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被譽為“黃梅戲故鄉”的古城安慶,以黃梅戲為主要劇種的“戲曲進校園”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走進安慶的大街小巷,記者發現,黃梅戲不再是老年人的獨享“專利”,大人唱小孩也唱,甚至比大人唱得還要字正腔圓——有著兩百多年曆史的黃梅戲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
從一人一戲到校校有戲,黃梅聲聲傳遍每所校園
校園門口挂著歷次演出的照片,校內的文化墻則是對各個劇種的簡介……9月21日,記者走進安慶市最早嘗試“戲曲進校園”的迎江區四照園小學,隨便找來幾個學生,都能輕鬆哼唱幾句黃梅戲的經典唱段。
今年5月份以來,為進一步推進“雙減”政策在校園落地,該校在前期開設黃梅戲社團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黃梅戲引入課間操,在課間操的背景音樂上突出黃梅戲經典劇目和唱段音樂等元素,同時將戲曲的基本動作融入課間操,讓孩子們一邊跳操運動,一邊感受戲曲韻味,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校園傳承,進一步增進學生對家鄉本區戲曲藝術的了解和體驗。
校長朱永祥説,早在90年代初學校就成立了黃梅戲興趣小組,2009年更是讓畢業於安徽省黃梅戲學校的孫可老師,牽頭組建了以其姓名命名的黃梅戲工作室,以一人之力挑起整個學校的黃梅戲大梁。
“平時,學校會在音樂課上專門開設黃梅戲課程,讓同學們了解、認識黃梅戲。然後,再在同學中挑選熱愛黃梅戲、有表演天賦的孩子進入黃梅戲社團,學戲、唱戲、演戲。”孫可告訴記者。
近十二年來,孫可不僅自編了《小學低年級黃梅戲唱腔》、《小學黃梅戲基本功訓練》等該市首套黃梅戲教材,其輔導的《打豬草》、《六尺巷》等演出,更是多次代表迎江區、安慶市乃至安徽省參加各級各類演出,受到各界廣泛讚譽。
在2017年四月份,出自孫可“門下”的黃梅戲藝術尖子學生馬丁,因其在《大清名相》中成功塑造了張廷玉一角,獲第二十七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提名獎’”。談及黃梅戲給學校帶來的影響,孫可認為,這一成績是對學校這些年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最好肯定。
單憑自己的個人之力,身為專業黃梅戲老師的孫可,無疑在傳承黃梅戲上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但就一個區域而言,這“一人一戲”的微薄力量顯然不能滿足更多黃梅戲愛好者的興趣需求。
改變的機會來自2015年安慶市啟動的“戲曲進校園”活動。這一年,包括四照園小學在內,迎江區共有五所學校成為安慶首批“黃梅戲進園”試點校。
而孫可,也得以在更為廣闊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既負責本校學生黃梅戲編排,也指導其他學校黃梅戲演出。她還多次參加省、市組織的戲曲進校園外出考察學習,積極推動安慶的黃梅戲文化在校園裏快速萌芽、成長,走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新路子。
為了解決黃梅戲專業師資不足的問題,迎江區先後組織60人(次)參加了安慶市舉辦的“黃梅戲藝術進校園”教師培訓,還採取院校合作模式,聘請黃梅戲院校教授、劇團退休專家、票友和院校學生志願者等專業人員,對具有戲曲基礎的音樂教師進行專業和技術培訓,建立起一支專兼職的黃梅戲教師隊伍。
如今,迎江區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黃梅戲課程,吸納有天賦的黃梅戲愛好者組建社團;越來越多的黃梅戲專業演員走進校園,成為戲曲傳統文化的傳道者。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迎江區所有中小學均稱為安慶市“黃梅戲進園”試點校,成為安慶黃梅戲教學氛圍最濃厚的縣區。
從傳統曲目到時尚因素,老戲新唱傳遞時代新聲
對迎江區的教育部門而言,要想讓“戲曲進校園”活動有成效,就不能僅僅滿足於簡單的理論和唱功的講解傳授,也不能僅限於於單一的文藝匯演——如何實現傳統曲目與時代要求的有機融合?如何破解黃梅戲文化滲透城鄉校園深淺不一的現實難題?
在形式上,該區教育系統著重實施了“五個一”工程:以市級教材《黃梅戲》為藍本,以“繪本”的形式,各校自主編寫一本校本教材;各校結合校本課程至少開設一節黃梅戲課;利用教室廣播每週播放一次黃梅戲金曲內容;採取線上課程、播放視頻、請專家講座等形式,保證每名學生每學期進行一次黃梅鑒賞;戲曲院團以“小分隊”等多種形式送戲進校園,每校每年至少一場,夯實了“黃梅戲藝術進校園”活動基礎。
在途徑上,鋻於一些農村學校特別是邊遠村小缺少專業的黃梅戲教師,區教育局則借助教師無校籍管理改革,以音樂教師走教、支教、送教、指教等途徑,多渠道保障每一所村小都能真正將黃梅戲課程開起來。此外該區的農村學校還通過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知識競賽等不同方式加強戲曲進校園的宣傳和滲透,長風中心學校校長方斌説,得益於這些舉措,農村學校的黃梅戲進校園氛圍一點也不比城區差。
在內容上,則大膽地對《斷橋》、《十八里相送》、《打豬草》等傳統名段進行了創新編排,尤其是在節奏、動作上對一些曲目進行重新設定,並獨創黃梅韻律操,即將啦啦操音樂設置為黃梅戲,既代表了安慶特色,也促進了啦啦操元素與黃梅戲元素的有機融合。這一全新嘗試也令迎江區代表隊在參加2016年全國啦啦操創意展示大會中一舉奪得桂冠,為安慶和迎江爭得了榮譽。
特別是隨著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迎江區更是自創了《六尺巷》等全新黃梅戲曲目,並將校園內外的好人好事編寫成黃梅摺子戲,由師生自己表演。如雙蓮寺小學的《讓愛與生命相“髓”》即取材于該校為千里之外白血病兒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學生家長程敏的真實事跡;華中路第三小學《貼心的“1520”熱線》描述了黨員教師王紅生通過“1520”熱線幫助留守兒童、困難家庭的事跡等。
迎江區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長汪錦飛介紹説,這些脫胎于傳統黃梅戲唱腔,又包含有新的時代因素的黃梅新戲非常受歡迎,學校樂於編排,教育局樂於推介,群眾樂於觀看,很好傳遞了時代聲音和社會正能量。
從街頭巷尾到異國他鄉,本土戲曲登上國際舞臺
通過“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深入開展,迎江區不僅讓黃梅戲這一傳統劇種被廣大師生所熟悉和了解,也讓越來越多的社會目光主動聚焦於此,給予不同形式的支援和幫扶。
原宜城街道書記張虹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她的發起下,由街道牽線浦發銀行(安慶支行),在其轄區的依澤小學先行設立了“娃娃學黃梅戲專項基金”,主要用於彌補學校聘請專業師資指導娃娃學戲、服裝道具等相關硬體設施添置等方面的經費不足,首批資金2萬元已經到賬。
張虹認為,戲曲傳承關係到文化興邦戰略,作為政府下屬街道,自己有義務為戲曲進校園活動添一份力。在她的帶動下,該區新河街道、濱江街道等一些街道也先後設立專項基金,並有望逐步輻射到全區每一所學校,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助力戲曲進校園活動。
這些支援也更加堅定了區教育部門紮實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信心和決心。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施愛國表示,在校園推廣黃梅戲的目的和意義,不僅在於依託學校和課堂讓黃梅戲在未成年人身上得到傳承,在更廣闊的領域推介、宣傳黃梅戲,更成為教育人一種文化傳播的責任和使命。
為此近一年來,該區教育局大力開展黃梅戲“三進三齣”活動,在黃梅戲傳播領域開闢了全新路徑。
“三進”即黃梅劇團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先後邀請黃梅戲專業劇團到全區各校演出50余場,覆蓋學生1.4萬人次;其自編自創的黃梅摺子戲,更是深入各社區、街道和企業演出60余場,觀看群眾近三萬人次。
“三齣”即黃梅戲品牌節目出市、出省、出國,憑藉雙小《鬧花燈》、依澤小學《黃梅戲傳統精粹》、華中路第三小學《一月思念》、人民路小學《打豬草》等各校品牌節目,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文藝演出,在不同場合打響黃梅戲品牌名片效應,最遠一度走出國門,在新加坡傳統藝術中心參加了國際性的交流展示,受到包括印度、菲律賓、緬甸等多個東盟國家教育同行的肯定和讚譽。
這些活動也讓黃梅戲以課程化的角色再度掀起新的流行熱潮:安慶市的大街小巷上,一些老少戲迷齊聲開唱;校園內外,不時能聽到哼唱黃梅戲的稚嫩童聲……
“在校園推廣黃梅戲的目的和意義,不僅在於依託學校和課堂讓黃梅戲在未成年人身上得到傳承,在更廣闊的領域推介、宣傳黃梅戲,更成為教育人一種文化傳播的責任和使命。”安慶市迎江區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施愛國表示。(圖文/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