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推廣應用優秀教學成果 助力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召開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12-30 | 責編: 羅天林


為充分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的示範引領作用,構建高品質教育體系,2020年12月,教育部啟動了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並確定了60個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按照“自主、自願”原則,各示範區在兩屆評選結果中共選擇了74項成果開展應用工作。一年來,示範區的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取得了哪些好的經驗?

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主會場

2021年12月28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北京召開“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和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作為成果持有方代表,江蘇省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戴興海和四川省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何榮作為示範區代表,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和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朱衛國作為專家代表,展示交流推廣應用工作的現實路徑及深入思考。來自32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代表、60個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和相關學校人員、74項成果持有方代表、部分省級教育學會代表共10萬餘人參加會議。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 呂玉剛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強調,要從思想上重視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雙減’背景下,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非常必要,而且更加迫切”。“雙減”政策實施後,校外培訓得到有效遏制,迫切需要發揮好學校的教育功能,校內實現應教儘教、學生學足學好,要發揮推廣應用先進教學成果的積極作用,改造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呂玉剛充分肯定了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取得的效果。“總體上看,一年來,各地紮實開展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推廣應用模式及路徑,促進、支撐了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整體工作初見成效。”

服務重點工作成效顯著

成果應用轉化是教科研生態上不可缺少的一環,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是一項創新性強、規模大、主體多、範圍廣的實踐研究和行動計劃。以往,大家高度重視教學成果的培育、凝練和評審,相對忽視成果推廣應用和轉化,在推廣應用和轉化落實上缺少經驗。通過一年的工作,社會各界對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關注度和認可度逐漸提高。2021年是“雙減”元年,各成果持有方將推廣應用與“雙減”工作、與日常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有機融合,聚焦和服務“雙減”“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成效顯著。

王月芬介紹説,作業成果推廣團隊以落實“雙減”政策為導向,基於23個示範區的需求,開展“義務教育高品質基礎性作業建設”項目研究,將作業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深化、細化與轉化,把成果推廣應用與“雙減”工作、與自身教學改革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了全國性的作業研究合作共同體,為示範區提供了諸多可供參考和借鑒的經驗和做法,有效地促進了“雙減”政策的落實。何榮在發言中提到,四川省成都市示範區在應用王月芬團隊成果中不斷融合創新,形成了“成都版作業指南1234” 。其中,“1”即一個宗旨:立德樹人、減負提質;“2” 即兩個抓手:科學合理設計作業、精準高效實施作業;“3” 即三大特色:基於課程視域凸顯素養導向、立足單元統整樹立系統觀念、借助典型案例強化示範引領;“4” 即四級聯動:市級指導、區縣研討、學校細化、教師實施。該《指南》有力地提升了全市教師的作業設計和實施能力,開創作業建設新格局。

在鄉村振興和教育扶貧方面,通過成果輸入、培訓、教研、研討等形式,充分使用成果方和示範區的專家資源,幫扶貧困地區教育,提升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的社會效益。貴州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呂傳漢教授及其團隊在推廣“中小學數學‘情境-問題’教學”成果中,拓展“情境-問題”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為教師提供定制化的課題教學和寫作指導,整體提升示範區教師的教育教學水準和專業素養。蘭州大學“同動同靜複式教學”成果開創多種研修模式,逐步形成功能表式培訓的“蘭大模式”,並通過駐校陪伴、雲端課堂、虛擬合作、以研助教等途徑,為提升邊遠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品質找到了新路子。

一年來,成果持有方與示範區秉持“共同體”的理念,聚焦重點工作,建立平等、開放、共用、互助的創新發展平臺,建立常態化協調溝通機制,堅持成果共用、任務共擔、課題共研、教師共培、學生共育,目標一致,同向而行。朱衛國建議各示範區,要整體謀劃形成“一盤棋”,多方合作擰成“一股繩”,分步實施心有“一本賬”,落實責任大家“一塊兒幹”,加強經費保障撐起“一把傘”,共同推進成果推廣應用工作高效開展。

探索成果推廣模式及“本土化”應用路徑

在整個成果推廣應用的鏈條中,成果的推廣方和應用方是核心主體。對成果推廣方來説,優秀教學成果是長期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經驗的總結,具有鮮明的原創性、開放性和本土性,在推廣應用過程中要根據示範區的實際情況實現“二次轉化”;對應用方來説,優秀教學成果的選擇和應用均立足於本土教育實踐需求,目的是促進示範區教育內涵式發展。在工作過程中,雙方通力協作,組成學習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積極探索國家教學成果的推廣模式和“本土化”落地應用路徑,讓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真正助力區域教育高品質發展。

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羅濱

羅濱介紹説,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成果推廣團隊以“金色成長”成果推廣研修課程的建設與實施為思路整體推進工作,聚焦區域教改核心問題,規範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流程,創新工作機制,將成果實踐經驗轉化為模組化、系列化、可選擇的示範區研修課程,採用豐富靈活的研修方式,分“三年四階段”啟動並推進“C-G-S(College-Government-School)”雙主體精準教學行動計劃,有效提升了示範區的教研水準和教師素養。戴興海在發言中提到,江蘇省南京市示範區將成果推廣應用工作視為本市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增長極”,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確立創生型推廣應用價值取向,構建友好型推廣應用工作體系,推動“學-用-創”教改行動,提煉總結了“推廣階段結構化”“經典課程普適化”“推廣方式立體化”的區域教育成果推廣範式,為全市域教學改革搭建更為開放的“朋友圈”,探尋一條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路徑。

在這項工作中,作為組織方,中國教育學會積極作為,紮實落實各項工作,組織74項教學成果持有方和全國60個示範區探索教學成果大面積轉化應用的實踐路徑,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育生産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地方教育學會著眼于成果持有方和示範區的實際需求,也組織和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年來,74項優秀教學成果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在全國60個示範區紮下根來,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各地努力將成果應用工作與區域教育整體發展結合起來,與教育政策落地結合起來,促進了教科研和教師隊伍水準提升,推動教育內涵發展。“真正的研究並不是‘大題小做’而是‘小題大做’‘小題深做’”。尹後慶勉勵各成果持有方和示範區從實際問題和情境出發,不斷學習、不斷實踐、隨時反思、不斷修正,積小智成大智。

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呂玉剛要求,地方和學校要繼續做好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一是完善常態化交流機制,進一步凝練典型經驗,要積極借鑒優秀經驗做法,建立有效對接機制,強化線上線下常態化的溝通交流,積極舉辦區域性交流活動,加強區域性學校聯盟、學校合作共同體等方面的建設。二是加強針對性專業指導。組織專家深入學校調研,尋找難點,發掘亮點,激發生長點,針對不同學校特點創設不同的推廣方案,進一步促進成果應用本土化落地應用。三是開展過程性工作評估。組建常態化指導、督導專家團隊,定期開展調研、指導、督導活動,展示成果推廣應用轉化成效。四是加大典型性經驗宣傳。指導各示範區加強對典型經驗做法、優秀團隊教師、顯著工作成效等宣傳報道,激發基礎教育戰線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提高育人品質。

“基礎教育工作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情懷,做好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持續深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基礎教育品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以更好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呂玉剛説。

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學會和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秘書長楊銀付主持會議,北京市海澱區委教工委副書記、海澱區教委主任王方參加會議並致辭。

北京市海澱區委教工委副書記、海澱區教委主任王方致辭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