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新生涯田園:讓生涯教育,成為高中生標配

來源: | 作者: | 時間: 2021-12-30 | 責編: 羅天林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進一步凸顯,田園任職的某高校開展了生涯規劃課程。彼時,田園在學校學生處工作,負責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等,她系統地接受了生涯規劃培訓,參與了相關課程設計,並投身一線教學中。

然而,生涯課堂上,田園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同學接受完生涯規劃理念後,想轉專業,可是已經錯過了機會。”對於已經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説,能通過生涯規劃發力的點有限,只能基於學生目前的大學和專業,幫助他更好適應學習狀態,為後續升學或職業發展做準備。“久而久之,相比完整的生涯規劃,針對性更強的就業指導課更吸引大學生關注和學習。”

這段經歷,讓中國網教育升學規劃副理事長、新生涯創始人田園深刻認識到,生涯規劃應越早介入越好,特別是高中階段,對學生的價值觀塑造尤為關鍵,為此,她開始把研究的對象瞄準到高中生群體。

新群體需要新方法:打磨高中生專屬生涯課程

生涯規劃從大學下沉到高中,不是單純將理論換個對象去應用就可以的。

田園認為,相較于大學生群體,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最顯著特點,是他們需要面對更為複雜的不確定性。高中生的選擇更寬泛,可能性也更多;去哪一座城市發展、讀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從事什麼職業……這也意味著,生涯規劃在高中階段中能發揮的作用也就更大。

大學和高中的課程形式也不同,前者通常是二三百人的“混班”大課堂,有一個半小時以上的課時,內容更偏向知識的單向傳授;而高中課時需要控制在45分鐘左右,面對的是50人左右的行政班。她回憶起剛開始從事高中生涯教育時的場景:由於高中裏生涯規劃不是必修課,也不能用直觀的方式提高成績,備考時間本就緊張,如何讓學生願意投入到生涯規劃學習中?如何更高效利用好45分鐘?田園在課程內容和形式上都進行了大幅度調整,重新設計了大量視頻、遊戲互動、生涯活動等元素。“我們當時的生涯課程打磨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反覆上了兩三輪才能把生涯課給開起來。”

鋻於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也不一樣,田園又帶領團隊為中學生涯規劃課程自主研發了配套的教材、教案、教具,讓學生能更快上手,用生涯規劃理念賦能高中學習,在45分鐘的課堂之外,還能有更多拓展類知識的學習和收穫。

新高考召喚新生涯:做校內教育的補充者

“迷茫!”這是很多中學剛開始實施生涯教育時最大的感受,也是最大的障礙。“一開始,大家對生涯規劃的概念認知還比較簡單,覺得就是給老師做個培訓,或者做個講座。”但田園強調,生涯規劃不是一場講座或一次志願填報這種單點式的,“它其實是一個面,貫穿整個高中三年,滲透到學生選科、學業規劃、學習力提升、升學策略、家庭教育等各個維度,不僅面對學生,也面向老師和家長。”生涯規劃既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理念,同時也是一套通過多種具體形式去實際落地的“組合拳”。田園把其稱之為中學生涯規劃教育一體化解決方案。

田園介紹,新生涯一體化解決方案覆蓋了六大模組。一,學校生涯師資的打造,要做好校內外角色的配合,“要明白不是我們為學生做長期的生涯規劃,而是學校老師系統學習後,去開展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二,結合學校實際,為學校設計生涯規劃課堂。三,通過開展生涯研學等形式,增加學生生涯體驗感,“生涯不是理論教學,一定是體驗式的。要讓孩子真正走進實驗室,走進大學,走近崗位,才能真正了解行業、職業的資訊。”四,搭建生涯雲平臺,學校的生涯管理、學生生涯檔案記錄、個性測評、大學及專業數據、線上生涯指導等,都借助雲平臺完成。五,一對一生涯指導,針對學生個性化的生涯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生涯規劃建議。六,生涯指導中心的規劃建設,基於學校日常生涯教育和教學實際情況,打造生涯實踐基地,讓生涯教育能夠沉澱為中學的校本課程特色。

“不能喧賓奪主”,在為學校設計生涯規劃方案時,田園一直秉持這個原則。“教育的主陣地一定在校內,作為生涯一體化服務的提供者,我們則是雪中送炭或錦上添花,通過生涯滲透的形式為學校解決日常教學中面臨的困惑和問題。”基於這樣的原則,田園在推動業務落地時也更能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每一所學校的特性,因地制宜,成為校內教育的補充者,而不是干涉者。

新形勢催生新發展:生涯規劃進入2.0階段

“誤解”,是新生涯早期經常會面臨的境遇,彼時生涯規劃的理念還不夠普及,“很多學校以為我們就是開講座或做志願填報的,覺得做好教學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的指導。”2020年,新高考在山東第一年落地,曾經拒絕過田園的高中校長打來了電話。因為對新高考改革沒有充分的認知和理解,學生成績和預想的結果有了明顯偏差,校長不明白,為什麼平時沒少下功夫,結果卻不盡人意?

田園了解完學校實際情況後,指出學校選科班級設置混亂、學生管理和教師資源分散、沒有發揮出自身教學的強勢方面、沒有提前規劃多元升學路徑等痛點。繼而根據這些痛點做出針對性調整,對學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規劃,設計搭建優勢的選科組合,分析梳理新的升學數據和策略……完整的科學分析和系統的規劃介入後,學校教學成績有了明顯改觀,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的整體狀態有了明顯的改善:學生的目標感增強,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提高;生涯規劃普及後受益的不僅學生,接受生涯規劃培訓的老師對自己的教學生涯也有了新的思考,價值感和幸福感明顯提升,經常主動就班級內學生的生涯問題和田園溝通,教師生涯意識的進步,也使得校內、校外形成了一種良性的互動。

隨著新高考的全面推進,一種“全新的、多元的、過程性”評價體系正在構建,田園意識到,屬於生涯規劃的新時代到來了,這讓她更加堅信了生涯教育的意義,她認為,生涯教育應該成為每一個中學生的標配。讓她感到慶倖的是,隨著生涯規劃理念的普及,不少地方已將生涯教育寫進本省的“十四五”時期教育規劃中,特別提及,鼓勵高中利用高校、企業等資源加強學生生涯發展指導。

現在,新生涯因誤解被拒之門外的情況已經很少了,對於現在的高中來説,生涯規劃已經不是新的概念,越來越多的生涯服務機構入場,在田園看來,生涯規劃已經進入了2.0階段。這個階段的生涯規劃服務不再單純提供師資培訓或者生涯工具,而是要打造校本特色。“生涯規劃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模式,不同學校有自己的側重點,開展形式也不一樣。城市或鄉鎮的、普通考生或藝術類,每個學校的需求點不一樣,要拋開模式化的服務,找到其校本化的特色。”

特色化之外的另一個趨勢就是深度化。一些走在生涯教育前列的學校已經不滿足於本校實踐,還希望以課題形式將其生涯教育實踐凝結為理論成果。

田園認為,未來生涯規劃的發展將會向前置化、普及化、科技化、專業化、全面化5個方面展開。高中普及之後,生涯規劃向初中、小學前置的趨勢並不遙遠;生涯規劃理念不是陽春白雪,而是要賦能給所有學子;基於網際網路科技的生涯規劃平臺會越來越智慧;從事生涯規劃的人也一定要有更精專的業務能力、更全面的知識涉獵度。

因此,田園進一步分析稱,不同於高考志願填報基於規劃師的經驗主義,生涯規劃要解決的問題、所涉及的領域會越來越寬泛,個人工作室形式很難全面兼顧 “未來生涯規劃服務的提供方,將會越來越依賴於專業化、精細化的團隊協作。”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