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開學第一課 海淀家長學校共話“青春期”

來源: 千龍網 | 作者: | 時間: 2022-02-25 | 責編: 曾瑞鑫

開學第一課 海淀家長學校共話“青春期”

專家表示,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

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家長如何面對青春期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度過人生關鍵期?

新學期伊始,海淀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分了享清華大學數學系博士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王殿軍校長為家長帶來的《家校攜手 從“心”啟航》專題講座。圍繞“青春期家庭教育”話題,為家長們提供不少專業的建議。當天,三位海淀家長圍繞“青春期家庭教育”話題,一起分享了各自的家庭教育經驗。

據海淀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播出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當天19點30分,本次課程學習人次已超50000人。

王殿軍校長表示,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很多家長認為青春期是孩子最難管教的階段,但是也正是由於這些“叛逆”才會帶來孩子真正的成長。家長應儘量包容孩子的叛逆,將“叛逆”作為孩子長大成人的一個標誌。家長的角色要從管教者轉變為支援者,在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自主做決定。

家長要改變行為。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會出現外界尊重自己、平等對待自己、被他人認可的強烈需要。家長要尊重孩子意願,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不要期待孩子能夠完全聽從自己的話、不走彎路。家長要給他空間自我探索,有些彎路必須走,有些錯誤必須犯,他們自己摔倒了,才會真正成長。家長要創造機會,讓他們體驗到靠個人意志獲得成功的成就感。

家長要建立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好,孩子才更願意接受父母的意願。父母要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多接納,多建議。如果否定的多,孩子對自身價值的評價就會越來越低,很難在青春期完成自我認同。

王校長建議,家校社協同育人,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重要轉折期。青春期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隨著或多或少的師生溝通障礙和親子交流衝突,讓這個階段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出現不和諧的聲音。要讀懂孩子,了解兒童成長的特點,理解成長過程中師生和親子衝突的原因,掌握溝通和情緒調控的策略和方法,運用理性解決問題。面對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和覺悟,需要組建家校社協同育人共同體,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重要轉折期。

隨著中國父母正式步入“依法帶娃”新時代,海淀家長學校推出家庭教育大講堂系列講座內容,幫助家長讀懂“依法帶娃”時代的家教理念,學會行之有效的家教策略。

去年12月,海淀教科院舉辦“海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大講堂” 第一講,邀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教授,就父母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這一話題進行分享。今年1月,“知心姐姐”盧勤老師子《讓每個孩子都精彩》的講座中,用生動詼諧的語言、短小精悍的案例將家庭教育中的故事娓娓道來,希望家長們都能用智慧的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在家庭教育大講堂第三講中,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圍繞“讓孩子快樂成長”這個主題,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作為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故事,從讓孩子更有自驅力、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到培養孩子四大能力、好父母的三大特徵等方面,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

專家表示,海淀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大講堂系列的推出,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培養孩子,從而使區域系列化家長培訓活動不斷深化,形成區級-學區-學校三級聯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網路,構建區域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