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雙減”一週年| 銅陵:“雙減”行穩致遠 學生快樂成長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徐小波 | 時間: 2022-09-06 | 責編: 雷後蘭

搭建“七彩橋”志願者平臺、假期託管服務、體質健康“大比武”、推行“彈性上下班”、教師業務“大比武”……這是“雙減”政策落地一年來,呈現在安徽銅陵市近20萬學生和1.8萬教師面前的“新現象”,也帶來了校內校外教育生態的改變——校外培訓之“虛火”已退、校內教育之“清風”正盛,作業和課外培訓少了,孩子們“撒歡”的時間長了,臉上的笑容多了,教學回歸課堂,教育也找回了初心本真。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一場撬動新時代教育高品質發展“杠桿”——“雙減”改革拉開帷幕。一年來,作為安徽省唯一的“國字號”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銅陵,堅持把推進“雙減”行穩致遠作為實驗區建設的“頭號工程”,多措並舉、多元創新、多點發力,探路“雙減”行穩致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多措並舉,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2022年6月,銅陵市各中小學迎來“雙減”政策落地後首個學年大考,該市各學校不斷探索和升級“雙減”背景下的評測模式,通過闖關、積分、集章等多種形式與學科融合,設計“花樣”情景,讓學生在樂中考、考中學。

“這樣的方式我很喜歡,感覺不僅僅是測試,也是一次航空知識的探索和積累。”銅陵市金獅小學學生呂若涵在參加測試後高興地説道。在今年學年期末評測中,該市金獅小學一、二年級開展了以“星辰大海,築夢太空”為主題的無紙化測評。太空童畫、星際絮語、星際酷跑……為普及航空航太知識,激勵學生們熱愛科學、探索未知。測評現場,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人手一張闖關卡,化身為“摘星星的孩子”,沉浸在航空航太知識的情境中進行闖關,經歷了一次精彩的“旅程”。

“無紙化”“趣味性”“多元化”成為這次“大考”的特點,既考查了學生在優化的情境中各學科的核心能力,也是在“境中玩”“境中做”“境中思”“境中學”“境中創”。孩子們在多元化的評價體制下,更好地收穫知識、體驗成功、快樂成長。

有趣又有用的“無紙化測評”,打開期末綜合測評新形式,是“雙減”政策在校內開花結果的生動寫照。

“雙減”關鍵在“減”,目標在“增”。“雙減”一年來,銅陵市以建設“國字號”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為抓手,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強課堂效率、激發學生興趣,加強作業管理,打造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讓學有餘力的孩子“吃得飽”,讓學習困難的孩子“吃得好”。

據了解,該市各個學校圍繞“雙減”下課堂教育教學提質增效,各顯神通,不斷在教育教學實踐轉机變觀念,轉變思維,大膽探索,力求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在增強知識應用與趣味的基礎上做到評價全面客觀。該市各校通過加強教學教研工作力度,常態化開展推門聽課、教學研討,多層次舉辦教學公開課,作業設計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主動求變,促進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該市義安區順安初級中學分月開展重點教研活動,以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彙報課以及課後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以學代訓,以課示效,以評促升,不斷激發新的教育教學智慧,推動課堂教學創新,真正將提質增效落到實處。全市小學語文學科“享讀書之樂,與書共成長”拓展閱讀研討活動,積極探尋“1+X”聯動拓展閱讀學習模式,立足教材文本,通過單篇拓展、主題式拓展,組合聯動拓展閱讀模式,達到提高學生閱讀數量和提升閱讀能力的“雙增”目的。

不僅如此,該市還組織開展教師業務能力“大比武”,全員參與業務能力研修和評比。同時發揮“名師工作室”作用,開展市、縣(區)、校三級聯動的課堂教學研討,通過團隊探討、智慧碰撞,打造高效課堂,並加快推進智慧學校建設,激發辦學活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用。

為不斷提升“雙減”下課堂教學效果,銅陵市集中在提升作業品質上發力,多層次開展作業設計大賽,將分層佈置作業融入日常教學研討,強化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保證義教階段學生作業不超量、不超綱、不超時,把好“作業關”。

探索建立銅陵市中小學生課外作業監測和定期公示制度,讓“作業公示欄”成為義務階段學校的“標配”,並按照每學期不少於50所學校開展監測,公開通報,強化整改。該市實驗小學在作業管理上實行“六制”,即學生作業每天公示制、班主任統籌負責制、備課組長審核制、教研組長指導制、校長室和教導處視導制、家長參與監督制,讓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多元創新,假期託管有聲有色

假期孩子們能去哪?上班族孩子“看護難”問題怎樣解決?無人看管照料的特殊學生群體學習生活如何保障?為精準對接群眾的急難愁盼,持續鞏固“雙減”工作成果,銅陵市出實招,探索出一條假期託管“三全育人”銅陵模式。

在“雙減”後第一個暑假來臨之際,銅陵市就出台中小學生暑期“陪伴計劃”,在總結今年寒假“陪伴計劃”經驗基礎上,集中多方資源,依託青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閱讀點)、體育場館等多種校外資源優勢,依託豐富的校內資源,為有需求的學生“量身打造”假期陪伴課程,開展“日托式”“周托式”校外託管和校內託管服務。堅持家校社協同參與,凝聚家校社共學、共教、共管的合力,堅持德智體美勞並舉,以素質教育導向,通過廣泛開展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活動和實踐,啟動德育鑄魂、智育提質、體教融合、美育熏陶、勞動促進“五大行動”假期實踐。堅持特殊群體優先,面向全市各中小學校學生,重點針對假期家中無人看管照料的學生,優先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不僅極大滿足廣大家長的假期需求,也有效解決學生假期“看護難”等問題。

在今年的7月,該市百名學生暑期“喜迎二十大 美麗家鄉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開營儀式在該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舉行。來自全市農村學校100名學生參加了為期五天四夜的“周托式”假期託管服務活動。

假期託管過程中,學生們既可以參加基地內的素質拓展訓練、科學藝術探究、勞動實踐鍛鍊、法治道德教育等實踐教育活動,還前往銅草花開、梧桐花谷、樅陽浮山等省市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探尋紅色革命文化、歷史傳統文化、銅文化和農耕文化等。還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比特實驗、茶藝、木工等體驗活動。

據悉,此次百名學生暑期“喜迎二十大 美麗家鄉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就是銅陵市有效發揮教育和體育資源示範作用,依託該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精準對接群眾的急難愁盼,開展好暑期綜合實踐託管服務的具體行動,把假期“陪伴計劃”打造成“為民辦實事”暖民心工程。

在該市樅陽縣新旗小學,有一位特殊的“教師”——陳勝。他剛剛從西南交通大學畢業,對教育一直都有著一顆熱忱的心。在得知市教育主管部門在招募“七彩橋”中小學課後服務志願者時,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帶著學生們一起去探索科學的魅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探索、動手製作、培養興趣、發展特長。”陳勝表示,在新旗小學開設了以科學實驗課為主題的特色課後服務,引導孩子們在實踐中去體會、感受科技的魅力。

同樣在暑假,郊區老洲中心小學迎來一群來自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懷揣“七彩橋”夢想來到銅陵,化身志願者,教孩子用畫筆勾勒星空,用音樂讚美生活,用文字描摹世界……與孩子們共同開啟了一段難忘的暑期“陪伴”經歷。

據了解,“雙減”政策落地後,城市周邊和農村地區學校課後服務力量不足,資源有限、師資欠缺成為現實的問題。銅陵市教育主管部門發佈“招募令”,聯合市文明辦、團市委、科協、文聯、體育總會等部門,搭建銅陵市“七彩橋”中小學課後服務志願者平臺,招募科普、文藝、體育工作者,退休教師、退役運動員、非遺傳承人,以及在銅高校學生志願者走進鄉村地區學校,開展科普、文體等非學科類課後服務活動,匯聚“七彩橋”課後服務志願者、回銅大學生志願者及“五老”力量,打造靈活化德育課堂、常態化體美勞育課堂、高效化基礎託管課堂和多樣化實踐課堂,通過“內培外引,引培結合”方式提升課後服務整體水準,搭建多元平臺,豐富課後服務供給,讓學生們樂享多樣化課堂。那些大學生就是“七彩橋”中小學課後服務眾多志願者的典型代表,“七彩橋”也成為寒暑假返鄉的大學生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香饃饃”。

“雙減”政策落地後,學校也改變了以往假期校門“一關了之”的現象,而是敞開大門,隨時歡迎學生在假期返回學校參加各式各樣的校內託管服務活動。

該市發揮學校社會服務功能,利用校內外資源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實踐等活動,指導和幫助學生不斷豐富假期生活。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校內託管試點,特別是留守兒童、隨遷人員子女集中的地區,優先考慮布點暑期託管試點學校,探索校內陪伴新模式。

該市郊區永升小學地處偏僻鄉村,該校是首批“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推廣項目”——“東鄉武術”傳承學校。“雙減”政策落地後,該校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探索課後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將課後服務與東鄉武術傳承融合發展,打造“文”“武”兼修、“藝”“才”紛呈的特色課後服務課程。既傳承發揚了傳統優秀文化,又強健了學生體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改善孩子的協調性、平衡性、柔韌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專注力。

該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形成以‘1+T+X’為核心的託管課程體系,‘1’即基礎性託管服務,‘T’即體育活動類項目,‘X’即興趣活動類項目。該校為學生提供體育類、興趣類等近20個多樣化課程,課後的校園學習生活更加精彩。

一年來,銅陵市校內校外“雙向發力”,重塑良好教育生態。全市242所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按照“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8112名教師、461名校外專業人員為全市9.35萬學生提供服務,學生參與率達91.62%,確保課後服務“雙覆蓋”目標達成。同時,該市壓減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99所,壓減率達94.76%,從業人員從上千人降至78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營改非”11所,完成率100%,全方位構建校外培訓良好生態。

多點發力,家校社共頻協同育人

“雙減”一年來,以銅陵市人民小學為代表的學校陸續成立家校社共同體委員會,積極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五育並舉的育人格局。在人民小學共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44名家長委員組成首屆家校社共同體委員會。

建立家校社共同體,同頻共振,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不僅是銅陵市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實施“立德樹人強基工程”重要舉措,更是在“雙減”形勢下,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五育”並舉育人格局,建立常態化家庭教育指導機制的具體實踐。

據了解,該市通過印發《銅陵市進一步加強家校共育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建立健全“雙減”背景下的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機制,一年來,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專題家庭教育講座200余場,積極向廣大學生家長宣傳“雙減”方針政策,引導家長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努力形成“雙減”共識。

據悉,為讓全社會準確認識、全力支援“雙減”政策,銅陵市不僅把“雙減”政策宣傳納入到全市近1.8萬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管理人員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常修課”,還把它作為全市近20萬學生的家長們“開學第一課”“必修課”。並多層次召開家長會、座談會、家長論壇,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家校社共謀“雙減”,增強協同育人、協同減負的工作合力。

同時,該市將“雙減”作為教育督導的“一號工程”,將落實“雙減”政策實際成效作為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從去年秋季學期開始,組織全市42個督學責任區,近200名督學下沉學校,通過問卷、座談、走訪等形式,與老師、家長和學生“面對面”,收集梳理問題,並針對性加以解決。實施“七彩橋”課後服務志願項目,就是一項解決鄉村學校課後服務資源短缺這一現實問題的針對性舉措。

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銅陵市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銅陵市建設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將“教育生態優化工程”作為九大重點項目之一,並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挂圖作戰”,全力推進“雙減”,讓學生學習真正回歸校園,讓教育回歸本真。

“‘雙減’要做到學校內外齊頭並進,‘減’‘增’兩翼並舉,在學生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的同時,讓學校教育教學品質‘增’上去,讓學生興趣愛好、身心素質、科學素養、勞動技能等綜合素質‘增’上去。”銅陵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谷越表示,要持續推進“雙減”行穩致遠,重塑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教育生態。(徐小波)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