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王惠:青少年樹立文化自信,始於文化身份認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姜麗麗 | 時間: 2022-07-13 | 責編: 雷後蘭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學習中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繫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

近日,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閉幕式在雲端圓滿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組委會、中國網教育頻道共同主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進入大中小校園?如何挖掘物質載體背後的文化內涵?如何幫助青少年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中國網教育頻道策劃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系列報道,本期採訪了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語文教研員、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王惠,對上述問題進行解讀。

廣東省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語文教研員、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王惠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要深挖物質載體背後的文化內涵

中國網:您在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中擔任什麼工作?

王惠:我全程參與了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以下簡稱為“致敬活動”),活動發佈、案例點評、項目評審和答辯、主題性的學術探討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參與。

中國網:本次“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您對哪些項目印象深刻?

王惠:本次致敬活動參與人數眾多,選題範圍很廣,涉及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有文獻典籍、文學經典、節慶風俗和非遺項目等。

其中有一個項目組研究《炫彩珠江》,這一選題以橋梁這一建築形態作為文化載體,對珠江兩岸的地理人文進行研究,既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又體現了研究者連通傳統與現代的訴求。還有一個項目組運用礦物顏料再現敦煌莫高窟鹿本生故事和畫面,選點小而精,讓孩子們在文學、美術、文化以及化學知識等多方面獲得啟發與熏陶,充分而又有效地發揮了項目的育人功能。

孩子們在參與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溝通和合作實現對研究對象的深度學習,從而真正獲得文化理解和文化認同。希望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對橋梁、對莫高窟等物質載體背後的文化內涵進行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探究。

中國網:以橋梁為例,這一建築所承載的是肉眼看不見的、歷史悠久的嶺南文化,對於指導老師,應該如何帶領學生深入挖掘物質載體背後的文化內涵,您有哪些建議?

王惠:在致敬項目中,有些項目致力於重現和復原古人的生活如飲食、服飾等等,其中有些依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以節慶習俗、非遺項目的方式活態存在,但可能我們看到的只是它作為一種文化表徵的顯性樣態,而忽視了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此外,還有一些思想和精神遺産,如傳世的文化典籍和文學名著,需要我們深入其中,在沉潛涵咏中不斷研習和探尋,其中蘊含著大量支援我們文化表徵的深層次的文化精神。

不同的項目應該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節慶習俗、非遺項目需要參與式體驗學習,傳世典籍需要沉潛式深度學習。

總體上説來,在做整體項目設計的時候,大都需要有一個現實應用的場景,通過一個主問題或主任務來統領整個學習過程,並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推進的學習環節。上面提及的珠江橋梁項目,有一位評委的建議特別好,他認為可以設計這樣一個主問題,如果今天我們要在廣州城區內的珠江江面上建一座橋,應該如何選址?這一主問題在真實的情境中展開,統整了多個學習內容,不僅要考慮到橋梁的形制和外觀,而且要考慮珠江兩岸的生態狀況、居民分佈、建築密度等因素,還需要學生對珠江兩岸從古至今的現存橋梁進行溯源。

目前學校教學依然以學科教學為主,學科教師大多數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致敬活動要求老師有較強的綜合能力,需要跨學科進行項目設計和資源組合。指導老師首先要基於自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去選擇項目,而且要對項目式學習有充分的理解和實踐經驗,才能更好地去提供資源和支架、設計好學習環節。在某種程度上,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首先我們要提升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統整能力。

讓學生參與地方文化建設,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傳承

中國網:嶺南文化歷史悠久,廣州也比較注重對以嶺南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主要從哪些層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王惠:嶺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流文化中的一脈,既有著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的內在文精神,又有其獨特的地域特徵和文化表徵。因為地處東南沿海,嶺南人較早接觸了西洋文化,所以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和相容性的文化特徵。有人説,廣州有本事把所有人都變成廣州人,這句話反映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學術界,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一直有學者深切關注並深入研究嶺南文化。在出版界,廣東省出版集團、廣州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切合學校特色課程建設需要和學生學習成長需要的地方文化圖書。在教育界和文化界,廣州市教育行政系統、教研支援單位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等單位也都非常重視嶺南文化的活態傳承,一直在倡導和鼓勵嶺南文化進校園,很多學校都進行了積極而又有效的探索,取得了很多實踐成果。

中國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入校園,有著怎樣的意義?

王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入校園,需要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去解決真實問題,這既是創造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是拉動學校教育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一種方式。當下,學校課程體系中有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課程,還有各種基於地方文化資源、文化特色和學校育人理念而研發的校本課程,但如果沒有項目式學習的學理支援,課程對知識的統整度、解決問題的針對性還不夠突出。

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進入校園,對於學校開展跨學科學習、強化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將形成一種推動力。雖然這種項目式學習不是學科學習的主題和任務,但個人認為它應該成為一種課程理念和教學常態,一所學校每學年或每學期可以組織一次,基於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準和相應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做好體系化的設計,進而推動學校育人方式的整體變革。

中國網:您對學校層面如何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有哪些建議?

王惠:我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選擇適當的項目主題。有些學校會選擇有華夏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題,有些學校會選擇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亞文化主題,從實踐的情況來看,後者入口較小,更聚焦,而且能夠直接關聯到學生當下的生活場域,便於調動相關學習資源,相比較之下更易入手。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需要從華夏文明的整體視角出發去觀照亞文化。對亞文化的學習,不單單要了解當地的亞文化,更重要的是發掘亞文化與主體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最終延伸到華夏文明的主文化版圖和文化體系中去理解亞文化,進而達成對華夏文明的了解與認同,提升亞文化主題學習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方面的價值。

第二,使用適切的學習資源。除了對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的精心設計,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這裡的“充足”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要提供具有典型華夏文明特徵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要提供具有亞文化代表性的資源,這兩種資源會決定學生的文化體驗、文化參與行為的水準,從而提升致敬活動項目式學習的文化品質。這一點對指導教師的專業儲備要求很高,建議向高校專家請教,和高校專家開展協同創新項目研究。

第三,做好學習活動的整體設計。在做整體項目設計的時候,需要在現實應用場景之中,設計一個主問題去統領整個學習過程,並設計環環相扣的結構化的學習環節,提高各個環節之間的關聯度,從而作用於學生思維縝密度、思維品質的提升。項目式學習提倡學生去解決真實情景中的問題,因此需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對不同學段學生參與致敬活動的目標定位進行區分。對於低學段的孩子,重在文化理解和文化比較。對於高學段的學生如高中生、大學生來説,更重要的是文化參與。新的高中語文課標中有個任務群是當代文化參與,我們的孩子能否真正參與到地方的文化建設、學校的文化建設中來,從而真正實現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傳承?這是一個有意義的課題,需要學校在做整體項目設計的時候考慮到真實情境的需要,通過文化參與行為,設計一個總任務去統領整體的學習進程、學習環節和學習步驟。

致敬活動助力青少年儘早確認自己的文化身份

中國網:在全球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有著怎樣的時代意義?

王惠:在過去一百多年的現代化歷程中,中國面臨著“中化”與“西化”之間不斷的相互衝突和相互交融。全球化是不可逆的發展方向,世界各國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或多或少改變了原有的文明風貌。在這種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有兩大現實意義。

一是從學生個體的角度出發,可以幫助青少年儘早地確認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自信始於文化身份的認同。文化身份的認同也就是找到自己的文化根系,能夠提升個體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對於人格的健全十分關鍵。

二是中華文化可以為世界文化大同貢獻中國方案。作為人類文明中唯一綿延至今的中華文明,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如何兼收並蓄、海納百川,對於解決全球化問題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因此,需要我們中國青少年對中華文化有深入地了解,只有根深才能葉茂花繁,將來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的聲音、提出中國的解決方案。

中國網: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中國和西方的防疫舉措和態度迥然不同,您如何看待中西文明之間的這種差異化表現?

王惠:在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漫長髮展歷程中,守望相助的集體主義精神是重要的文化基因。面臨疫情危機的時刻,這種沉潛在骨子裏、流淌在血液中的集體主義觀念、家國情懷基因便發揮了作用。中國政府迅速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全國同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之下,中西方的不同舉措和差異化表現折射出雙方在文化邏輯、價值觀念等方面的不同。

正是因為這一思考,2020年也就是疫情第一年高考之前,我寫了一篇指導高考作文備考的文章,題目為《站在時代的高處眺望未來,懷著家國的深情走向世界》。平常情況下,大家可能會認為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自己息息相關這樣的話、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概念比較抽象和虛無,但新冠疫情讓我們真切地認識到,面對疫情,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確實都是息息相關、命運與共的,小我與大我由此建立起關係,我們國家也向世界展示了大國的力量與擔當。

中國網:您對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有哪些建議?

王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優化和完善。

其一,對整個項目設計進行優化,為學校提供項目選題指南,同時在學習方式、學習活動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標準,強化對學校的指導,讓參賽者有路徑可循,從而有助於學校從學理上理解項目設計的用意、從實踐上提升項目參與的效能。

其二,課程化是進校園的最佳路徑,老師有指導、有範例才不會迷茫,如果能夠在現有基礎上,拉動中華遊戲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課程化建設,把首屆致敬活動中的優秀案例做成適合進校園的課程,做成可複製的、操作性強的示範性案例,向學校提供包括課程目標、實施路徑、相關資源、學習方式設計、測評等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和一系列的指導,結合顯性成果供學校參考,為老師落地提供支援,那麼致敬項目就能夠真正落實到學校中。

其三,給相關學校和指導老師提供系統的培訓和指導,建議由不同學科的課程專家、不同專業研究領域和文化界專家等多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融合創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式學習中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將不同學科書本上的知識點還原到真實的生活之中,在知識和生活、和生命之間搭建好互通和融合的橋梁。

中國網:您在大學工作20多年後,為何要從研究高等教育轉型研究基礎教育?

王惠:首先是機緣。我在廣州大學任教的時候,因為負責了一個名為“走進廣州好教育”的系列叢書項目,得以深入到廣州市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校園中,也由此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認識到基礎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是認知。從某個角度上説,高等教育階段培養的是學生融入社會所需要的職業技能,而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決定了整個中華民族基本的認知水準,這個認知水準決定了我們整體性的社會治理、社會管理、文化創新、文明發展等方面的發展程度。於是,我做出了一個全新的職業選擇——從多年在高校從事專業研究和專業教學到去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做一名語文教研員。

在此,我也呼籲社會各界都能充分認識到基礎教育的重要性,為基礎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援。(文/姜麗麗)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