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安徽五河縣:“非遺”進校園 “雙減”促傳承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士波 | 時間: 2022-12-23 | 責編: 曹傑

為落實“雙減”政策與更好地開展課後服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五河縣五河小學不斷探索自身特色之路,以課後服務為載體,深耕本土文化,將非遺文化——五河民歌和錢桿舞課程與課後服務有機結合併大力推進,不斷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讓非遺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錢桿舞又稱打連廂,俗稱“耍錢桿”,主要表現為手握錢桿中段,繞體打擊身體的肩、臂、手、腰、腿和腳等部位,結合蹦、跳、轉體等動作,邊打邊唱,場面歡快、流暢,給人們一種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2008年錢桿舞被列為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五河縣五河小學課後服務時段,同學們在操場上排著整齊的方陣,手持錢桿,在非遺文化傳承人潘家芹和歐明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隨著音樂的節拍,繞體打擊身體的肩、臂、手、腰、腿和腳等部位,結合蹦、跳、轉體等動作,邊打邊唱。成串的銅錢嘩嘩地響,漂亮的流蘇上下飛舞,場面蔚為壯觀。

五河小學充分挖掘利用本地非遺文化資源,聘任非遺文化傳承人、地方文藝志願者為校外輔導員,開設五河民歌、錢桿舞特色課程,並致力將五河民歌、錢桿舞課程打造成課後服務特色品牌。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校組建五河民歌合唱團和錢桿舞團隊,吸納學生積極參與地方文化藝術的傳承和推廣,讓學生沉浸式體驗傳統技藝,零距離感受五河地方藝術的魅力。(圖文/劉士波)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