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對話張平福:像養魚一樣養孩子——從魚缸與池塘放歸江河與大海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賀苗苗 | 時間: 2021-11-04 | 責編: 羅天林

“雙減”之前,孩子承擔過多家庭作業和學科類校外培訓學習任務,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獲取更高分數。“雙減”之後,學校和家長最擔心的可能是學生成績和分數下滑問題。當一個學校處於資源豐富的區域,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去利用這些資源,學校又該如何承擔起這份責任?

中國網教育頻道特別邀請了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校長張平福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康建朝,共同探討“雙減”背景下學校的“急救方案”。

【背景介紹】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以下簡稱“科中”)地處成都高新西區,五百強名企、高新電子資訊企業雲集。科中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優勢,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協同華為、英特爾、西門子、創意資訊等企業開展以科技教育為核心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大學教授、企業高管及工程師進入科中擔任學術導師和生涯導師,科中乾部、教師、學生定期、分批到相關企業培訓,開展生涯體驗課程,學習工匠精神,拓展師生視野。

【本期嘉賓】

張平福,中學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課程專家。第九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四川省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現任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校長。

【本期主持人】

康建朝,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中國未來學校項目核心成員,中國STEM教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員。目前研究方向主要為中芬教育比較、課程教學比較、未來學校與STEM教育創新。

話題一:如何看待“雙減”下的焦慮問題

康建朝:如何看待家長們在“雙減”下的焦慮?

張平福:我們要理解家長的擔心和焦慮。對於雙減而言,整個社會目前是眾生百相,一部分人拍手叫好,一部分人袖手旁觀,但是更多家長擔心並焦慮孩子成績會下滑。前期我們針對“雙減”做了一個家長問卷,超過70%的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發展的焦慮比“雙減”前高。其實家長沒有必要過度擔憂或手忙腳亂,孩子發展有自身的規律,家長要以長期主義視野長遠審視孩子成長和發展,著力抓好孩子適應並勝任未來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面臨當下教育大變局,“雙減”是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但不是全部,所以家長要思考兩個本質性問題:一是如何根據自己的孩子特性擬定“雙減”政策下學習和發展策略與規劃,二是如何努力提升自己,以便更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孩子發展中的困難和障礙,比如雙減之後孩子成績和分數下滑問題,需要看是學校教育教學機制問題還是家校協同問題,是教師教育教學問題還是學生自身的問題,是階段性的問題還是長期性問題,是群體性問題還是個體問題,是可控的還是不可控的,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等。

話題二:解決焦慮我們能做些什麼?

康建朝:在“雙減”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科學“減負”,提質增效,切實減輕教師及家長心理負擔,避免低效、無效、負效勞動?

張平福:首先,“雙減”政策導致教育生態發生了時空結構的變化,給學校、教師及家長很大的緊迫感和壓力感,所以首當其衝要減輕當下整個教育生態各個責任單元的心理負擔,尤其教師和家長。很多學生反而對於“雙減”非常喜歡,但學生的辨別能力、選擇能力非常有限,需要老師、家長的強力引領和引導。

其次,做好“兩個引導”。一是要合理引導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預期。多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從國家教育政策的總體畫像來看,各種各樣資質的學生具有更多發展的選擇性、多樣性和可能性。所以,家長要理性定位孩子的發展預期。二是要理性引導社會對教育的預期,尤其對學校教育的預期。“雙減”視野下,全社會應從關注關切教育走向共同參與教育。

第三,明確學生發展的責任邊界。學校要作為學生發展的主陣地,起主導作用;家庭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基地,起支撐作用;社區及社會是學生發展最重要的輔助力量,起支援作用。這三個部分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但需要劃清楚責任邊界,建構利於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的教育新生態,“雙減”才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邏輯基礎。

話題三:雙減“減不掉”的是什麼?

康建朝:“雙減”之前,孩子承擔過多家庭作業和學科類校外培訓學習任務,主要原因之一應該是為了獲取更高分數。您是如何理解“雙減”政策的?

張平福: “雙減”是為了更好地“為國育才,為黨育人”,是當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促進育人方式改革的“小切口”,是促進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具體行動,是全社會參與重構家校社協同教育生態的催化劑。

全社會需要準確理解“雙減”政策,真正達成“雙減”共識,協同建立家校社育人機制。但客觀上還存在著坐井觀天式、盲人摸象式政策理解,誤讀、誤解、誤判政策的現象屢見不鮮。“雙減”政策要求中“減什麼”界定很清晰,具有很強操作性,但“不減什麼”更需要重視。很多人熱衷於“減”之後“增什麼”(比如 “雙增”、“三增”),在“減法”之後又做 “加法”,然後大松一口氣,皆大歡喜,心安理得,仿佛大家都不焦慮了——那我們要考慮,如此下去是不是會一起邁向要麼共同追求平庸要麼共同追求新焦慮的“金光大道”?這是“雙減”政策的初衷嗎?

“不減”不等於“增”,“減不掉的”才是教育的回歸點和著力點。厘清“減”帶來的“變”,才能看清“減不掉”。

首先,新時代不只是政策變了,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孩子也已經變了——我們的教育對象應該都是數字化原著民了,泛在的資源和便捷的工具讓孩子們獲取知識及資訊的渠道與方式、人際連接方式等發生巨大變化。昨天我在外面跟幾個小朋友交流,他們説某某是YYDS,我一直沒搞明白,後來上網查詢才知道其意思是“永遠滴神”。其實,現在我們的老師、家長和學校對孩子的變化並沒有完全跟上,我想這也是育人方式必須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雙減”減不掉的是育人的理念——真正了解學生,教育才有基礎。

其次,“雙減”政策改變了教育生態的時空結構,但當下制約學生發展的主要變數並沒有因此而變化,尤其站在教育供給側角度來看,未來對人才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勝任未來更複雜更艱巨挑戰的必備品格是什麼?關鍵能力是什麼?這些素養不可能到未來某一天需要時突然就具備了。這些素養的習得需要從當下開始,因此,“雙減”減不掉的是培養孩子適應並勝任未來的教育責任和使命。

第三,基礎教育貫通性課程改革明確要求,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貫通育人理念——幼小初高德育一體化貫通、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從理念到課程內容貫通、以綜合素質評價為導向的育人方式貫通會成為教育新常態。因此,“雙減”減不掉的是:真正以學生為本,立足長遠,培養學生理想信念與社會責任、科學的文化素養與終身學習能力、自主發展能力與溝通合作能力。

古人智慧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為“雙減”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所以,“雙減”之下在教育的各個責任單元需要“立新常規、建新常態、創新生態”,回歸教育常識,堅持五育並舉,更應該旗幟鮮明地培養學生理想信念與社會責任、吃苦耐勞與奮鬥精神、自律與自主能力、合作與競爭能力等,更應該理直氣壯地構建寬嚴相濟的穩定教育生態。有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適度的競爭意識和能力,也有人以“愛”的名義抵觸對孩子嚴格管理,並用小樣本案例痛陳其害,用一個走了彎路的家長的話來説,這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誤導天下”。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並能勝任國際競爭。這意味著什麼?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時應該兼顧培養學生合理的競爭意識及能力。溫室裏培養不出參天大樹,如果想要培養出這樣的孩子,鬆軟舒適的教育生態是不行的。我經常用養魚來比喻養育孩子。孩子就像一條小魚,原先放在魚缸裏養覺得不行,現在要把魚缸打破放在池塘裏養。那放在池塘裏養就可以了嗎?是不是應該放在江河裏,甚至放進大海裏呢?

話題四:經驗分享:科中是如何落實“雙減”的?

康建朝:科中如何從課程優化、課堂提質(引悟課堂)、學生學習(三轉變)等不同層面更好落實“雙減”工作?

張平福: “雙減”的牛鼻子是真正落實和落地五育並舉。我從三個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關於學校課程優化。我們學校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周邊高校、高新企業雲集,為五育並舉課程體系建構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源。我們在原有的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三個層級上做了進一步優化。

針對基礎性課程,我們在原有的國家課程校本化基礎上,更多的突出如何做到應教儘教。我們力圖讓學生在校內就掌握學科知識和相關的學習技能,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課後培訓負擔。針對拓展性課程,我們在原有的學科拓展和興趣拓展的基礎上強化跨學科教育與學習,包括德育和美育融入多學科實現。發展性課程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更多選擇,針對國家“強基計劃”,我們實施“築基工程”,針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基於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開展項目制學習。比如科技類發展性課程——機器人、人工智慧、飛行器、無人機、航空航太等,結合大學、企業及學生家庭資源開展學習。

第二,做好課堂提質。課堂是“雙減”工作的主戰場。科中從2015年開始系統地開展了課堂改革,探索“引悟課堂”教學模式。

一是抓好教學設計關,精準定位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實施流程及教學評價,為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課堂精準施策,關注學生課堂思維參與的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培養,促進學生更積極的面對挑戰,更主動克服困難,由“聽懂”到“會做”,由“舉一反一”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第三,倒逼學校、教師和家長共同完成三個轉變。一是從單一的抓分數向抓學習能力轉變,提高學生好奇心、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我反思、批判性思維的養成。二是從抓常規管理向抓綜合素質改變轉變,著力將德育、體育、美育、勞動等常規管理要求升格為綜合素質培育課程體系。三是從抓行為養成到抓人格培養轉變。這三個轉變是應對“雙減”最基礎性的原則。

話題五:經驗分享:“雙減”背景下學校師資力量如何提升

康建朝:“雙減”對教師課程設計與教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科中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有哪些應對舉措?

張平福:首先要重新定位教師專業化邊界及教師角色。教師要提升跨學科教學能力,提高資訊素養,提高育人技能,要變成學生的學習設計師、生涯規劃師、成長建築師,學生發展的數據分析師,家庭教育的指導師。

在雙減背景下,科中很注重教師發展自覺。我們提出教師要摸著“四塊石頭過河”。第一塊是“問題基石”,所謂發展,就是一路上不斷解決涌現的問題。問題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石和引擎,主動針對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真實問題進行及時分析、研究並微課題化,堅持問題導向和問題驅動,及時彌補短板,促成自己高品質專業化成長。第二塊是“困難墊腳石”,困難如登山之階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一個簡單的常識是,教師專業化成長如逆水行舟,主動克服並解決困難,意味著你登上了更高處,並得到了發展福利,所以説困難不是事,而是發展的墊腳石。第三塊是“錯誤磨刀石”,把工作中的“錯誤”當作磨刀石。如何在“錯誤”中照鏡子、在艱難困苦當中歷練心境,並保持堅毅的信念,對教師而言是考驗也是機遇。第四塊是“成果試金石”,階段性的小成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試金石。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真的讓老師豐富閱歷、增長見識、拓展思維、習得方法、積累經驗、聚少成多,成就自己專業化的全方位發展。在雙減背景下,對很多老師而言真的是挑戰,但是我們覺得如果把這四塊石頭真正“摸實”,應該可以做到從容應對。

話題六:經驗分享:科中如何保障課後服務水準

康建朝:科中如何提高課後服務水準?有哪些創新舉措或未來計劃?

張平福:我們主要是從幾個方面來做。

高品質的課後服務首先是體現在高品質的課程。充分挖掘校內外的資源潛力,開發高品質課後服務課程群,在校內滿足多元化的選擇需求。

二是課後服務的師資。實施“321”導師制,每個班配備3名校內導師,2名校外導師(1名高校教師做學術導師,1名企業精英做生涯導師),1名高校學生領跑學長。

三是關於課後服務內容。分為兩個模組:第一個模組是學生作業完成,如果學生完成作業情況不到位,雙減就不算成功。第二個是分類施策,一方面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性化補習輔導和答疑,另一方面給學有餘力的學生豐富的選擇。科中把校本選修課群、課後服務課程群班統合起來,建構學生可持續開展學習的課程支援體系。(文/賀苗苗)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