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喜迎黨的二十大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銅陵市:延續“改革基因”打造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新名片”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徐小波 | 時間: 2022-09-26 | 責編: 雷後蘭

2021年,教育部決定在12個省市區建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進一步探索深化綜合改革,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全面提高基礎教育品質。

銅陵市是安徽省唯一入選的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這座具有“改革基因”的皖南山水之城再次被推向教育改革的前沿。面對新的教育改革任務,銅陵市以高品質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為契機,立足銅陵實際、對標長三角,以優質公平為目標,以改革破解瓶頸,以改革激發活力,著力打造地方特色鮮明、基礎服務完善、辦學理念先進的優質改革實驗區“新名片”,繼續擦亮銅陵教育“金字招牌”。

架橋鋪路,為基礎教育改革建好“觀測站”

設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就是要通過深化綜合改革,探路先行,架橋鋪路,切實解決基礎教育健康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全國基礎教育改革建好“觀測站”,樹立標桿和典範。

“家校社共同體有別於先前的家長委員會、家校共同體,更加強調‘開門辦學’理念,通過深化學校、家庭、社區部門以及社會團體之間的互動聯動,有效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積極作用,打造家校社文化共同體、育人共同體、成長共同體。”2022年5月19日,以銅陵市人民小學為代表的家校社共同體委員會在銅陵市傳育立行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五育並舉的育人格局。共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44名家長委員組成首屆家校社共同體委員會。該校負責人對家校社共同體作了解讀。該市第三中學也通過成立“培根學院”,常態化邀請“有道”家長、社會“名流”到校“作客”,挖掘、調動家庭教育的潛能和作用,成為該校家校合作育人的教育新生態。

建立家校社共同體,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正是銅陵市推進實驗區建設,實施“立德樹人強基工程”,構建三位一體、“五育”並舉育人格局,建立常態化家庭教育指導機制的具體實踐。

銅官區北斗實驗幼兒園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搬出各種想要玩的遊戲材料,輪胎、木板木塊、大小梯子等,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玩法。

2022年5月,抖音官方號上一條展現幼兒戶外自主遊戲的視頻,瀏覽量近700萬、留言1.1萬條,“火爆朋友圈”,北斗實驗幼兒園成為網友們最羨慕、最想去的地方。

該市幼兒園“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保證幼兒戶外自主遊戲時間,每天下午2:50到3:50,讓幼兒在自主遊戲中綻放童真。

為把快樂童年還給孩子,該市積極探索創建市級戶外自主遊戲示範園,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促進戶外自主遊戲常態化,推進“快樂戶外2小時”項目開展,促進身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作為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銅陵市以項目化管理為模式,實施黨建品牌領航工程、立德樹人強基工程、優質資源擴面工程、教育評價改革工程、師資隊伍提升工程、課堂教學提質工程、智慧教育推進工程、激發辦學活力工程、教育生態優化工程“九大工程”,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挂圖作戰”。

“校長職級制改革和基礎教育佈局優化是建設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需要,也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更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需要。要通過校長職級制改革,讓校長實現專業化發展;通過推進基礎教育佈局優化,讓有限教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在2022年4月27日召開的銅陵市校長職級制改革暨基礎教育佈局優化調整推進會上,市政府就校長職級制改革和基礎教育佈局優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據悉,早在2014年,銅陵市銅官區就在全省率先吹響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號角,以校長職級制改革為龍頭,以“區管校聘”改革為保障,取消學校行政級別,捅破校長職業發展的“天花板”,教師也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銅陵市先後出臺《中共銅陵市委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銅陵市關於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

2022年,該市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義安區全區20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正職校(園)長職級制改革已全部完成;樅陽縣、郊區陸續出臺實施方案,平穩有序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到2023年,市轄區學校將全部實行校長職級制改革。

精準施策,為高標準實驗區建設“探新路”

2021年是實驗區建設元年,銅陵市對標對表“九大工程”,聚焦改革難點,在五育並舉、優質公平、辦學活力、雙減等方面,勇於“探新路”,平穩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

在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總投資達5億元、佔地約150畝、建築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配備全新現代化教學設施的銅陵中學新校區,將在2022年迎來第一批“主人”——高一新生。到2024年,該校將完成整體搬遷,辦學規模將達到3000人。高標準建設的省級示範高中——銅陵中學新校區徹底補齊該市東部城區優質高中學校資源缺失的短板,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銅陵市域內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銅陵中學整體搬遷後,原辦學資源移交給當地政府,為當地進一步“盤活”優質教育資源,補齊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以及區級青少年宮等教育資源短板,更為優化全市基礎教育佈局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了一手“一子落定,滿盤皆活”的好棋。

“將省級示範高中——銅陵中學‘高標準’移址新建,是銅陵市高品質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實施‘優質資源擴面工程’,主動適應新高考改革,促進全市高中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該市完善東部城區城市功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增進人民福祉的民生實事、暖心工程。”銅陵市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谷越表示。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優化佈局中,銅陵市以提升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為出發點,以區域融合和新城區建設為驅動力,創新辦學模式,完善聯合辦學機制,積極打造優質教育“新城圈”。

該市以市域內優質公辦學校為龍頭,強弱組合,做好“聯合辦學”文章,通過“名校+”,快速、分步推進中心城區優質學校與新城區學校聯合辦學。目前,該市已已建成涵蓋樅陽縣、銅官區、義安區3個縣區和51所學校的21個聯合辦學體;涉及基礎教育全學段,覆蓋學生超過3萬人。通過“名校+”聯合辦學模式,依託優質學校品牌效應,帶動新學校快速成長,實現人民群眾“名校就在家門口、名師就在我身邊”的教育願景。

同時,該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制定聯合辦學發展規劃,建立各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資金投入、教師編制、職稱評審以及學校佈局等,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活力,推進聯合辦學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據了解,為高標準建設實驗區,銅陵市科學制定改革實施方案,按照“統籌規劃、分級負責”,確定“路線圖”“任務表”,在全面推進校(園)聯合辦學,全面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全面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全面實施網際網路+智慧教育和全面聚焦“雙減”新政策六個方面,下繡花功夫,做精細文章,著力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準,增強學校辦學內生動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落實育人新生態。

為讓有限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按照綜合改革“任務表”,一年多來,銅陵市共啟動23所幼兒園新建、改擴建任務,已有8所陸續開園,新增幼教學位5220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5.66%,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5.76%,學前教育普及普惠進一步提升;整合優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學點)57個,農村學校布點散、規模小、資源浪費大等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推進“雙減”行穩致遠成為高品質建設實驗區的首要任務,銅陵市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做出新的嘗試。

攀岩、真人CS、無土栽培、育苗育種、體驗汽車維修、沙畫、比特實驗室、創客……2022年1月18日,首批來自市二中、市五中、市十五中西湖校區、郊區老洲中學四所學校300名學生進駐該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參加“周托式”寒假託管服務。在一週的時間裏,300名學生在實踐基地接受封閉式、寄宿制、準軍事化管理,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勞動,一起實踐,共同度過了一段快樂、充實且有意義的寒假時光。

這是“雙減”政策實施後第一個寒假,為滿足廣大家長需求,解決學生假期“看護難”問題,銅陵市發揮全國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和營地作用,在全省率先實施中小學生寒假綜合實踐託管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

據悉,在“雙減”政策落地後,為有效解決城市周邊和農村地區學校課後服務力量不足問題,該市通過搭建“七彩橋”中小學課後服務志願平臺,發佈“招募令”,招募各路“大咖”,指導學生開展科普、文體、藝術、勞動、實踐等非學科類課後服務活動。通過完善課後服務課程體系,探索課後服務和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融合路徑,打造靈活化德育課堂、常態化體美勞育課堂、高效基礎託管課堂、多樣實踐課堂,通過“內培外引,引培結合”方式提升課後服務整體水準,豐富課後服務供給。

為做好“雙減”背景下教師關心關愛工作,促進校內提質減負,2022年,該市在義安區和其他縣區4所學校試點探索“彈性上下班制”,以上下班時間的“彈”,促進教師負擔的“減”,實現課堂效益的“增”。

負重前行,為教育高品質發展“導準航”

“到2025年,通過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銅陵市將在基礎教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將取得突破,基本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學校辦學特色充分顯現,學生將得到更多元、更優質的發展選擇,教育總體發展水準處於全省第一方陣,基本構建起創新型、開放式、現代化教育體系。”谷越表示,高品質建設實驗區成為銅陵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必答題”,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向深水區邁進的“導準航”。

據了解,早在本世紀初,銅陵就曾因破解“擇校熱”難題,創造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銅陵經驗”,並在全國推廣。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在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全面推行“陽光分班”改革,有效破解“擇班”難題,向全國推介。2019年率先提出幼兒園“快樂戶外2小時”項目方案,全面促進幼兒身、心、美、智協調發展;近年來,又承接全省高中階段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率先在全省試行“快樂3點半”課後服務等,成為安徽省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排頭兵,這些都是入選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重要因素。

這樣一座在教育領域具有良好“改革基因”的城市,如何高品質建設好實驗區?如何搭建好實驗區的“四梁八柱”?

2021年12月13日出臺的《銅陵市建設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給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九大工程”“22項工作任務”,為實驗區建設指明瞭方向。市長親自挂帥,分管市長靠前指揮,市直部門和縣區政府“一把手”集體坐鎮,建立市、縣(區)綜合改革協同落實機制,全力推進實驗區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落地見效。

據悉,在實驗區建設過程中,銅陵市把全面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準作為“關鍵之舉”。通過實施“教育評價改革工程”,按照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工作清單,在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改革用人評價等方面明確核心標準和量化指標,探索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統領各項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推進。

對銅陵而言,入選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是榮譽,更是挑戰。實驗區建設是一項任務艱巨的綜合性改革,是一項教育領域系統工程。“九大工程”不是“單項比賽”而是“綜合項目”。

主動探索、優化調整、破解難題、改革突圍……銅陵市將以“九大工程”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改革思想融入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努力答好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答卷”,為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提供銅陵經驗,打造銅陵教育改革“新名片”,辦好有品質、有溫度、有未來的人民滿意教育。(文/徐小波)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