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每到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三五成群地走出教室,有的來到了足球場上結伴踢球,有的在乒乓球臺前“捉對廝殺”,有的坐在電腦前編寫機器人操作程式,有的走進美術、音樂等功能教室“學習才藝”……2023年春季新學期一開學,銅陵市中小學校“雙減”課後服務課堂有聲有色,顯得格外熱鬧。
據了解,為加快推進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省級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大力探索“雙減”課後服務和“五大行動”課程融合路徑,銅陵市中小學“因校制宜”,將體育、美育、勞育等課程作為“雙減”課後服務課堂必設課程,引導青少年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藝術才能和勞動技能的育人目標。
在銅陵市樅陽縣會宮中心學校,每天上午大課間,融入黃梅戲曲文化要素的廣播體操——“黃梅操”,成為學生們的“最愛”。該校在課後服務課堂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斷豐富校園文化藝術生活,通過開設黃梅唱腔班、表演班等課後服務,引導學生們了解學習傳統戲曲——黃梅戲,創新形式傳承國粹,受到孩子們的普遍歡迎。
地處偏遠的郊區周潭中心學校則通過課後服務特色課堂,探索出一條校園體育項目地域化特色發展之路。該市久負盛名的“東鄉武術”成為了學校的一道“招牌”,該校通過組織武術名家編寫了“東鄉武術”校本課程,建立周潭中心學校“東鄉武術”隊,成立“東鄉武術”學生社團,聘請當地非遺傳承人入校擔任武術“教頭”等舉措,不斷放大課後服務課堂吸引力。課後服務“東鄉武術”課堂已經成為學生們競相“追捧”的“金課”,累計參與學習的學生達800余人,學生們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不僅磨煉了堅韌不拔的意志,也讓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得到傳承。
而在該市銅官區堅持“以武育人,以武化人,以武養正”理念的柳園小學,強化素質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該校體育教師張艷創編《36式太極刀》,並在課後服務課堂組織學生進行練習。該校創編的節目經層層推薦選拔,應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國總展示活動,成為安徽省唯一進入全國總展示武術類節目的學校,讓學生們在“雙減”課後服務課堂中學到的才藝有了更大的展示舞臺。
據悉,作為國字號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和省級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實驗區,銅陵市以推進“雙減”為抓手,大力實施課後服務再提升工程,在構建高效基礎託管課堂的基礎上,著力構建課後服務“德智體美勞”五大課程體系。不僅戲曲、武術等特色課程進入到了課後服務課堂,科技創新、勞動教育等課程也深受學生們的青睞,“雙減”形勢下“五育並舉”課後服務陣地越來越牢固。
培育懂勞動、會勞動、愛勞動的“卓群少年”是該市義安區順安中心小學重要育人目標。該校強化勞動教育頂層設計,打造特色課後勞動教育課程,堅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日常生活勞動為主,融合生産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建立“家園、校園、田園、社園”四園聯動,以勞育人,以行鑄魂,讓勞動教育在菁菁校園“生根發芽”。
在銅陵市十二中,人形機器人創意編程等科技創新課程成為課後服務重要特色。該校依託在課後特色託管服務,整合科技創新教育資源,豐富課後服務課程,讓學生在“玩”中提升動手實踐、動腦思考能力,培養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青少年創新能力、實踐精神和科技素養,把科技創新的種子植入學生心田。
不僅如此,銅陵市在課後服務過程中積極打造靈活化德育課堂,通過統籌校內外德育資源,發揮多方力量,鼓勵“五老”“法治副校長”等德育力量進入校園,開展愛國主義、心理健康、生態環保、生命安全等教育實踐活動。積極發揮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博物館、科技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場所作用,打造紅色教育、思政教育、科技教育等多樣實踐課堂,讓青少年學生在“雙減”課後服務課堂中不斷厚植家國情懷,夯實擔當意識,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管婷婷 徐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