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唐曉勇:未來教育從變革課程開始 ——“新時代校長如何引領未來教育”圓桌論壇引發的思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10-15 | 責編: 羅天林

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第二實驗學校 唐曉勇

以下為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第二實驗學校校長唐曉勇的發言:

入選首批“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是我教育生涯的重要里程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位優秀校長共同研修,共用智慧,一起在未來教育的大路上奔跑,呼吸教育創新的氣息,共同創造美好的教育未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第一次集中的三天研修(2021年5月23-25日),給予我教育思想巨大的衝擊,重量級的專家講座,圓桌論壇上的深度對話,創新企業的參觀訪問,學員間的頭腦風暴,讓我對未來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在啟航儀式“新時代校長如何引領未來教育”圓桌論壇上,知名校長、大學教授、學術媒體人,從不同視角圍繞未來教育的樣態、引領與實踐,三個維度共同探討未來教育的內涵和行動策略。“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未來教育應該有怎樣的生態?未來教育高品質、高公平如何體現?什麼樣的校長領導力才能引領未來教育發展?”這一系列問題是圓桌論壇上專家們關注最多的話題,他們的觀點給予我很大啟發,引發我對未來教育更深層的思考。如何理解未來教育?未來教育在學校實施的核心切入點是什麼?

縱觀國內外未來教育的探索經驗,我們不難發現,要具體落實未來教育各種理念目標的載體是“課程”,沒有課程的變革,沒有把未來教育放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思考,未來教育將成為空談。因此,我們要從“課程層面”來思考未來教育,需要構建與未來發展匹配的課程體系,聚焦學習者的能力培養與素養提升。

從我20多年的數字化教學探索與跨學科課程改革的實踐經驗看,要從“課程視角”思考未來教育,我們必須深度了解影響課程設計的關鍵元素,以及在此基礎上設計的未來教育應該具備怎樣的關鍵特徵。

一、影響未來課程的三個重要因素

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時代發展的關鍵特徵、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是影響課程設計的三個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尊重學習者認知規律,把握時代發展特點,順應未來社會需求的課程才有價值。

01尊重學習者的認知特點

實踐表明,學習者認知世界的方式不是簡單孤立的,而是整體綜合的,他們的學習需要建立在生活和閱讀經驗基礎上,只有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結,學習才會真實發生。同時,兒童是天生的探究者,對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心,他們喜歡動手實踐,到真實世界中去感知體驗。要讓學習者真正理解知識,就必須將知識放在真實的世界去學習,讓學習和生活産生關聯。

當今的學生是數字原住民,他們生活的時代與老師當年的孩提時代完全不一樣,所經歷的兒童生活也有很大的差異。他們是浸潤在新技術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運用數字技術進行學習已成為他們天然的需求。所以,面對數字原住民,教師必須具備理性的思維和開放的心態,需要把他們放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中來理解,讓傳統與現代、科技與人文有效融合,用混合式、融合式的學習方式引領他們健康成長。

02以聯結為特徵的互聯時代

我們正處在一個迅猛變革的互聯時代,互聯時代是一個以“聯結”為特徵的高交互時代。“聯結”讓世間萬物關聯起來,形成一個有意義的、相互影響的生態系統。面對這樣一個互聯的系統,我們需要具備系統思考的能力才能認識到萬物互聯的本質,才能理解互聯的學習內涵,才能設計互聯時代的學習路徑,也才能構建與互聯時代匹配的課程體系。

聯結以動態、多元、跨時空、跨領域等特徵正在重塑社會生態,引發了教育的系統性變革。而在這樣一個以“聯結”為特徵的互聯時代,人是最重要的“聯結點”,也就是説“人”始終處於中心地位。因此,互聯時代的教育就是要為學習者創設多樣化的,滿足學習者內在需求的各種“聯結”。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物、物與物、文本與真實世界、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傳統與現代、科技與人文、真實與虛擬、本土與國際、現在與未來……這些聯結促進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時空、不同人、不同文化、不同情境之間的深度融合,它讓學習者的世界不再單一,認知不再封閉,知識不再孤立的存在。

03未來社會需要綜合型人才

我們正面對著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未來世界,正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需要培養具備綜合技能的人才與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可以説,未來在等待具備問題解決、批判性思考、團隊協作、數字素養、跨界交流合作等技能的綜合型人才。試想,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本科畢業進入社會,需要16年的時間,16年後的社會是怎樣的?經過16年的學校教育,他們能否具備未來社會對人才要求的素養與能力?所以,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人,為學生設計匹配未來發展的課程體系是我們的共同使命。

二、從課程改革困境中思考未來課程

充分遵循學習者的認知規律,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未來人才培養的需求,設計未來課程體系,培養學習者的綜合能力是當前課程改革的趨勢。作為理性實踐者,我們需要回顧我國的課程改革歷程,特別是第八次課程改革以來,我們在課改探索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問題?至今未解決的現實困境是什麼?只有站在實踐的基礎上思考,我們才能窺探出未來教育的新路徑,設計出操作性強,符合實際需求的未來課程。

2001年我國啟動了基礎教育第八次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改變課程內容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國家也相繼發佈了多項課程改革的配套文件,出臺了多個支援課程創新的政策,力圖推進課程改革的向深水區發展,但現實卻並不容樂觀。

20年後的今天,聚焦教材學習基本上還是學校教學的常態。師生在教材文本中思考、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脫離真實世界的“紙上談兵”,很難發生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從課程形態上看,分科教學依然是學校教學的主流形式,用技術支援學習,以跨學科為特徵的學習在學校課程改革中不受重視。

如何引領未來教育,破解課程變革難題,走出課改困境?新時代的校長必須勇敢面對,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未來教育路徑。

三、引領未來課程建設探索實施路徑

未來課程應該具備哪些關鍵特徵?通過對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時代發展的特徵、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等幾個影響未來課程設計因素的分析,結合我們課改經驗,我認為未來課程至少要需要具備以下基本特徵:

1.在真實世界學習。讓學習聯結真實世界,在真實世界中解決真實問題。

2.開展跨學科學習。構建主題式、統整式、項目化的課程體系;

3.用技術支援學習。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溝通媒介與學習支架作用;

4.聚焦能力與素養。課程目標始終指向核心素養提升和關鍵能力培養。

根據未來課程的關鍵特徵,我們如何設計未來課程?我們首先需要把當前線性的、單一的傳統課程體系進行重構,為學習者構建以跨學科為特徵的,聯結真實世界的,統整式的課程體系,讓學習者浸潤在開放的、探究式的跨學科課程中學習。然後我們再從學習環境、學習技術、學習方法等方面去創新,支援師生浸潤式的教與學,讓學生面向未來的各種素養與技能潛移默化地未來課程學習中得到培養。

如何推進未來課程實施?針對我國課程改革出現的現實問題,我們需要理性認知傳統課程與未來課程各自的優勢與不足,這樣才能找到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聯結點和平衡點。

傳統課程主要聚焦教材學習,課程形態是線性的,它著重培養“知識型”人才。未來課程主要聚焦問題解決,課程形態是立體的,它著重培養“能力型”人才。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也就是知識學習是為創新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沒有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培養就是空談。所以,兩者需要相互補充,彼此影響的,這樣才能培養出“完整的人”。但現實中,學校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識學習而輕視能力培養。

要有效推進未來課程實施,就需要把“知識”與“能力”兩者融合起來,也就是把“傳統線性課程”與“未來項目化課程”並行推進,讓兩者相互補充,互相促進,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才能相得益彰,未來人才培養成為可能。

當然,按照這個路徑推進未來課程實施,我們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很關鍵,需要在課程內容、課時安排、教師工作量、課程推進策略、學習評價、教師評價等方面進行系統思考,形成一套未來課程實施體系和保障體系。

以上是我在“新時代校長如何引領未來教育”圓桌論壇上,聆聽了各位專家的深度對話後,針對他們探討的三個話題進行的一些個人思考。未來教育的維度很多,“課程”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校長要引領未來教育發展,需要對教育進行系統思考,對未來教育有深度認知,相信在“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的研修中,會逐步提升我們對未來教育的理解深度和廣度。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