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當大學者黃天樹遇見中小學生,一起揭秘甲骨文!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姜麗麗 | 時間: 2022-04-24 | 責編: 羅天林

4月20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氣“穀雨”,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黃天樹教授做客中國網教育頻道,帶來了《甲骨文中的象形字》這一精彩講座。短短70分鐘的課程,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甲骨世界的大門。

首先,黃教授介紹了文字的誕生。在浩渺的宇宙之中,地球大約形成于45億年前,語言大約形成于200萬年前,而文字的年齡約為5000多年。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以漢字為代表的意音文字和以英文為代表的拼音文字兩大類型文字。在世界上三種古老文字中,形成于5500年以前的古埃及聖書字和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之中,唯獨形成于3500年之前的中國的甲骨文歷經滄桑、綿延至今。

為什麼漢字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呢?主要是因為漢字中的意符萬年不變,而聲符幾百年便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以現代的讀音去讀《詩經》、讀唐詩宋詞,有時候並不押韻,就是因為聲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意符萬年不變,所以,中國人可以讀懂兩千多年前的古書;不同方言區的人,都能看懂漢字。

如甲骨文的“鷄/雞”字,“(鳥)鳥”是意符,“奚”是音符。

黃教授認為,以漢字為代表的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文字,二者各有優劣。漢字必將與拼音文字繼續並存於世。

接下來,黃教授介紹了六種造字的方法,象形(日、月),指事(上、下),會意(明、休),形聲(江、河),假借,轉注,古代稱為“六書”。在漢代,六書是古代保育員用來教兒童識字的方法,並不深奧。

在甲骨文中,出現了大量的象形字,主要有三大類:象物、象人和象工。凡是能“畫成其物”的自然界所有非生物(如日月山川)和生物(除“人”之外的植物和動物)皆歸“象物”。凡是能描繪的人形及其五官四肢皆歸“象人”。凡是能描繪的人類所製造的衣食住行等産品皆歸“象工”。

黃教授用一系列動圖來演示自然界的萬物與象形字的關係。古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從大自然中汲取了很多造字的靈感,如“日”“雨”“木”“山”等。

還有非常形象的“龜(龜)”字,甲骨文的字形中,有的是烏龜的俯視圖,有的是側視圖,烏龜的頭、尾、足、甲俱全。

接下來,描繪人體特徵和人的五官四肢的甲骨文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

栩栩如生的“人”字,頭大兩手擺動的小孩子“子”字,披發扶杖的老人的“老”字,象人席地而坐的樣子的“卩”字,象人張口出氣的形狀的“欠”字,象人牙齒的“齒”字,象人腳板的“止”字,象人心形狀的“心”字,都是先民們在充分觀察每一類人群和人的特徵的基礎上造出來的。

不僅如此,先民們歸納了各種衣食住行産品的特徵,創造了十分形象的“衣、食、鼎、酉、宀、門、車、戈、弓、矢、刀”等象形字。最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向黃天樹教授進行線上提問。

問題一:甲骨文的發現具有怎樣的意義?

黃教授指出,甲骨文的發現主要有三大意義。一是歷史學的意義,將中國歷史的“信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年。據傳世文獻《史記》記載,有確切紀年的時間是西周共和元年,即西元前841年,而在此之前並沒有明確的紀年。所以上世紀初,很多國外的學者認為,東周以上無信史,即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的歷史。即使在《史記·殷本紀》中,商王的世系記載得非常詳細,依然有很多人懷疑《殷本紀》的真實性。而在殷墟甲骨文出土後,商代世系從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從而證明了司馬遷記載的可靠性。從此,中國歷史的“信史”由周代晚期提前到商代,並且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同。不僅如此,中華文化至今已綿延數千年、未曾中斷,一脈相承的漢字立下了汗馬功勞,甲骨文作為漢字的起源,功莫大焉。

二是甲骨文的發現對考古學的意義重大。上個世紀初,當時的中國還沒有現代意義的考古學。甲骨文的發現,引起了殷墟發掘的熱潮。1928年,為了發掘更多甲骨文材料,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持了長達10年的大規模殷墟發掘,中國現代意義上的考古學由此誕生。

三是由於清末才發現甲骨文,因此中國歷史上並沒有甲骨文的研究材料。目前出土的甲骨材料約有15萬片,上面所記錄的甲骨卜辭數量非常大、內容十分豐富。甲骨材料的出土,對於研究商周時代的語言、文字、歷史提供了嶄新的材料。

問題二:甲骨文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黃教授首先厘清了“甲骨文的發現”這一概念。周武王伐紂之後,殷代的首都變成廢墟,所以被稱為“殷墟”,這裡世代有人居住、從事農業生産。據考古發現,在發掘隋唐時代的墓穴中就發現了甲骨,但由於歷代並未有人識別出甲骨文,所以甲骨往往被丟棄或損壞。所以甲骨文的“發現”,並不是指甲骨文材料的出土,而是學術鑒定的意義上的“發現”。

現代學術界一般認為,甲骨文的發現是在1899年,當時北京城住著一位著名的金石學家——王懿榮,他是清朝國子監的祭酒,類似于現在的清華、北大校長。有一次王懿榮生病了,派人到宣武門外菜市口的達仁堂去抓中藥,中藥抓回來之後,裏頭有一味藥叫“龍骨”,王懿榮發現骨頭上隱隱約約刻有像篆文一樣的刻劃符號,作為一位金石學家,他對文字特別敏感。經過考釋後,王懿榮將其鑒定為商代的文字,但這只是一個傳説,不一定非常可靠。

雖然清末時國家積貧積弱,但清代的金石學、小學(注:包括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水準很高,因此王懿榮發現甲骨文,雖然是偶然事件,但也有其必然性。

問題三:如何將現代簡體字與甲骨文一一對應起來?

黃教授指出,甲骨文的考釋是一門科學,有很多方法。從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漢字的發展一脈相承、不曾中斷,因此很多漢字繼承了古代的字義、字形,如《説文解字》中的篆文和甲骨文字形比較相似。1899年發現甲骨文之後,經常採用的考釋甲骨文的方法是對照法,將甲骨文與《説文解字》中的篆文進行對照。偏旁分析法也較為常用。漢字是有偏旁的,分獨體字和合體字兩種。如甲骨文的“雞”,“隹”是表意的,“奚”是表音的,將兩部分合起來,字義就容易明瞭了。

黃教授勉勵大家,如果將來想從事文字學的研究,還需要打好基礎,如文字學、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古典文獻學等。

問題四:古代的孩子也像現代學生一樣去學校學習文字麼?

據黃教授介紹,在周朝時,貴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權利。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學”字和“教”字。據推測,商周時代的貴族、史官和占卜人員的孩子也應該像現代學生一樣去教育機構學習文字。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要提升文化自信。但如果沒有對華夏文明的了解,文化自信可謂是無根之木。

作為至今仍“活”著的最古老的一種文字,漢字的起源和演變可以説是與華夏文明同起同落的存在。漢字是一座橫跨古今的橋梁,連接著炎黃子孫數千年來對自然、對萬物的認知山脈。

黃天樹教授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表述、生動有趣的圖文展示,讓原本艱澀枯燥的理論知識深度貼近學生的生活與課堂,點燃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黃教授為學生們搭建了一條跨越古今的知識橋,不僅提高了識字效率和興趣,還提升了思維品質;學生們既了解了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又領悟到華夏文明的獨特之美,有助於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通過學習甲骨文,學生們認識到,甲骨文不僅對中國歷史産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對人類文明史意義重大,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孩子們必將大力傳承中華文化的根脈並將其發揚光大!(文/姜麗麗)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