、安徽華泰等龍頭企業紛紛在東巴鳳安營紮寨,當地很多農産品實現了就地轉化加工。東巴鳳晝夜溫差大,適宜種桑養蠶。東蘭縣武篆鎮色故村村民黃仁權家就種了5畝桑,“去年蠶繭都賣到13多元一斤,一年下來掙了1萬多。”縣長黃光華介紹説,縣裏把種桑養蠶當作脫貧致富的主導特色産業來抓,2006年全縣6萬戶農民有1萬戶種桑養蠶,戶均收入1505元。
在大會戰的強力拉動下,東巴鳳三縣特色産業初步形成規模,板栗、八角、油茶、木材、蠶繭、中草藥以及礦産等9大深加工企業,都正往做大做強的方向努力。在特色産業的帶動下,2006年東巴鳳三縣貧困人口比2002年減少了6萬人。
變各個擊破為集中攻堅——大會戰的經驗能否推廣?
東巴鳳革命老區連片貧困,面廣程度深,大會戰之前,東巴鳳也一直在實施整村推進等扶貧措施。
“以前扶貧開發立足於解決溫飽問題,整村推進,一個點一個點地解決貧困問題是非常有效的。現在扶貧工作進入了縮小貧富差距的新階段,不改善整個大環境,打通與外界的聯繫,點的發展必然會後勁不足,整村推進的效率必然會大受影響。大會戰用系統工程的辦法,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資金,以面為主攻點,以點為落腳點,以面帶線再帶點,這樣效率更高,東巴鳳的現在就初步證明了這一點”,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胡德才主任這樣介紹大會戰的經驗。
大會戰扶貧經驗能否在全國推廣?胡德才認為並不難。他介紹説,廣西各個部門針對東巴鳳地區都有一定的項目規劃,大會戰只是把這些規劃提前實施了。連片貧困地區脫貧不能只搞各個部門各個擊破,必須大家一齊出力,整合資金,綜合治理。東巴鳳大會戰後,各個部門都很高興,因為投入的效益更好。嘗到大會戰甜頭的廣西現在又在大石山5縣搞起了大會戰。
大會戰能否搞起來,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與社會扶貧司司長吳忠認為關鍵在於黨委政府要認識到位,真正發揮扶貧部門的協調組織作用,“現在我們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階段,是時候向連片貧困開戰了。”
據記者了解,山西等省已經行動起來,山西準備舉全省之力,支援晉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區和連片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實現“三年打基礎、五年上臺階、十年大翻身”。( 本報記者 顧仲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