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自2013年啟動“未來學校”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以來,遵循紮根中國大地,借鑒國際經驗的原則,守正創新中推進中國式未來教育理論與實踐發展,並得到了全國各地一大批中小學校的熱烈響應和廣泛支援。在過去的近10年中,未來學校實驗室服務了9個未來學校項目實驗區,以每兩年發佈一份未來學校成果節奏,不斷深化未來學校研究與實踐探索。
01
未來學校發展歷程
2014~2016年,以教育要素創新為切入點,探索未來學校建設。未來學校研究聚焦回答為什麼要建未來學校、未來學校的基本特徵是什麼、中國未來學校的發展路徑是什麼,並梳理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佈《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等研究成果。
2017~2019年,以育人目標轉變為核心繫統,規劃未來學校。未來學校研究聚焦如何建設一所未來學校,包括對未來學校的培養目標、課程建設、組織架構、空間設計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討,分別於2016年和2019年指導籌建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和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並先後發佈《中國未來學校2.0:概念框架》《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2.0》等研究成果。
2020~2022年,以社會發展需求為牽引,構建未來教育生態。未來學校研究聚焦未來學校發展模型、未來教育生態構建等內容,並於2020年在全國範圍建立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
02
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未來學校框架
教育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中國發生的變化,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正在經歷的變革,其原因在於技術發展驅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對未來教育提出新的挑戰。為應對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挑戰,本屆大會發佈了CFS未來學校發展模型,並進一步提出CFS學生畫像、CFS課程內容結構、CFS組織框架、CFS教師畫像、CFS家長畫像與家長課程體系。旨在為學校(區域)有效提升教育品質、提供清晰有效的實踐路徑與解決方案。
03
未來學校創新計劃3.0
在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學校實驗室基於守正創新的發展思路,根據國際國內新的背景與趨勢,將教育回應社會發展需求納入到未來學校的探索中。既關注數字新技術對教育的顛覆性革新,同時也關注教育在解決社會問題、服務國家科技和人才發展等方面的作為。從智慧教育視角推進中國未來學校發展,提出《未來學校創新計劃3.0》,通過六大行動深化數字化轉型背景,進行未來學校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