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教育緣何能交出“滿意答卷”
——河南南陽市教育局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探秘
乘坐高鐵從北京一路向南,只需要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南陽,但要從南陽回到位於大山深處的學校還需要3個小時。10月24日,張玉滾從北京回到學校已經是晚上10點多。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鎮平縣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連日來一直在不同單位作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這位先後榮獲“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13項國家級榮譽的校長被譽為“大山深處播火人”,早已是南陽教育的一張名片。
在南陽,被外界熟知的教育名片還有很多。淅川縣整體推進德育的經驗,受到中央領導肯定;誕生自西峽縣的“疑探教學法”曾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先後有26個省份的21萬人次到南陽考察學習;內鄉縣依據偏遠艱苦程度、分類定檔發放教師生活補助的做法,曾被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作為經驗在全國推廣……
就在前不久,南陽教育再獲殊榮。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受表彰代表。南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文普參加會見,並捧回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獎牌和證書。據了解,這是全國唯一獲此榮譽的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地區,南陽教育為什麼會誕生這麼多名片?南陽市教育局為什麼能成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近日走進南陽,探尋南陽教育背後的秘密。
資金投入的“南陽蝶變”——實現學校顏值和內涵“雙提升”
位於伏牛山深處的鎮平縣黑虎廟小學曾經只有3間平房,“破房子、破桌子,坐著幾個泥孩子”是過去的真實寫照。因為交通不便,張玉滾曾長期用扁擔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上百斤的課本挑回學校,因此被稱為“扁擔校長”。近年來,黑虎廟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新建的塑膠跑道,學校多了一棟教師週轉房,學生用上了多媒體“夢想教室”,宿舍也裝上了空調和熱水器。
黑虎廟小學的變化只是南陽教育舊貌換新顏的一個縮影。在南陽市中心城區,最近5年來已累計投資110億元新建17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于一體的15年制完全學校,創造了學校建設的“南陽速度”,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大班額問題。為推進工程進度,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市長王智慧多次深入建設工地現場辦公,並拿出真金白銀疏堵點、解難題。“適度超前、實用美觀、功能完善”的完全學校已成為中心城區的標誌性建築,並且成為學生求學的“首選”。“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這麼好的學校,這是我之前壓根兒就想像不到的。”孩子在第一完全學校就讀的趙女士談及該校優秀的師資隊伍和硬體環境露出了滿意的笑容。2019年建成使用的南陽市第四完全學校如今已是“一位難求”。該校小學部副校長劉娟娟告訴記者:首期招生只有400多人,短短兩年時間,現在學生已近2000人。
在城鎮和農村,“擴容五年規劃”“義務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已經收官,所有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均達到河南省定“20條底線”要求,所有縣市區如期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如今的南陽,不少地方最漂亮的建築是校園,最安全的地方是學校。
學校學位增加了、硬體好了、“顏值”高了,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望也從“有學上”轉向了“上好學”。
伴隨著硬體的提升,南陽又啟動了教師隊伍建設的“三大工程”。一是實施“築魂工程”。引導廣大教師把真心獻給事業,把愛心獻給學生,把良心獻給社會,自覺做“四有”好老師。二是實施“引才工程”。落實南陽市“諸葛英才計劃”,完善吸引優秀人才到南陽從教的體制機制,同時改革教師招聘辦法。三是實施“舒心工程”。每年召開高規格教師節大會,表彰獎勵先進集體和個人,出臺市區級優秀教師免費體檢、所有教師免費乘坐公交車等惠師政策,營造尊師重教氛圍。開闢中小學職稱評聘“綠色通道”,教師職稱晉陞更暢通。按照市委書記朱是西所説“凡是教師該發的,一律就高不就低”的要求,南陽全面執行省定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標準,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每人每月500元,高出省定最低標準100元。農村教師週轉宿舍完工率、投入使用率連續3年全省第一。
集團化辦學是南陽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又一大保障。市教育局在中心城區組建了16個初中、小學教學協作區,實現了教學推進、教學研究、教學評估、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五個一體化”。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通過“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鄉村校”等模式建立義務教育集團138個,632所農村中心小學與1591所鄉村小規模學校管理“四統一”,14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與15所薄弱高中結成幫扶對子。一系列舉措把優質學校辦到群眾家門口,也推動該市普通高考品質連續多年走高走強。
按照南陽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栓旺的解讀,完全學校是集團化辦學的升級版。“完全學校縱向一體、獨立發展,是一個集團;橫向聯動、借智發展,還是一個集團”。
立德樹人的“南陽探索”——在學生心中種下愛國和創新“兩顆種子”
楊文普一直倡導,要在學生心中種下“兩顆種子”:一顆是愛國的種子,一顆是創新的種子。“兩顆種子旨在讓學生守住中華民族精神的根和愛國主義的魂,為科技發展和創新驅動提供教育支撐,這是新時代解決‘卡脖子’問題、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所賦予教育的特殊使命。”楊文普説。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是全國移民大縣。記者在淅川縣看到,“大愛報國,忠誠擔當”的移民精神在每所學校都打下了鮮明印記,成為該縣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從“移民精神”出發,淅川縣整體推進德育工作,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德育品牌,已走出河南,走向全國。
該縣專門設立了德育中心,配備23個編制,每年劃撥400萬元專項經費,建體系、編讀本、定路線圖,打出了一套德育“組合拳”。這裡的思政課堂“有風景”,校園文化“有故事”,實踐活動“有溫度”,從這裡走出了義務植綠護水的全國首批“新時代好少年”張曉茹等先進典型。淅川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輝説,淅川德育的主要途徑是課程滲透和活動體驗,“多年捨棄功利、務求根本的探索,讓德育落小落細,內化于學生心靈,使淅川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21年5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淅川縣鄒莊移民新村。今年5月12日,南陽市教育局聯合南陽師範學院赴鄒莊移民新村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活動,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南水北調移民的親切關懷,鼓勵學生從愛自己、愛家人、愛家鄉做起,厚植家國情懷。9月15日晚,河南省秋季開學思政第一課開講,南陽理工學院和南陽師範學院4名學生向全省學生講述了南水北調工程背後的故事和移民精神的時代內涵。
淅川縣德育成果所折射出的是南陽市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不斷探索。南陽市教育局挖掘區域內大別山紅色文化、“五聖”文化、中醫藥文化、月季文化等資源,建立研學實踐基地,引導學生把“愛祖國”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在楊文普看來,課堂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的主陣地。他帶領團隊10多年探索的“疑探教學”成果,就是讓學生從小形成問題意識,練就發現問題的慧眼,培育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最終成為創新人才。近年來,南陽市有373名學生的創造發明獲得國家專利。
課堂改革的“南陽行動”——開啟持續5年“十萬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
記者深入南陽市實驗中學、南陽市第一完全學校、南陽市二十一學校採訪時,正趕上該市“十萬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市級比賽。來自不同縣市區、不同學校、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2876名參賽選手分散在13個賽區22個賽點,隨機抽題、借班上課、現場“打擂”,45位市縣教研員、一線學科名師組成的評委團現場打分。
連日來,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的“課堂教學大比武”正如火如荼進行。從城市學校到鄉村教學點,從教研室到鄉鎮中心學校,從老教師到剛入職不久的新教師,校賽、鄉賽、縣賽層層選拔,定課、研課、磨課層層把關,賽課激活了“一池春水”,也賽出了教育新氣象。
南陽市二十一學校作為小學英語現場賽課的承辦單位,直接把教室搬進了校園電視臺,多媒體、投影儀和聲光電設備一應俱全,為比賽營造了良好環境。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鴨河工區的英語教師黃亞平,資訊技術等輔助手段運用得心應手,精講點撥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解疑,把11—20的英語讀法和“teen”尾碼等問題講解得深入淺出。
喬栓旺向記者介紹,“十萬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有3個顯著特點:一是現場賽,現場抽課、現場打分、現場公佈成績;二是全員賽,通過“縣推市賽、鄉推市賽和鄉抽市賽”三個階段,覆蓋所有教師,教師個人成績要與所在學校、所在中心校、所在縣區教研室和教體局的評價掛鉤,人人都是參與者;三是全程賽,市級賽課一等獎教師再次通過比賽的方式分享個人在賽課中的成長故事。
南陽市實驗幼兒園教師樊瑩瑩在參加區級成長故事分享大賽後,激動地告訴記者:參加這次“大比武”活動,我實現了3次“蝶變”。“大比武”就是試金石,全面鍛鍊參賽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讓教學能力真正突出的基層教師脫穎而出。
伴隨著賽課活動的推進,教師創新教學的熱情高漲了,課堂樣態變了,受益更多的則是學生。因為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愛學了、會學了,提出的高品質問題多了,體現高階思維的師生對話也多了。
評價改革的“南陽方案”——實現教育的持續“綠色環保”
如果説課堂教學改革是基於教育優質均衡的改革,那麼評價改革是實現南陽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深度變革。
從一線教師走到局長崗位的楊文普深知評價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他説,要打造與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南陽教育,措施有很多。但是如果用一個字表達,那就是“評”;如果用一句話表達,那就是“圍繞黨的教育方針狠狠地評”。在楊文普的推動下,一場深化教育評價的改革正在悄然改變著南陽教育。
以“破五唯”為根本遵循,通過廣泛徵求意見,南陽市教育局出臺了對各縣市區教育高品質發展的評價方案,把教育投入、學校佈局、消除大班額、教師工資待遇等全部納入評價。同時,對教育品質的評價包含“五育”並舉、師德師風建設、規範辦學行為等。所有評價在定量與定性結合的基礎上,盡可能讓數據説話,讓獲獎者理直氣壯,讓沒有獲獎者心服口服。通過具有南陽特色的評價體系和評價辦法,把標準立起來、把機制建起來、把導向樹起來,從而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把全市教育系統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上,確保教育品質“綠色環保”。
今年的全市教育工作會上,南陽市教育局把各縣市區的評價結果和得分詳細目錄下發給各教體局局長。大家一致表示,通過幾張表格找準了短板,看到了榜樣,補短板有重點、學先進有標兵。
牽一髮而動全身,學校的評價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我們學校楊書潤、徐紹庭兩名學生登上央視中國詩詞大會舞臺,4名學生參與百人團,詩詞功底紮實,現場表現令人讚嘆!”南陽市第十五小學校長常春環對學校辦學成效如數家珍,提起學生滿臉自豪。她告訴記者,南陽市第十五小學以“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堅持知識與能力相結合、學校與家庭相結合、分散與集中相結合、學生個性健康與全面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用“綜合素質評價”取代了“筆試”,評價的學科不僅僅局限于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也納入其中,增加了認讀、背誦、口語表達、書寫臨摹、詩歌鑒賞、説唱展示等,讓教師從只看“冷冰冰的分”轉向關注“活生生的人”,教師自己也得到了“解放”。
機關建設的“南陽標準”——業務上堪稱專家,人品上絕對楷模
“‘你最近讀了什麼書?’現在機關同事一見面都要問一問。”南陽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一科科長房振偉告訴記者,他最近正在讀《核心素養與教學改革》一書,通過這本書他對核心素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新課標明確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必然推動從關注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習過程,這對我做好今後的工作啟發很大”。
去年以來,南陽市教育局發出打造“書香機關”的倡議,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在分享活動中,各科室負責同志一一登上講臺,結合本職工作暢談讀書感悟。活動開展以來,機關所有同志增強了“本領恐慌”的緊迫感,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提升專業內涵,彌補精神軟肋、知識弱項和經驗盲區。
“教師是育人之人,市教育局機關所有同志理應成為師者之師,必須做到業務上堪稱專家、人品上絕對楷模”,這是楊文普對機關建設提出的要求。為此,南陽市教育局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今年初,南陽市教育局開展“我為教育獻良策”活動,圍繞“南陽教育的最大亮點是什麼,如何保持”和“南陽教育的最大短板是什麼,如何彌補”等問題,人人動筆、人人作答。經過廣泛討論,形成了南陽教育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圍繞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全國教育名片“一個目標”,落實新發展理念、打造新使命教育“兩大任務”,唱響優質、均衡、公平“三大主題”,強化保障優、結構優、隊伍優、方式優“四大支撐”。
記者看到,南陽市教育局在電梯口設立了“來訪群眾接待處”,凡是前來辦事的人員都會領到一張辦事意見反饋表,辦事結束自願填寫所辦事項和滿意程度,投入“局長信箱”。同時,組織市直學校和縣市區教體局每月對市教育局科室測評一次,結果納入對各科室的評價。該市還在全國率先啟用“師德師風評價系統”,安排專人收集意見,及時向縣市區教體局局長通報,並納入年終考核。
南陽市教育局引導機關全體同志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實行“一線工作法”,幹部在一線工作、決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堅持“四不兩直工作法”,不打招呼、不發通知、不要陪同、不聽彙報,直奔學校、直達教室,掌握第一手真實材料。推廣科室“五個一工作法”,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熱水、一張座椅、一個滿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銷聲匿跡,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得以快速解決。南陽市教育局在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評價中連續兩次位居全市市直單位第一,並在大會作交流發言。
採訪即將結束時,談及教育的功能,楊文普説:“世界上有兩種人最讓人佩服,一種人生而貧窮卻永不服輸,一種人生而富裕還超級努力。窮不喪志,富不躺平,培養學生永不服輸的性格、超級努力的態度,教育的作用無可替代。讓所有孩子更有志氣、更有底氣地成長成才、出眾出彩,是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是教育者的初心,也是責任。南陽教育緣何能交出“滿意答卷”?在一個個故事、一次次對話、一組組數字、一項項成果中,記者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注腳。(作者 褚清源 王佔偉 秦剛)
原標題:
南陽教育緣何能交出“滿意答卷”
——河南南陽市教育局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