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教育公益如何突破與創新?第七屆中國教育公益組織雙年會圓滿舉辦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3-03-28 | 責編: 曹傑

新時代下如何重新構想教育?如何在堅守教育理想與使命的同時,尋找教育公益的創新與可能?

3月25-26日,第七屆中國教育公益組織雙年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本屆雙年會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湖南省教育基金會、湖南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龍湖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心和公益基金會、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800多位教育從業者、教育公益夥伴、媒體人等齊聚一堂,共話教育公益。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黨組原副書記,湖南省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柯敏,龍湖公益基金會理事、秘書長林麗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發表開幕致辭。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楊東平,中國教科院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王烽,科幻作家、雨果獎得主、童行書院創始人郝景芳,陜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廖瑾等嘉賓出席會議並進行主旨發言。

近年來,受外部環境限制和內部方向缺失等多重因素影響,教育公益事業面臨諸多挑戰。身處種種不確定之中,對教育公益事業的發展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王柯敏表示,新時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業從傳統慈善走向現代慈善,內涵外延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這就需要變革發展的思路和理念,推動實現教育公益組織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由小陣型向大陣型轉變。優秀的教育公益項目必須要瞄準痛點難點,填補短板空缺,解決教育發展中的所急所需,並創造性地把公益慈善的內涵拓展到個人能力的幫扶、發展空間的拓展、精神素養的提高等更廣闊的領域。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黨組原副書記,湖南省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柯敏致辭

新形勢下,教育公益如何重塑價值

教育部日前發佈的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顯示,2022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儘管我國已經實現了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但社會依然存在普遍的教育焦慮。熊丙奇提到,當前的教育發展依然是不均衡的發展,並且是低品質的發展。“我們期待的是發展高品質的教育,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高品質普及。要達到這個目標,要擴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

伴隨教育事業的發展面臨新的困局,教育問題愈發社會化、複雜化,解決教育問題愈加需要多方協作。熊丙奇談到,教育的改革需要四個力量。第一個力量是政府的力量,需要通過政府推進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其次是學校,需要學校有辦學自主權,能進行自下而上的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形成合力。第三是企業的力量,因為企業是教育的最大用戶,企業要建設高品質的人力資源隊伍,一定需要有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背景作為支撐,因此企業必須要參與教育。再者,是社會公益組織的力量,通過公益人來推進教育,來解決政府、學校、企業無法解決的問題,由此形成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的合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致辭

針對如何推動教育改革,進而塑造新動能的問題,王烽認為,首先要發揮新技術的革命性作用,建立需求導向的數字化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其次是為學校、教師、學生鬆綁,其關鍵是評價制度改革。現在的評價制度從文件中規定了許多評價的方法和維度,但是在評價的責任主體、評價結果的運用等方面並未建立起新時代的評價體系。

他提到,今後應進一步發揮全社會的資源發展教育。當下,很多教育資源其實不在學校。在網上、在企業中,有著先進的教育模式和技術,而在一些公益組織、在小微學校,也蘊藏著教育的活力。如果要推進教育改革,真正塑造新優勢、新動能,必鬚髮揮其優勢,這就需要打破一系列的制度壁壘,建立多方共謀共建的機制,激發學校和地方改革的積極性。

中國教科院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王烽作主旨發言

解決教育問題、完善教育生態的過程中,教育公益組織承擔著政府、企業之外獨有的作用。新形勢下,教育公益組織如何發揮價值,實現新發展?楊東平指出,教育公益組織實際的功能是面向現實問題,促進教育創新,服務社會群體。其趨勢應是個性化的表達,即向下、向新、向未來。

他談到,過去,社會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追求高大上的趨勢,譬如追求分佈在全國多少個省這樣的數據,但是每個省可能只有一兩個教學點。這些數據與其實效是有差距的,所以,“大”本身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尤其社會組織是與人打交道,很多情況下是以小為主,以落地來面向基層。“向下”,其實就是要重視社區,促進學校、家庭、社區的一體化發展。“向新”在於面對和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社會組織本身就是為解決問題而産生的,當下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中新技術、新應用越來越多,如果不能適應,工作實效必然受到影響。他認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小機構依然會是教育社會組織的主流形態,因為其規模小、紮根深,更具活力。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楊東平作主旨發言

直面教育問題,教育公益的多樣化探索

教育生態的改善依然任重道遠。不過,在探尋理想教育的過程中,一些極具“突破與創新”特質的機構直面現實問題,為突破教育發展的瓶頸帶來更多力量。

鄉村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痛點和難點問題。近年來,隨著教育資源持續投入,在經濟欠發達的鄉村,校園硬體條件匱乏的問題有所緩解,但是教學內容和方式落後的局面並沒有太多改善。另一方面,在人口變局、科技爆炸、産業調整、就業壓力增加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鄉村兒童的教育也産生了新的變化與問題。

陜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廖瑾提到,當“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成為新一代鄉村學生面臨的處境,鄉村孩子的家長對於“知識改變命運”的認知逐漸開始鬆動,鄉村兒童學習的成就動機也已經發生了改變。如何激發鄉村孩子的學習動機需要教育公益界人士進一步思考。

她還談到,由於學校的撤並和父母離家工作等原因,許多鄉村兒童缺少家庭教育。在一些地方,鄉村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實行寄宿制度。這樣的做法,雖然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兒童無人照料的問題,但也增加了兒童對於電子設備的依賴。不僅如此,單調的鄉村學校生活、陳舊的教學方法,也導致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和學習興趣下降。如果師生、同學關係不好,孩子們更加難以滿足自我認知、情感培育等多方面的成長需要。

陜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廖瑾作主旨發言

儘管現實環境受到限制,但教育公益機構嘗試用多元的教育探索回應現實難題,直面服務對象的訴求。面對鄉村兒童美育容易被忽視的現實,浙江致樸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駱筱紅表示,美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每一個兒童皆需要美育。美育也沒有門檻,每一個兒童皆可參與美育。每一個老師都可以是一名美育老師。兒童生活的所有場景,都是美育可以發生的地方。鄉村的自然環境、生活方式是美育資源不竭的源頭。據介紹,2022年起,浙江致樸公益基金會開展的教師個體支援,設計了不基於任何學科的“小而美”美育行動,基於人文素養、審美素養、教學素養的提升,吸納所有學科的教師,參與者呈現出學科背景的多樣性。

鄉村學生的出路問題一直是社會之痛。如何以公益的方式,為鄉村孩子的成長及就業打開新局面?貴州盛華職業學院聯合創始校長、貴陽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盛華介紹了讓鄉村大學生更美好的盛華實踐。因材施教,分類分層培養,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態度”,開展針對性的崗位技能訓練,掌握“知識、技能、素養”三個層面崗位勝任力;産業資源對接,引入更多的企業項目資源,找到更好的就業崗位資源,將學生與企業有效連結,賦能學生技能實戰訓練和人才充分就業;組建産教融合經營管理團隊,校企産教深度合作,負責學生技能培訓以及項目落地運營,強有力團隊支撐和體系保障,推動産教融合取得實效。

在探索適合不同孩子、面向未來的教育時,教育公益機構不僅要立足實地,結合受助群體的訴求、受助地區的特徵進行多元、落地的實踐,也要積極主動地擁抱科技發展為教育帶來的可能性,從課堂教學、教師成長、數據管理應用、情感連結等多個維度助力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品質的改善。本屆教育公益組織雙年會現場,多位兼具一線實踐經驗與深入思考的資深教育公益人還就教育公益如何帶動創新性學習落地、技術賦能教育公益的創新探索等多個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年會現場

改變教育既需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技術層面不斷探索與完善,還有賴於教育組織的系統支援和教育者的意識進化。唯有後者發生,前者才能持續穩定地涌現並帶來教育真正的改變。對於教育公益組織而言,更需要從教育和公益兩方面提升專業性與持續發展的能力,方能創造更多面向未來的價值與可能。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