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安徽銅陵:深耕思政課建設 提升鑄魂育人實效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徐小波 | 時間: 2023-03-20 | 責編: 曹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立德樹人,培根鑄魂。辦好思政課、上好思政課、學好思政課成為提升鑄魂育人實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為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通過思政課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安徽省銅陵市多點發力,辦好思政課,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不斷提升鑄魂育人實效。

讓思政課教師隊伍更“強”

今天的青少年學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培養好這支“主力軍”,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

“思政課教師要有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到用心育人,引導青少年學生在‘拔節孕穗期’健康、向上、向善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年3月21日,銅陵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谷越與來自全市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代表座談交流時指出,要對思政課教師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完善思政課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學校領導幹部要帶頭聯繫思政課教師,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2019年4月,銅陵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加強全市中小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頂層設計,全面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把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從思政課教師招聘、專兼職思政課教師配備比例、業務要求、政治面貌等作出了明確要求,並明確中小學校思政課青年教師培優計劃和後備幹部的管理制度,充分吸納思想政治課教師進入後備幹部庫。當年,該市教育系統年輕後備幹部中,思政課教師佔比近30%。

同時,該市安排思政課教師成長專項資金,實施全市中小學校思想政治課青年教師培優計劃,在“四名工程”、“四優工程”、“青藍工程”評選中給予政策傾斜等,全面保障思政課教師隊伍發展。截至2022年,該市高中學校專職思政課教師配置率達100%,義務教育階段達80%。

不僅如此,作為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銅陵市組織實施的的“黨建品牌領航工程”,其中明確提出實施“思政課教師培優計劃”,始終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重點工程”,著力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為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站穩思政課堂,上出“接地氣”“有溫度”“有力量”的“思政金課”,努力成長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銅陵市又進一步創優思政課建設品牌,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傳、幫、帶”。在今年一開春,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學段,首批思政學科“名師工作室”揭牌成立,來自全市32名思政課教師入駐工作室,著力培育一批思政課領軍教師。

據悉,早在2019年,該市就依託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三名”工作室,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為宗旨,充分發揮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力爭讓工作室成為“銅有強師”的搖籃。在此基礎上,又通過專門成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立足推進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將工作室打造成為思政教師快速發展、學生健康成長的“孵化器”,真正讓思政課教師“強起來”。

讓思政課程主線更“亮”

思政課是德育“主戰場”,立德樹人,思政引領。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如何辦好思政課、如何上好思政課,讓思政課堂跟上時代、貼近學生,上出更多“接地氣”“有溫度”“有力量”的思政課,是擺在學校和教師面前一個重要課題。銅陵市不斷做出探索,促進思政課程與思政育人交相輝映、相向而行。

打造有溫度、有熱度、有高度的思政課,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為引導思政課教師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銅陵市教體局將全市思政課教研員,市直(民辦)學校思政課教師近120人“封閉”在市委黨校,從市級層面舉辦全市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隨後,全市一縣三區分批組織轄區思政課教師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輪訓”,促進思政課教師堅決扛起思政課的主業主責,真正成為學生勤學修德、錘鍊品格、塑造價值的思想引路人。

在今年春季新學期一開學,一場以“如何學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題,融入成長、成才和發展主題的大思政課在該市第一中學開講,省青年講師團成員、銅陵市第一中學思政課教師楊平為全體黨員教師、業餘黨校學員和團校學員集體授課。滿滿噹噹的內容接地氣、有溫度、有力量,引導學子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勤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這只是該市中小學校思政課程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在2021年,該市組織開展的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的“百名思政教師 百堂黨史課”教學展示活動更是成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構建思政課一體化育人格局的一大亮點。活動不僅為全市思政課教師搭建思政育人交流平臺,也成為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業務能力展示平臺,涌現出一批“以史鑄魂、以史資政、以史育人”的優秀思政課教師和優秀教學課例。

同時,該市積極通過思政學科“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教研活動,將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産黨、愛悠悠中華文明、愛皓皓民族精神等主題融入到思政課程,打造做成特色鮮明、底色純正的思政課程,不斷提升思政課內涵,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站穩思政講臺,上好鑄魂育人課。通過學校“一把手”思政課教學展評,“一把手”帶頭走進思政課堂,以黨建牽頭思政課,推進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讓思政教研更有精度、有深度、更有效度。

在銅陵中學,學生收看《新聞聯播》成為思政教育重要舉措,該校晏桂蓮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拓展和延伸《新聞聯播》收看活動,創新開設“一分鐘新聞眼”學生新聞時評類思政課程,帶動學生觀察、思考,組織他們感悟、探究,激發他們産生情感共鳴。

不僅如此,各個學校充分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作用,“短音頻”《中國共産黨百年瞬間》、10分鐘“黨史微課堂”、紅色家書微朗讀等形式多樣的“小課堂”都成為了思政育人的陣地。教師認真上好思政課、學生努力學好思政課的氛圍蔚然成風。

讓“大思政課”更“活”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就要善用社會大課堂,讓人人、事事、時時、處處都有成為思政育人的可能,把“大思政課”育人功能用好用活。

據了解,為把“大思政課”育人功能用好用活,銅陵市不斷創新,強化思政課建設,注重在時代的大課堂上,厚植家國情懷,培育時代新人。

在銅陵,疫情走進課堂,成為思政育人最新鮮的教材,在時代的大課堂上上好思政課。該市各校牢牢把握疫情這一特殊的育人“教材”,即便是在疫情最肆虐的時候,也要確保家國情懷不缺席。師生們線上心手相連,向國旗致敬,向祖國致敬,向逆行英雄們致敬,講述大國擔當、講述“最美逆行者”,把抗擊疫情鬥爭中激發出來的愛國激情融入到血脈之中。

銅陵黨史館是全省第一個建成集展覽、徵集、收藏、研究、宣傳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地方綜合性黨史展覽館,是黨史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廣大師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堅定理想信念的主要場所。

據了解,該市職業教育集團——安徽大江教育集團所屬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該館簽約共同建立思政教育實踐基地,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進一步增強該校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與實效性,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搭建一個“學校+場館”模式下“大思政課”平臺。

“行走的思政課堂”是銅陵市依託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大通長征主題紅色教育營地,用“青少年的方式”,讓思政課堂“動”起來,每年常態化開展的紅色研學旅行重要課程。該市每年組織數萬名青少年學生深入本市和周邊城市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之旅”研學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打造校外“紅色教育大課堂”,讓廣大青少年在研學旅行過程中追尋歷史足跡,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將愛國強國的種子植根于青少年學生心中。

同時,為將紅色基因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孩子的心中,該市還積極發揮“五老”“活歷史”作用,組織各校邀請老戰士、老黨員走進校園,打造立體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思政課堂,講述親身經歷的戰爭,講述銅陵的紅色故事,讓“身邊人”講“身邊事”,把“大道理”化為“小故事”,為青少年學生上好“思政課”,不斷增強思政課程鑄魂育人實效。(徐小波)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