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中國故事丨張鳳瑛:給孩子一片森林,像山鷹一樣飛往山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左希 | 時間: 2021-12-15 | 責編: 羅天林

總有一條河流,一片茂林,能穿越時間。河流柔軟又堅定地朝向某個終點奔涌,它所經過的土地,水草豐茂,森林繁盛,向上看,有翱翔的鷹往更高遠處飛過。

在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張鳳瑛心裏,好的教育是由一條大河所滋養的茂林,不同的生命個體在其間自主生長,相互依存,相互賦能,相互成就,每一個生命都可以找尋到其意義和價值。

森林、河水、種子和飛鳥

1979年,作為恢復高考後的首屆大學畢業生,張鳳瑛剛滿20歲。在那個光影斑駁的初秋,張鳳瑛乘坐著搖搖晃晃的綠皮火車,伴隨著一路轟鳴聲,駛向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伊圖裏河車站,趕上每天僅一趟的林廠公交車,進入大興安嶺腹地的伊圖裏河林業機械廠子弟學校任教。

這一年,年輕的黨員張鳳瑛成為了一名物理老師。

蒙語裏的伊圖裏河是“一條清澈透明、水準如鏡的大河”。在伊圖裏河的兩年,時光以一種積極浪漫的姿態,將那裏悠長的河流和蔓延的森林一起印在了張鳳瑛的記憶深處。

在那裏,能聽見大自然的很多聲音,聽到滿山參天大樹被風吹過的沙沙聲,聽到小河流水的嘩嘩聲,聽到務林人進山採伐的號子聲……

“老師們和機械廠職工住同一個大院,下班後的人們熱氣騰騰的切菜、做飯、織毛衣、唱紅歌,處處充滿了生活氣息。”與機械廠的職工不同,張鳳瑛在知識的大河裏,找到了另一種“熱氣升騰”: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的青年教師講課,她都會去聽;一有空余,就大段大段背誦唐詩宋詞;物理、數學、英語,各學科的課本都拿過來研究。

當地一名職工大姐在若干年後回憶起張鳳瑛,仍能記得她眉毛彎彎,扎一條烏黑油亮的大辮子,整個人像伊圖裏河畔筆直的松枝,每一天都在長個兒。

1981年,22歲的張鳳瑛調入內蒙古牙克石林業四中。從一名刻苦樂觀的青年教師成為引領當地教育的校長,這次的紮根,張鳳瑛用了16年。

大興安嶺的紅松無論遇到寒冷、乾旱,都能毅立向上。牙克石林業四中的同事至今還能回憶起張鳳瑛帶著不到一週歲的兒子,邊聽錄音機邊自學成人高考文科科目的場景。“從牙克石到哈爾濱考試,要坐12個小時的硬座火車。那年作文考試的題目是《論毅力》,這個題目太適合我作答了。”1988年,張鳳瑛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學本科學習,隨後邊工作邊學習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課程。在學習這件事上,張鳳瑛從不給自己設限。

1997年,青島人才引進政策讓張鳳瑛像一粒種子,飛出大興安嶺,落到膠東的土地上。從青島二中的一名物理老師,到引人矚目的島城名校長,這一次的躬身入局,張鳳瑛又用了18年。

2014年,張鳳瑛收到了青島大學附屬中學的聘任函,成為這所民辦學校的校長兼黨總支書記。這一次,張鳳瑛如那條清澈透明、水準如鏡的河,奔涌進這片新的土壤裏。

越長越高的紅杉,根與根相連

進入青大附中,張鳳瑛首先關注的是學校的文化土壤。沒有圖景的學校走不遠。這就好比要培育出一片繁茂樹林,只盯著一顆顆樹木是不夠的,一定要回到地面上來思考,從土壤開始找問題。

缺乏共識,就形不成向上的合力;沒有對個體的賞識和尊重,就難以締造出良好的關係;沒有順暢的機制,就不會有正反饋疊加的涌現。張鳳瑛為教師們畫下了這樣一幅圖景:教育是純生態、去功利、致良知的,教育要用其豐富性去應對個體的多樣性,承認不同、尊重差異,包容、悅納每個生命個體,引領、幫助、促進每個生命的成長與進步。

形成了這個目標,就找到了組織進化的線索,接下來就是制定“導遊圖”了。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學校的根本目標是塑造人格,那麼,就從“人”入手。而這其中,理解教師又是決定教育品質的核心角色。張鳳瑛決心幫助老師們從時間中解放出來,在喧囂中安靜下來。

教師需要想像力,去想像我們所教的學生將來會走到哪去?他的人生目標在什麼地方,我們應該帶著他走到哪個臺階、哪個山頂、哪處風景?

上任伊始,張鳳瑛邀請學校老師一起,共同制定出《教師隊伍建設發展三年規劃》,將學校的人才培育個性化、梯隊化。施行“長板先行、短板增值、間隙無縫”的培養策略,讓有能量的教師率先被看見,被認同,去領跑。

很快地,青大附中成立了青年教師成長團隊,確立了《教師專業發展三年規劃》,提供明確的可操作的行為指導,使教師理解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教,幫助教師依靠專業能力確立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與作用,並以角色和專業行為對學校、同事、學生負責。學校隨後樹立的“啟航、助航、領航”教師成長三航工程,給了老師們新一輪向上的拉力。

如果説,過去學校發展中的一些問題,用制度解決不了,用情感也解決不了,那麼,問題往往在結構。張鳳瑛鐵了心要給到老師、學生更多自由空間,他們體驗得更多,發展得更多,內化得更多,就更能形成好的教育教學。如何在學校當中營造良好的關係,放大社群的力量,建立更多自組織,讓他們自行生長,是那個時候的張鳳瑛每天思考最多的問題。

學校打破了以往以班級、學階為單元的協作機制,形成縱向學階銜接和橫向學科綜合,推行項目式管理,科技創新指導中心、藝術素養指導中心、體育健康指導中心、社會實踐指導中心等八大中心遍地開花,在實戰中,鍛鍊和培養老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系統思維、過程思維、全局思維。

一名好老師離不開學校、個人、學生、學生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塑造。每個學期末,青大附中的老師都會收集到來自學生、家庭、同事的他人評價,按照十八項指標進行民主投票,這些多方面的建議也讓老師們從一開始的惴惴不安到後來的欣然接受,悄悄地改變並塑造著教師的專業行為,學校的滿意度調查常年維持在97%以上,周邊的師生關係和諧了,家校關係抵達了更高的效能,工作環境也就越來越融洽。

學校逐漸濃縮形成了“始於尊重、立於共生、達于和合”的十二字行為價值觀,凝結出“成全”教育思想,形成“教天地之事,育生命自覺”的教育理念。通過保障教師待遇、權利使教師建立職業尊嚴,提供專業發展機會,建設成長型組織。

“校之心在順人心,師之和在辦實事。”除了塑造良好的專業協作關係,在生活中讓教師們感到溫暖也要具備十分誠意。張鳳瑛從一個個小細節去幫助老師解決後顧之憂,比如,她觀察到,很多為人父母的中青年教師,往往在送娃上學和帶學生早讀之間陷入兩難,張鳳瑛説服了學校餐廳,請他們開放面向教師家庭的經濟早餐,老師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到校用早餐,節約時間和精力。這樣的小問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老師們的精神面貌也越來越積極。

就是這樣,最大程度上保護老師,讓老師能最大程度和孩子在一起,研究孩子的成長,研究每一天發生在他身邊的教學。

在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層面,張鳳瑛敢為天下先。2015年,青大附中已經開始了數字化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進行基於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在這期間,老師們的教技水準持續增強。不僅如此,學校邀請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技術外腦,常年跟蹤,第一時間為師生們提供技術支援,解決技術難題。去年新冠疫情發生時,學校的技術平臺承擔了62個班級同時上直播課,線上授課保持了高水準,老師們很快地適應了疫情帶來的變化。

有了這些,張鳳瑛認為還不夠。曾經滋養過她的莽莽林海啟發著她:紅杉的成長,必定是一大片紅杉林。它們一株接著一株,根與根密密相連,最大的風,也無法搖動它們。

學校“紅杉獎”是設立給教師們的專項榮譽,年級與年級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針對實際問題展開協作研究,在實戰中探討,從教、學、研、思四個方面解決問題,給老師以職業認同和幸福感。

以“問題”為驅動,以解決教學中的真實問題為目標,按照教師的行為脈絡組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從而調動起一切可能的資源與方式,實現自我與他人的成長。骨幹教師先行課、新教師亮相課、同課異構、德育精品課、優質課、示範課和研討課,層層疊疊,生成了區域範圍內的樣本課程和典型案例,獲得多項殊榮。

張鳳瑛始終相信,學校行為的根本意義,不是培養、引進甚至留住名師,而是讓土壤變得適合每一位教師生長,讓每一位生長著的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目標盯住事,標準帶動人,任務含責權,評價多階梯。”青大附中建立起一支有內驅力、研究力、精神力、進取力、抗挫力、品格力的高效師資團隊。此時的學校,群山林立,群鳥各得其所;山山串聯,生態功能日趨完整。

給山鷹飛往遠山的信念

張鳳瑛的辦公室裏陳列的都是與學生們的合影。隨便看向哪一張,她都能如數家珍:“這名同學叫宋佳霖,在校時擔任校模聯秘書長,小夥子是頭腦奧林匹克歐錦賽冠軍;朱嘉誠,是位‘小作家’,他寫得《燕子》、《麥島賦》我都認真讀過;小姑娘叫孫曉暢,資訊學奧賽拿回了一等獎;這是尉巍,曾在維也納的舒伯特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中獲獎,比賽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初三時去海外讀音樂院校,出國前特意來和我擁抱、道別。看著孩子們一個個離開,飛往更遠的地方,有些不捨,卻也充滿幸福感。”

基礎教育就是要打基礎,“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初中三年,一旦能幫助孩子找到天賦和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展現出大人難以相信的成長品質和自驅力。

閱讀和鍛鍊是張鳳瑛最希望孩子們持之以恒做的事情。在現如今的青大附中,老師針對學生以及學生們的相互評價,學業成績只佔40%,其餘的60%包括了日常的規範、閱讀、勞動、鍛鍊、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

初中階段的發育發展,是矛盾最集中的一個時期,生理、心理、思維認知都是一個關鍵巨變期。學校提出了要在同學間開展“同窗六比”,即思想上比進步,學習上比刻苦,知識上比豐富,生活上比儉樸,交往上比互助,目標上比高度。

學校不只是知識開始的地方,更加是行為開始的地方。知識的傳承與創造的同時,人與人的關係開始産生,互為主體,互為客體,不同思維模式通過事實、問題、目標産生交流、協同、融合、生長。

張鳳瑛明白,學生們需要去和一個更開闊的世界聯繫在一起,保持和他人的對話,並在對話中展開反思。不然,當孩子走出學校後,會發現他的知識體系過時了,不僅不能支援他應對現實世界,反而會對他真實地認知世界、真實地解決問題造成禁錮與遮蔽,他就不能真實地生活、真實地創造。

她通過一系列措施,想盡辦法給學生的課餘時間充分“留白”。在她的主張下,學校將休息時間和自習時間交還學生,教師不允許隨便進教室講課,更不能拖堂加課;不上晚自習,學生放學後自主安排;每天早晨留十五分鐘給師生誦讀詩詞經典;增設社團,由學生進行民主管理。

2019年,學校“山鷹科學院”揭牌成立。張鳳瑛説,決心成立“山鷹科學院”,就是希望學生長淩雲之志,勇敢地去實現自我突破。

打開“山鷹科學院”的導師名錄,裏面有:國際歐亞科學院李乃勝院士、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徐星、中國首位天文學卡爾·薩根獎獲得者鄭永春、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天文與天體物理領域專家組首席科學家張雙南、北斗女神徐穎、清華大學航空航太學院教授王兆魁、國防科技大學衛星專家蔡洪、長征火箭設計師錢航、蛟龍號南海航段深潛首席科學家李新正、中國高速列車設計師林鵬、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白瑞雪、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徐興永、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太員大隊英雄航太員王亞平……這些位享譽國內外的科學家,走進青大附中,站上“山鷹科學院”的講臺,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的同時,帶來他們的成長故事,激勵著年輕人。

張鳳瑛説:“所謂仰望星空,就是要讓孩子看見‘星辰’並不遙遠。當一位位鮮活的、立體的科學精英站到他們面前,講述那些動人故事的時候,學生們會由衷地發出讚嘆,他們當中會有更多人想要成為那樣的傑出者。”

2021年6月17日,酒泉航太發射中心問天閣舉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出征儀式,張鳳瑛帶領她的16名熱愛航太科學的學生,在現場目送航太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為國出征。

在文昌航太科普中心,青大附中的學生與“火星叔叔”鄭永春面對面,近距離觀測長征五號發射歷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前夕,英雄航太員王亞平和零號指揮員吳華,向青大附中的學子發出邀約:努力成才,報效祖國,共赴航太強國夢……

生生不息,依然去愛。這樣激動人心的故事,在青島大學附屬中學裏每天都在上演:上天、入地、下海、縱橫蒼穹、探尋地球生物基因……那些振動起翅膀的雛鷹,在一次次練習中,學會了飛翔。

青大附中有110名同學獲得國家專利,其中國際獎項76個,國家級獎項390個,省級獎項218個。4名同學獲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9名同學獲得“全國宋慶齡科技發明創新獎”,22名同學獲得“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累計2495人次獲得各級各類科技比賽獎項。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有這樣的嗟嘆:現在已經到了時候,我們應該有一所所不平凡的學校,一個個村子應該是一座座大學,學生們寄宿於此,在康科德的天空下接受教育,請一位阿伯拉爾來講學,讓一切有學問的社團來與我們分享。

唯真,能接受時間的磨礪和檢驗

時間像一趟永不回頭的列車,載著人們一路向前。張鳳瑛常在夢裏回到那片原野,一次次按下磁帶的播放鍵,樹苗從一垅垅土裏扎出來,越長越高。

“時間是一切的驗金石,如果一所中學只能看到一個孩子要面臨的中考、高考,看不到他數年或數十年之後樣子,這樣的教育就是偽教育。”懷揣做真教育的信念,張鳳瑛將關注點放在“連結”上,去達成學校與學校之間的連結,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連結,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連結。

坐想都是問題,起行才是答案。每個秋季學期,青大附中都要舉辦教育年會,為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會敞開大門,産生各方面思想碰撞的火花,促成周圍人成為變革的積極行動者。

2020年12月,學校以“求真知·做真人·教育唯真——以仁愛之心探尋教育真諦”為主題,採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邀請25萬人次參與,70多名老師走上講臺分享觀點,七場素質教育成果展,七個開放的教育論壇,六節高品質展示課,五大主題研討會下來,青大附中的教育年會成了島城名副其實的“教育頂流”。

近10萬家庭線上觀摩了青大附中的公開課:初一綜合實踐課《我是服裝設計師》、初一美術課《色彩的魅力》、初二物理課《眼睛和眼鏡》、初二地理課《青藏地區》、初三整本書閱讀課《讀水滸論英雄》、初三主題班會課《我的人生我做主》,將課堂的最大魅力還原給更多人讀懂。

學校五年前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設立了工作站,定期為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家訪服務和免費諮詢服務。自主開發了生涯規劃校本教材《為青春期護航》、《我的未來我做主》。學校每年舉辦的“家長節”、“涵泳讀書會”,由家長和教育專家分享家風故事,表演情景劇,讓教育理解相互傳達。

走進青大附中,總會被師生們臉上呈現出的一股昂揚、朝氣的“大唐氣象”所感染到。學校管樂團、民樂團屢次登上國際舞臺;“大愛尚美”系列校園文化藝術節為師生們的書法、繪畫、篆刻、舞蹈、器樂、朗誦特長提供展示;“燕鷗劇社”全英文公演話劇《我不完美》,牽動數千觀摩家庭自主發起“為何我看見不完美孩子”的社會化討論;社團嘉年華、模擬上合峰會、莎士比亞戲劇社……豐富多彩的社團生活,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找到各自的天賦所在。

市民們見證更多的是青大附中的“潔之隊”公益社團。過去五年的200多個週末,人們每每能看見身著隊服、佩戴隊標的“潔之少年”,活躍在大街小巷、旅遊景區、公園商圈,清理市容,宣傳環保,以切身行動改善週遭社區。

學校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加強校際互動交流指導,派出幹部教師到貴州、雲南、平度等地支教送教,先後與平度雲山中學、酒泉東風中學、雲南單甲中學等達成跨區域幫扶結對。

“給予每個學生適合的教育,讓每一個生命精彩綻放,這就是教育的本真。”張鳳瑛説,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教育始終要主張一個“真”字,教育要歸正,而它的真道路,就是堅定地選擇培養完整生命成長和可持續終身學習的下一代。

好的校長,手裏有一把種子,心裏有一方沃土。現代人仍要像生活在原始叢林的祖先一樣,探索、冒險、尋找道路,面對意識與精神的叢林,從知識進化到各種思維方式、認知框架的迭代,對普遍而恒久的主題做出新的定義。

《五種時間》的最後寫道:如果你一直渴望有一個人能敦促你走上這條道路,能夠在誘惑襲來時拉住你不放,不許你膽怯,不許你沉淪,不許你隨波逐流,不許你就此沉睡,那麼現在,你自己就是這個人。——我還以為是那個你視為榜樣的人,當回過頭來,原來那個人,就是自己。

採訪結束後,我漫步在青大附中所在的天山路街巷,耳畔迴響起那些寫《山鷹》的句子:“青春時光為著信念掠過生命的花朵,大山裏依舊寧靜如常,一抬頭就能望見,那些用不同顏色的葛藤織成的網,小山鷹們用夜鶯的歌聲滋潤流放的心音……”(文/ 左希 圖/青島大學附屬中學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