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北京景山學校黨委書記張斌平談《古語金句》:在新時代深化“三個面向”的積極探索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斌平 | 時間: 2021-11-29 | 責編: 羅天林

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文出版社和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的“傳承優秀文化·塑造中國形象”學術研討會暨《古語金句》新書發佈會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功舉辦。北京景山學校黨委書記張斌平老師作為校長代表出席了研討會,從教育工作者的視角,發表了對《古語金句》一書的看法。以下為張斌平老師的發言:

各位專家、朋友,大家下午好!

傳承優秀文化,塑造中國形象,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不敢妄言。我僅針對《古語金句》這本書,談一點個人看法。

第一,從歷史傳承來看,《古語金句》這本書特別契合中國傳統教育的特點。中國古代蒙學教育的經典傳承方式,就是短語金句式。從《論語》一直到後來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學經典,都是由篇幅短小的經典組成的。《古語金句》這本書,將古代的金句進行彙編,並且進行中英雙語闡釋,面向世界來傳承和傳播中國文化的經典,我想這是對古代傳統蒙學教育方式的傳承。正是因為口耳相傳的短句式蒙學,億萬人才能把中華傳統文化和精神內化於心。我們經常説“禮失而求諸野”,鄉村的廣大群眾恰恰是受到這樣的通俗教育,才産生了崇高的道德感。中國人真正的道德力量是這樣被激發和昇華的。因此,我覺得類似《古語金句》這樣的傳承和傳播方式,是值得我們再挖掘和弘揚的。

第二,《古語金句》視野開闊。我第一次見到用中英對照的這種方式來傳播中華經典。之前我也看過英文版的一些中文著作等,但過於學術且篇幅長,我很難讀下去。我想《古語金句》不會讓讀者有這種感覺。

眾所週知,“三個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鄧小平同志給北京景山學校的題詞。非常有緣分的是,在研討會上碰到了《古語金句》這本書的總顧問、新航道的董事長胡敏教授,他説新航道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因為一本紀念鄧小平“三個面向”題詞的文集叫《開闢中國教育的新航道》。這樣的淵源説明瞭什麼?説明瞭我們大家共同的心願。

北京景山學校是由中央宣傳部創建的一所專門進行城市中小學教育改革的試驗學校,迄今為止,依然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的學校。作為教改實驗學校,學校承擔了很多教學改革、教育改革的相關工作。80年代的時候,因為景山學校的教改成果突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支援!

作為一代偉人,鄧小平同志對教育問題非常關注和重視!我們會發現,他有一些教育談話,卻很少有過長篇的專門教育論述。“三個面向”可算是他對教育工作指導思想的精闢概括,集中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張、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這也是北京景山學校將近40年高舉的旗幟!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覺得在新時代要深化“三個面向”的思想。

在新時代,《古語金句》這本書能教會讀者如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本書真的是在提示我們,在當下的中國,文化教育要為開放的中國塑形象,不為封閉保守做幫兇;要為富強的中國樹自信,不為崇洋媚外做注腳。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本書所傳達的理念以及它背後所反映的價值取向,都有重要意義。

第三,我覺得這本書充分體現了以美化人。任何一個文化産品,如果都把美育放在最深厚、最磅薄的地位,它一定是容易打動人的。大家認為我們的教育品質還不夠高,其實最重要的不足就是美的教育不夠。我的理解是,美育的最高的境界或者説最大的動力,就是讓所有受教育的人覺得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只有這樣,受教育的人才有繼續奮鬥、繼續生活的動力。而因為美育的不足,才導致了我們在體育、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局限。所以我們講五育並舉,它不是並列的,是有層次的。

《古語金句》所體現出的以美育人,四美合一是我特別認可和讚賞的。因為漢語不只是一種文字,它更是一種藝術,漢字的溫度和力度源於使用漢字的中國人的性情和精神力量。書中配上了書法作品,意味著、蘊含了人的形象。古語金句的每句話,其背後可能都有一個人物形象,甚至都有若干個人物形象。

第四,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它對青少年教育的價值。過去有一段時間,我也跟很多人一樣,不認可碎片化閱讀,我也認為碎片化閱讀是不好的。但現在反過來想,碎片化閱讀其實是青少年學習的一個必經階段和必由之路。想要孩子們理解經典,並傳承經典,一定需要通過這種短小精悍式的學習方式來激發他的興趣,來讓他得到啟迪。

所以,《古語金句》這本書,不止成人可以讀,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也都可以讀。可能是這些年參與中小學教材、課程標準研製的原因,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像不像是一本教材,可不可以作為一本教材。我感覺它能夠做一本教材,因為裏邊的內容太經典了,每一句話、每一個出處、每一句英文譯文,可能都需要老師帶著學生去解讀、去研究、去挖掘,才能讓學生們感悟到這個句子背後的溫度,這個句子背後的力量,這個句子對人的觸動。如果沒有這種教學的挖掘過程,只是作為一般的讀物,它的價值就降低了,或者説它的作用就沒有發揮出來。

北京景山學校正在圍繞“三個面向”思想建設課程群,我覺得《古語金句》可以作為我們課程群的一本教材。但是我在想,什麼樣的老師才能教這門課呢?編寫這本書的人一定是文化大家,而且他不僅精通中國文化,還精通英語世界的文化,否則做不出現在呈現出來的效果。教這門課的老師也一樣,需要中西精深兼通,否則他就把經念歪了,念偏了。這也引發了我後續的思考,比如我們可以創辦一個基地校,專門來進行這樣一種課程的教學試點工作。

不能簡單的將這個研討會定義為一本書的發佈會,因為“傳承中國文化,塑造中國形象”不是一時一地的小事兒,而是百年的事業。我們需要奮鬥很多年,才能把一個真實的中國傳遞給全世界。不是塑造的中國,而是一個真實的中國。

這本書每一章都可以成一冊,也就是可以再進行擴充,因為漢語的金句很多,每一章都各成一本的話,這就是一整套書了。這本書可能是一個引子,一個種子,從書籍出版的角度來説,或者説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説,都還有很多可以開拓、挖掘的地方。所以我也期待這本書真的能夠變成我們傳播事業的一個里程碑。

這是我的一個感想,不當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文/北京景山學校黨委書記 張斌平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