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張梅玲:孩子的“空心病”來源於生命教育的缺乏

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作者: 葉雨婷 | 時間: 2021-12-14 | 責編: 曾瑞鑫

從健康寶寶到快樂兒童,從陽光少年到活力青少年,最終到有志青年,這樣的道路可能是一個孩子最理想的成長軌跡。很多家長也在努力讓孩子處在這樣的軌跡中。

然而,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找到正確的養育方式。在近日舉辦的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上,著名心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梅玲就孩子成長中家長的種種誤區進行了分析和指正。

“孩子的‘空心病’來源於生命教育的缺乏”

今年3月,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編寫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檢出率為17.2%。

“在這份調查中,不少被調查青少年覺得生活沒有意思。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他在生活中沒有感到一種熱愛,他不知道生命來得不容易,不知道要珍惜生命,保護生命,最後超越生命,做更好的自己。”張梅玲説。

張梅玲表示,“我經常説爸爸媽媽跟孩子過生日不要單單買禮物,吃蛋糕,應該跟孩子説一説幾年前的今天,為了你來到世上,媽媽在産房裏、爸爸在外面的焦急,為了小生命的來到,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小生命的來到也給家裏帶來了很多幸福,很多快樂。父母也要跟孩子説一説那些年刻骨銘心的付出,通過這樣的生命教育讓孩子珍惜生命,保護生命。”

“不要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愛孩子,首先要接納孩子。”

面對孩子的第一次撒謊,青春期的第一次叛逆,家長該怎麼辦?張梅玲認為,爸爸媽媽不要以愛的名義來傷害孩子,要接納孩子的全部,就包括他們犯的錯誤。要尊重孩子,要給孩子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成長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錯,錯誤是孩子的成長,但關鍵是家長能不能接納孩子的錯。”

“小朋友4歲左右開始撒謊了。撒謊的行為意味著孩子長大了,有了是非觀念才有了撒謊的行為。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逆反,其實我們更應該為青春期喝彩,為什麼?因為到了青春期,孩子才是真的長大了,他的獨立性更大了。孩子的社會化進程起了質的變化,這是人生路上重大的變化。家長愛孩子,應該看到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的問題,都有閃光的一面。”張梅玲説。

如何教會孩子認識自我,管理自我?

張梅玲表示,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養,最關鍵的是要認識自我,管理自我。

“心理健康是一種心理平衡,心理平衡簡單來説此時此刻你是誰?你的行為像誰就是平衡,不像就是不平衡。”張梅玲表示,家長們要引導孩子認識自我,第一個層面是認識到“我是誰”,第二個層面是“我想做什麼”,第三個層面是“我為什麼要做”,第四個層面是“我怎麼做”,第五個層面是“我做得怎麼樣”。

“經常這樣自我思考,孩子的行為會達到平衡狀態。”張梅玲説。

此外,張梅玲表示,家長還應教會孩子如何進行情緒管理,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喜怒哀樂,從而進一步找到發泄情緒的渠道。

張梅玲認為,家長常以批評的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認為孩子在“鬧”,這樣是不對的,要給予孩子釋放情緒的空間。“情緒管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認識情緒,如何管理情緒。另外,家長也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經常帶到家裏,因為情緒也會有遷移的,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