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有利於形成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雲嶺之上,有這樣一批鄉村教師,他們堅守教書育人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用情用愛點亮鄉村學生夢想之路。即日起,雲南網策劃推出“堅守初心 點亮雲嶺”雲南省優秀鄉村教師巡禮,講述先進事跡,傳承榜樣力量。
20歲,他來到當時被視為“禁區”的“麻風村”教書。30多年來,他用大愛撐起整個學校,打開了“麻風村”通往外界的窗口,幫助這裡的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照亮山村孩子前行之路。他用自己的知識、善良和堅持,用一名共産黨員的責任擔當,讓這裡的孩子感受到人間溫暖和大愛情懷,他就是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落松地小學教師——農加貴。
“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目光,讓我決定留下來!”
坐落在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
蓮城鎮大山深處的落松地村
曾是人們避而遠之的“麻風村”
上世紀50年代
“麻風村”是集中收容麻風病人的醫治點
附近村民避之不及
稱“麻風村”是“那邊那個村”
更別提去那裏教書
然而,20歲的農加貴
卻成為當時村中唯一的老師
1986年
讀高中的農加貴因家貧輟學
叔叔問他願不願意到“麻風村”當老師
“我不去!”
農加貴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在叔叔反覆勸導説服下
農加貴決定先去看一看
開學那天
農加貴用酒精認真地擦洗手
來到學校
眼前看到的場景
依然讓他“害怕”到想逃
農加貴回憶説
“當時有8個家長
帶12個孩子來上學
我遠遠地看到
家長裏有跪著走路的
有嘴巴歪的、有眼睛斜的
説實話當時非常害怕
只想掉頭就跑。”
然而,上過幾堂課之後
農加貴改變了主意
“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目光,
讓我實在邁不開逃跑的步伐,
一咬牙就決定留了下來!”
那年秋天
農加貴成了“那邊那個村”的第一位老師
也是第一個願意進村常駐的“外人”
“全村的孩子一個不少,都讀過書!”
1992年
“那邊那個村”警戒線解除
另一個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村裏的第一屆小學畢業生
統考成績全都超過了錄取線
“我現在都還記得
最高206分,最低135分
孩子們太爭氣了!”
説起當年的情景
農加貴仍難掩激動
廣南縣第五中學同意在體檢合格的前提下
接收學生就讀
消息傳來
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村民們比過年還高興!”
“大山禁區”終於迎來了開放和新生
30多年來
農加貴一直堅守在落松地小學
大傢夥説他是深山裏的“明燈”
是暗夜裏的“啟明星”
是優秀教師的典範……
農加貴先後榮獲
全國優秀共産黨員
全國師德楷模
全國最美鄉村教師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等多個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17日
農加貴作為雲南省唯一當選
敬業奉獻類全國道德模範
赴京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載譽歸來
農加貴説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
唯一自豪的是
全村的孩子一個不少
都讀過書!”
“只要孩子們需要我,我會一直教下去!”
“第一屆畢業生出去讀初中的時候
拉著我哭成一團
害怕融入不了外面的世界
我鼓勵他們鼓起勇氣大膽向前
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在農加貴30多年的默默堅守和辛勤付出下
他幫助12屆116名學生走出了大山
有當老師的、當警察的、當公務員的……
學校從最初借來的20多平米的醫務室
到土木結構的簡陋校舍
再到現在設備齊全、乾淨整潔的校園
30多年來
農加貴見證了學校的巨大變化
也參與到落松地村的建設發展中
2002年
廣南縣開展“掃盲”攻堅工作
落松地村開辦了成人技術班
農加貴兼任夜校老師
他白天給學生上課
晚上教村民識字
講解實用技術
曾經貧瘠、閉塞的“麻風村”
擺脫了疾病、貧困、偏見
村子從以前散佈在山坡上的幾間茅草房
變成了現在統一規劃建設的連排小平房
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
後來
學校來了一名新的老師
農加貴説
“之前想著招到合適的老師
自己就可以準備退休了
但看到新的學生報到
卻又有些捨不得
只要孩子們、村民們需要
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和新來的老師一起
把落松地小學越辦越好
讓更多的學生走出大山!”
“我願做大山裏的一棵大樹
用四季不會落的枝葉庇護我的孩子”
總策劃:自建麗 李斌
編輯:余維
素材:文山州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