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中外文明起源比較研究的理論與實際北京人文論壇舉辦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2-12-29 | 責編: 曾瑞鑫

12月26日,北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中外文明傳承與交流研究中心舉辦了以“中外文明起源研究的理論與實際”為主題的北京人文論壇。論壇圍繞“文明起源研究的理論”“中外文明起源比較研究”兩個主題,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探索文明起源研究當前的現狀和未來可能的走向,以及中國學者如何在這個重要領域發出中國聲音、做出自己獨特貢獻。首都師範大學校長方復全院士、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韓東育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恒教授、北京市教委科研處李善廷處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中外文明起源研究是重要的歷史研究領域和議題,與國家的起源有著特別密切的聯繫,對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自古代以來,思想家們就對人類社會何以走向文明和國家提出了諸多看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也都有非常重要的論述,恩格斯和列寧還以此為題寫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和《論國家》等經典著作。現代中外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等根據考古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等學科的進展,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關於文明、國家起源和發展的理論,並在許多個案上做出了具體和精深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啟發性的新模式和新觀點。如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指導下,根據最新學術前沿做出新的探索,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做出獨特的貢獻,是當下我們必須面對和完成的基本任務。

原首都博物館館長、北京師範大學郭小淩教授;原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陳志強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霍巍教授;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長張強教授;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韓東育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世界史系主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沐濤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張緒山教授;復旦大學歷史系金壽福教授;復旦大學歷史系主任、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黃洋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陳恒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劉健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徐曉旭教授,中外文明傳承與交流研究中心郝春文、劉城、袁廣闊、王宗琥、劉屹等成員,以及《光明日報》和《中國社會科學報》的記者等共30余人參加論壇,就文明和國家的基本概念、文明研究理論、中國文明起源、世界其他文明起源和特徵等重要問題提出了許多新的看法,並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

北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是市教委在北京高校統籌佈局的高端創新平臺。旨在鼓勵和引導北京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融通校內外優質資源,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提煉標識性概念,推動學術理論中國化,打造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高地、創新人才培養培育高地和服務創新高地,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供學理支撐,為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保障。2021年第一批立項建設了3個,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工智慧治理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中外文明傳承與交流研究中心。

首都師範大學中外文明傳承與交流研究中心是首都師範大學以世界史為引領,整合中國史、考古學、教育學、文學、哲學、藝術學等文科相關學科資源,建設的跨學科平臺,旨在通過學科交叉與合作,在文明傳承、交流與對話領域,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推出更多具有引領性、原創性的作品,推動科研工作、教學工作、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

北京人文論壇是依託北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設立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論壇旨在集聚智慧,啟迪思維,宣傳闡釋新時代新思想,研究應對新機遇新挑戰,打造人文社科領域學術交流特色品牌。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