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退伍不褪色,他在冬奧場館續寫篇章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2-02-09 | 責編: 曾瑞鑫

潘昊坤,就讀于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榮獲獲優秀學生骨幹及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及人民二等獎學金。

同時他也是一名退役士兵,在役期間曾多次參加執勤巡邏任務,榮獲嘉獎一次。在本次冬奧會期間他所在的志願服務崗位是體育領域的通行控制員,作為FOP層的檢查人員,通行控制員是保證比賽場地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維持場地秩序的關鍵所在。

應徵入伍,在軍營磨練自我。2018年,他從海澱區北京科技大學入伍,服役于武警內蒙古總隊某部,2020年退役返校繼續求學之路。兩年的軍旅生涯鍛鍊了他的精神品質,刻苦的訓練讓他有了強健的體魄,使他受益匪淺,通過部隊的層層考核,讓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將自己磨練成一把保護人民群眾的“利劍”。兩年後,經宣佈退出現役,他心中想的是“若有戰,召必回”,在退役後他仍保持著優良的軍人作風和良好習慣。退役返校後,他秉承軍人的優良品德,繼續以軍隊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心中為社會貢獻的熱情毫未退卻。

建黨百年,在天安門服務群眾。2021年7月,他通過學校積極報名參加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週年天安門廣場慶祝活動,並被錄用為現場志願路線指引員。慶祝大會現場的熱烈氣氛、習主席的重要講話讓他心潮澎湃、激情昂揚,感受到黨的偉大,祖國的強大,倍感激動的同時感覺新時代大學生責任艱巨、使命重大,在復興之路上更要勇挑重擔。

相約北京,在五棵松奉獻世界。2022年北京冬奧會,潘昊坤又積極報名參加志願者並順利通過層層選拔于面試,正式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志願者。早在2021年11月舉行相約北京測試賽活動時,他就已經開始到到五棵松體育中心進行體育領域通行控制崗位的工作。

談及報名冬奧會的初心,他説:“當初報名冬奧志願者並不是衝動之舉,而是新時代大學生一種使命感的驅動,總覺得自己在這個重大的時刻要做些什麼。”這次他所負責的崗位仍然是通行控制,這也正是他在武警部隊服役時最熟悉的工作,部隊服役期間奠定的熟練工作基礎,為他在比賽現場得心應手的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

雖然在測試階段早已對負責的各個點位要求熟記於心,但在正式比賽中,他依舊一絲不茍的投入到服務保障工作中。標準的站姿、標準的動作,認真負責,謙虛禮貌,對於每一個進入負責區域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都能耐心的檢查證件並回復一句“謝謝您的配合”,他用切實的行動展現了退伍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英語口語的不熟練曾是他面臨的最大問題,在進入場館工作之前,他根據賽事培訓視頻反覆練習自己的口語,與校內留學生經常的進行對話練習,現在已經能順利應對崗位上基本的英語交流。體育通行控制的崗位是能夠直接接觸各國運動員的崗位,他深知站在這裡不僅是代表著自己,更是代表著國家,代表著中國形象,要向世界展示我們國家的風貌,給外國來華人員留下中國志願者的美好印象,讓北京冬奧會在奧林匹克史寫下註定濃重的墨彩。

潘昊坤所在志願崗位還擔負著機動任務,經常要配合其他崗位共同完成一些額外的工作,每次他都主動請纓,走在前面去幫忙。“本來我就比大家年長一些,還有服役的經歷,就應該主動擔起責任,做好模範帶頭作用。”作為大學生志願團隊裏為數不多的90後,在00後面前,他自覺扮演起了“兵哥哥”的形象。

潘昊坤目前正處在服務期間,每天在工作場館與駐地酒店之間兩點一線工作。雖然工作崗位固定,在服務期間不能隨意外出,但他對這種管理模式並不陌生,軍旅生涯早已養成了堅韌的軍人意志,他也在崗位上用這種意志感染身邊的志願者,分享自己參軍時管理的經驗,鼓勵大家在生活上、工作上樂觀面對,圓滿完成志願任務。他十分期待在冬奧會比賽現場上中國隊取得最好的成績,讓“和平、友誼、公平、進步”的精神通過北京冬奧會傳向世界,讓自己可以成為華夏文明的一個使者,讓更多的國際友人通過自己來認識中國,認識北京,認識屬於中國人的奧林匹克精神。

作為退役軍人,潘昊坤堅守“退伍不褪色”信念,築夢在每一個崗位;作為北科學子,潘昊坤踐行“一直堅定、一點輕快”驚嘆號精神,以最飽滿的面貌服務冬奧會;作為冬奧會志願者,潘昊坤更會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融入到服務中去,實現“冬奧有我,請祖國放心!”(圖片由北京科技大學提供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