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翁秋怡:“應試體育”違背初衷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翁秋怡 | 時間: 2022-05-18 | 責編: 曾瑞鑫

作者:翁秋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跳繩培訓班火爆已不是什麼秘密。據媒體報道,不少跳繩培訓班提供一對一、大班課甚至到府針對性訓練。一對一中考跳繩特訓費用儘管高達1小時800元至1000元,但週末依舊教練難求。

另一個可以作為對照的資訊是,相關企業數據平臺搜索結果顯示,近年體育培訓相關企業新註冊量呈曲線增長趨勢,僅最近一年就新增體育培訓相關企業約7萬家。光是搜索“跳繩培訓”詞條,就能找到400多家註冊企業。

跳繩培訓熱,當然與跳繩進入中考有關,而後者屬於近年來體育中考改革的一部分。當中考體育滿分成為每個學生和家長的必爭之地,龐大的市場需求必然催熱體育培訓産業。不過,這樣的“分分必爭”應試味道濃重,學生和家長功利化地追求考試分數,以應試的態度對待跳繩等體育運動,實則背離了體育教育的初衷。

新時代的教育要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體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是為了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他們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近年來,國家層面也出臺了多個文件以加強和推動學校體育教育建設,學校體育被擺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這一位置上。在其引領下,學校體育的地位和價值得到極大提升和實現。

目前,體育學科都被納入了我國初中和高中的學業水準考試,體育中考已實現全國範圍內全覆蓋,體育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未來各地中考的體育分值還將不斷提高。

體育中考“指揮棒”作用的發揮,意在充分調動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鍊、體育競賽的興趣和熱情,帶動整個學校體育面貌發生改變。不過既然作為“指揮棒”,中考體育權重的提升,也不可避免地會引來校外體育培訓産業對商機的尋覓。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是要警惕“應試體育”思維的兜售和作祟,遏制校外體育培訓“應試化”傾向。

面對“應試體育”的挑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快推進體育評價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加強過程性評價,將學生平時的體育課表現和日常身體素質測試納入過程性評價,體現“重過程、重參與、強積累、低區分度”,避免最終分數通過突擊訓練獲得。此外,現場考核應提供多元化的選考項目,科學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發展的評價標準,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降低學生的分數焦慮,讓體育回歸興趣。

教育部剛剛頒布的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中,明確規定初中階段“體育與健康”課在總課時中的佔比為10%至11%。學校要加強體育教師師資建設,提高體育教學品質,開足開齊體育課。要指導教師聚焦“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育教學改革理念,完善體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上好每堂體育課,力爭讓每位學生都掌握1至2項終身受用的體育技能,提升學生體質。

對於家長來説,則有必要審視並調整功利化心態,正確認識體育運動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運動觀念,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加強平時的鍛鍊,自然也就不再需要“臨時抱佛腳”。

當然,體育類校外培訓于市場中尋找發展機會無可厚非,不過這些機構也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從業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職業(專業)能力證明。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其收費和招生行為等的監管,查處和糾正校外體育培訓虛假宣傳、圍繞“應試體育”焦慮行銷等行為。

《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18日02版)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