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張明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姜麗麗 | 時間: 2022-05-31 | 責編: 雷後蘭

編者按: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學習中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繫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

近日,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閉幕式在雲端圓滿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組委會、中國網教育頻道共同主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進入大中小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産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中國網教育頻道策劃首屆“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系列報道,本期將對上述問題進行解讀。

特邀嘉賓: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與發展中心執行主任、教授 張明遠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的是精神內核嗎?

中國網:您認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怎樣的意義?如何界定優秀的傳統文化?  

張明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對於文化復興有著積極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承數千年,對於人類文明産生了深遠影響。而文化在數千年漫長的演變過程中,有其自然的優勝劣汰發展規律,在其傳承的過程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傳承的往往是精華和有益的。如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經典文化,以“詩詞書畫”為代表的藝術文學,還有與普通大眾關係密切的、活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中國網:您如何理解“文化”?

張明遠:只有個體學習、享用、擁有、把它變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時候,這才是文化,如果文化對自己而言只是客觀的東西,是不能稱之為“文化”的。我理解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群人的生活樣式,文化只有與個體發生關聯,對個體而言才具有價值。

中國網: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認同儒家,其中“仁、義、禮、智、信”是一種道德準則,這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嗎?

張明遠: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討論儒家思想,我們首先要理解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價值觀,孔子最高的理想是“仁”,孟子認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的理念歸根到底是為了“人”,“合而言之”是為了“道”,這是孟子的核心思想。這種思想在現代被稱之為“人本主義”,即怎樣對人仁義。這種核心思想無論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是一種永恒的、普世的價值觀。以這種價值觀為出發點,去吸取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有益的部分,便能做到為我所用。

中國網:非物質文化遺産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

張明遠:非物質文化遺産屬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産不是博物館裏陳列的物品,而是非物品的技藝。以陶瓷為例,中國古代陶瓷享譽海內外,當代中國人仍然不斷地傳承陶瓷技藝,而非物質文化遺産所關注的是製作陶瓷的技藝和來傳承這種技藝的人,這種技藝本身是非遺,陶瓷是非遺創造出來的物品。

中國網:能否認為傳統技藝的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産?

張明遠:非物質文化遺産則無形的,它是以有形的物件作為載體的,非遺的傳承離不開道具,如影人是皮影戲的一種道具。

中國網:非物質文化遺産有沒有歷史時間的限度?

張明遠:目前確定的非遺項目一般是百年以上、有三代人傳承。

中國網:非物質文化遺産一共有多少項?

張明遠:目前我國有42項非遺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世界級非遺總數中國位居世界第一。我國非遺保護分四級,縣、市、省、國家,僅國家級非遺就有一千多項。

中國網:非物質文化遺産所生産出的作品背後是否存在精神內核?

張明遠:我們在研究一件物品的時候,需要探尋它背後存在的精神內核。

非遺文化項目是學校美育、德育、勞動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國網:本次“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您對哪些項目印象深刻?

張明遠:本次活動三分之二的項目與非遺相關。現在的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不僅僅是書本中的東西,而是在生活中鮮活存在的活的文化,其中研究榫卯結構的項目、被聯合國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國剪紙等項目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網:您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項目學習活動有哪些特點?

張明遠:第一,接觸的對像是鮮活的。非遺項目需要經過專家評審,不但要認定它是非遺項目,而且要認定此項目代表性的傳承人並由政府頒發證書,因此非遺文化是鮮活的文化。

第二,非遺項目學習需要實踐。只有書面知識性的學習是不夠的,一定要有實踐、重傳習。

中國網:非遺文化進校園具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張明遠:第一,非遺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非遺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有很多非遺項目的作品能夠涵養學生的美學素養。第三,非遺項目注重實踐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和體悟非遺文化,是傳承文化的有效方式。第四,非遺學習也是一種技藝的學習、工匠精神的學習,與勞動教育聯繫密切。因此非遺文化涵蓋了德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多方面的內涵和功能。

中國網:非遺項目地域性特徵明顯,不同的非遺項目能否普及推廣?

張明遠:非遺項目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目前影響廣泛的非遺項目如崑曲、京劇、粵劇等,在中國的南北方都有很強的影響力。聯合國認定的非遺項目有些是以中國來冠名的,其中中國剪紙具有57個國家級的非遺項目,這57個非遺項目遍佈中國的東西南北,但每一項都兼具當地特色。

非遺學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大學科

中國網:您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

張明遠:我過去研究傳統節日和農耕儀禮比較多,主要研究其文化內涵。今天的非遺學有五大任務,保護、傳承、普及、弘揚、振興,都需要研究。非遺學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大學科,同時實踐性很強,也是交叉學科。非遺學分為十類,民間文學,曲藝,民俗,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戲劇,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醫藥,傳統技藝。

中國網:以上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都適合進校園麼?

張明遠:需要有所取捨,剪紙一類的項目適合小學生,有些戲劇劇目需要一定的文學基礎,因此更加適合中學生。非遺項目也需要因地制宜,非遺技藝的學習需要人與人的接觸,因此本地如果有非遺傳承人,傳承人到學校考察、學習會更方便。根據地域文化、學校文化和學校特色,學校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還可以選擇具有一定審美價值、藝術類的非遺項目進校園,如第一項世界非遺——崑曲,2006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進校園,讓很多第一次接觸崑曲的學生感受到崑曲的魅力。北京師範大學非遺傳習坊于2021年4月17日落成,當時舉辦了“呼倫貝爾非遺進校園”“錫林郭勒非遺進校園”等活動,很多學生向非遺傳承人拜師學藝,學習製作皮影影人,表演皮影戲劇目、蒙古族的長調、馬頭琴等,學生們學習熱情很高。

中國網:非遺項目進校園重在傳習,應該如何傳習下去?

張明遠:需要拜師,傳承人再進校園指導。目前有幾十位非遺傳承人到訪北京師範大學非遺傳承坊,每辦一個非遺傳承班,學生們在開學時行拜師禮,師父手把手地教學生。

中國網:非遺文化有一種匠人精神在其中,那麼如何選擇傳承人?只有興趣是否可以?還是需要本人具有匠人精神?

張明遠:主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校園的非遺項目,一般是適合大多數學生的。

中國網:非遺進校園過程中,有些區域會面臨傳承人比較有限的情況,如何克服非遺傳承人不足的問題?

張明遠:要解決這一問題,非遺傳承人的教學手段需要多樣化。需要做非遺項目的數據化工作,編制非遺普及的讀本並需要配備相關技藝的視頻,與之相輔相成。

如何讓非遺文化滋養學生的精神世界?

中國網:本次“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在學校多以何種形式開展?

張明遠:有些學校以校本課程的方式推進,北京師範大學非遺中心幾位專家去珠海市香洲區文化館調研非遺項目,文化館將廣東省級的非遺項目——沙田民歌編成校本課程。去年我去粵北瑤族地區調研,學校為瑤繡、瑤族的長鼓舞編制出校本課程,這些非遺課程也成為了學校的必修課。

中國網:您認為,中小學校長應該如何將非遺文化紮根校園?

張明遠:校長是學校的組織者,要根據學校的需求,需要將非遺相關的各方面的資源引入學校並且進行統合。

中國網:如何讓非遺文化滋養學生的精神世界?

張明遠:第一,因為非遺的地域性很強,所以每個地方的學校可以選擇與自己所在地域有關的非遺項目,讓孩子從小了解鄉土文化、進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第二,非遺項目可以作為學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具有審美的意義;第三,學生們需要耐著性子從頭到尾做出一個成品,因此非遺技藝的學習能夠有效鍛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第四,非遺項目形式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目前,戲劇教學法在國際上很流行,但這種教學法並不是對所有的孩子都適用。對於性格相對內向、不善於表達的學生,只需要在幕後進行表演的皮影戲就更加適合,孩子們可以分組表演、創作角色、寫劇本等等。

中國網:您如何評價此次本次“致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學習活動?

張明遠:此次活動命題很精到。“致敬”的“敬”字,在春秋以前和春秋以後字義有所變化。如果我們對傳統文化只是心懷尊敬,這種態度並不足以傳承和創新。在西周時期,“敬”字是嚴肅、認真的意思,“敬業”就保留了“敬”字的本義。子路向孔子請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用“敬”的態度去修己。如果青年學生與傳統文化構成“敬”的關係,那麼傳統文化就能與自身産生關聯。

本次活動是項目式學習、探索、協作和實踐,使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局限在書本中,與生活實踐産生了密切關聯,這種方式值得推廣。(文/姜麗麗 編輯/若熙)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