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對話郭晨光:“雙減”背景下的鄉村地區家校社共育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10-13 | 責編: 羅天林

鄉村學校面臨著鄉村振興和教育振興的雙重任務。鄉村振興為鄉村教育振興提供了根本動力。“雙減”政策的推出,又為鄉村教育振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機遇,並做出了新的規範,預示著鄉村教育發展的新空間。

中國網教育頻道特別邀請了中國教育科學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趙章靖博士與山東莘縣魏莊鎮學區主任郭晨光就“‘雙減’背景下的鄉村地區家校社共育”等教育話題進行了對話。

【背景】2021年以來,山東莘縣魏莊鎮學區率先在魯西地區開展了鄉村地區家校社共育,鄉村社區黨員積極參與,動員社會力量助學,實現了學區內營養餐、午休、飲用水全覆蓋,解除了家長們的後顧之憂,贏得了社會讚譽,並促進了外出務工子女回流。此外,該學區通過實施現代學校制度、促進教師流動、鼓勵優秀教師帶動教研等系列綜合措施,教學品質有了顯著提升,學區由此成為魯西地區鄉村教育的示範。“雙減”政策的推出,為鄉村教育振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機遇,也為魏莊鎮學區教育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

魏莊鎮學區主任郭晨光在中小學教學、管理一線紮根耕耘近三十年,清楚鄉村學校薄弱原因之所在,熟悉鄉土人情,懂得鄉村師生需求。擔任學區主任以來,既對標優秀學區,開放辦學,全方位引入有效的理念與經驗;又順應鄉村學生成長需求,鼓勵鄉村社區力量支援辦學,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鄉村教育的改觀。

【本期嘉賓】郭晨光,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優質課教師、聊城市教學能手、聊城市優秀教師、聊城市教育創新人物、聊城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水城名校長,現任莘縣魏莊鎮學區主任、黨總支書記。

【本期主持人】趙章靖,2012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教科院副研究員,兼任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涉及鄉村教育、中小學STEM教育、國際理解教育等。

話題一:“雙減”背景下,鄉村地區的學生、家長是何狀態?

趙章靖:“雙減”實施以來,咱們學區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發生了哪些變化?家長群體對此又有哪些反應?

郭晨光:魏莊鎮學區成立於2021年1月12日,學區現有6個公辦幼兒園、6所小學、1所初中。學區屬於地處相對偏遠、教師相對老化、教學設施較為老舊、基礎教育較為薄弱的教學區,但成立學區之後的半年來提升比較快。“雙減”實施以來,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假期文化科類輔導班的突然消失。在魏莊鎮,各村經濟結構以大棚蔬菜種植為主,學生家長多為菜農,他們一是沒時間陪伴孩子,二是沒有足夠的能力指導孩子。“雙減”實施以來,部分家長能做到孩子作業完成後,陪孩子一起讀讀書、做做遊戲;但也有部分家庭的孩子只限于做完作業,之後就玩手機去了;更有甚者作業還沒有認真完成就玩去了,處於“放養”失控狀態。

現在學生家長對統一取締文化科類輔導班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有些擔心,因為他們認為目前的中高考還主要靠考試分數成績進入高一級學校,“雙減”的實施會導致部分家長一時的無所適從。家長們期盼繼續延長孩子在校學習或活動時間,也期盼學校對自己的孩子能更多開展個性化的教育。

話題二:“雙減”背景下鄉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趙章靖:對於鄉村教育振興而言,“雙減”政策的推進與實施帶來了哪些機遇,又面臨著哪些挑戰,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援?

郭晨光:從學生角度來看説,大多數對“雙減”持歡迎態度,因為“雙減”給了他們自由與自主的時間,但挑戰了他們的自律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從家庭方面來説,因為孩子沒有了大量的作業,家長們帶領孩子成長有了更多的自主時間。同時也挑戰了他們陪伴孩子的時間與引領孩子的能力。

從社會層面來説,社會資源將會進一步發揮其教育價值,有條件的地方會不斷挖掘適宜學生的設施或資源。各村莊各社區具有特長的愛心人士有了用武之地,各村的愛心書屋將會有更多的學生讀者,也更需要社會各界的愛心與支援。

從學校來説,課堂依舊是我們主要面臨的研究課題。“打造高效課堂,培養良好習慣”,更加成為一所學校的重中之重。同時,圍繞延時服務所帶來的經費問題、人員問題、課程開設一體化的問題,都被提上了議程。這也為校本課程、社團發展帶來了機遇;為學生的興趣培養,多元發展帶來了機遇。一生一課表,一師一課表,多才多藝的老師會更加搶手。

從教育主管部門和政府來説,作業量、培訓機構等方面“減”的落地,需要拿出“反腐”那樣的決心和鐵的手腕,做到久久為功;延時服務所需人力、物力、財力的跟進,是挑戰,更是走上良性發展的關鍵。

我覺得“雙減”政策對於我們魏莊鎮學區教育是加法,是增量,是提質增效;對於“家校社協同育人”推動下的魏莊鎮教育,更是加法,是增量,是提質增效。

話題三:“雙減”背景下,鄉村學校如何應對

趙章靖:面對學生們當下的學習情況,我們學校是如何應對的?校長、教師群體工作狀態發生了哪些變化?學校領導、教師群體對“雙減”的態度如何?

郭晨光:對於新出臺的“雙減”政策,我們都是非常認可的。魏莊鎮學區的各位學校領導和教師積極參與“雙減”政策下學校的任務調整,並且主動擔責。家長們都希望當地的教育品質好,學校把這份責任切實擔起來,家長們也就放心了。

面對學區內家長們的擔心,以及家長們能力不足的情況。我們的老師增加了家訪頻次,積極地走入學生家庭,給學生答疑解惑,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教給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法。

此前,在寒暑假期間,我們就開展了由學校主導、家長為志願者、一個村的學生共同聚集到一家共同學習和活動的“家校坊”。我們在每個村子找一個比較寬敞、安靜的屋子,把村裏的孩子集中到一起,請家長志願者或者村裏退休的老教師幫著一起看孩子,老師們定時過去指導,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學習。

“雙減”後,老師們的工作時間會延長,工作種類會增多,社會期望會更高,教師的作用更加突顯。如何更好發揮老師們的作用?我們認為更應該依靠建立和完善“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首先,想讓老師善待自己的單位,就要把學校建成風清氣正的學校,把學校辦成有故事、有溫度的學校。這樣,老師才會高高興興地努力工作。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學校今年開始,著重實施了“教代會制度”“三重一大”公開制度,建立和完善“自主管理辦法”“教師過程性評價方案”“評優評模”“晉陞職稱辦法”“課後延時服務評價辦學”“績效考核方案”等各項基本制度,從細節處鞏固和完善“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其次,我們不僅要調動老師積極性,還需要打造專業教師隊伍。“雙減”之後,學生沒有了太多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但也有部分學生缺少家長陪伴的跟進。在這種情況下,更體現出了教師角色的重要性。我們的教師要做好新時代的“四有”教師,做好學生錘鍊品格和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做到言傳和身教的統一。由此出發,我們把“雙減”帶來的問題當作研究課題,搞調研、想辦法、抓落實,力求實現學校在管理與業務方面同步發展。同時,我們還利用“縣名校共建單位”“市名校共同體”等平臺,請進來,走出去,打造專業教師隊伍,讓優秀的教育經驗在鄉村落地。

第三,“雙減”政策下,我們必須抓牢抓實教育的主陣地——“課堂”。結合鄉村教育較為薄弱的現狀,我們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助産式教學理念。“一個中心”即“以學生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基礎+增值”。要求學習活動成為學生自然生長的訴求,而不是外在的強加;教師是學生學習激情的點燃者,是教學資源的整合者,是學生攀登知識高峰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方法的點撥者,是助産師。

同時,我們運用“教學評”課堂評價細則,時時跟蹤,閉環管理,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考取“自己的100分”;然後再在知識的“廣度”“深度”“關聯度”,思維的“結構性”“系統性”上適時引領,實現知識的處理與轉化,讓思維“增值”,能力提升。這樣,切實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學業提升問題。

第四,“雙減”落實後,切實抓好學生的延時服務工作。我們一是把這個時間當做學生興趣培養、多元發展的空間;二是把它當作有特長教師施展才華與價值的舞臺。“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調整了小學階段延時服務的時間和作業量。每天午餐之後,除了午休外,學生可以讀讀書,練練字;每天下午延時服務時間,他們可以先在30分鐘內完成作業,然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去踢毽子、投沙包、跳皮筋、跳舞、畫畫,學習傳統武術、跆拳道等。

為了落實到位,我們推出了《學生社團選課走班制度》和《魏莊學區師生多元評價方案》。為了彌補師資不足,我們利用學區優勢,在延時服務的師資配備和活動搭建上,打破中小學限制,讓老師在校際之間流動起來,讓他們的特長在多個學校開花結果。

老師們反映,“雙減”實施之前,我們怕學生在家貪玩、不知道學習,總是想通過作業霸佔住學生的時間,佈置的家庭作業多一些,以期他們的成績好一些;現在國家規定了小學生在家完成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時間上有了上限,我們就要根據所學內容和學情,精心精選適合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家庭作業,提高作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並且要對學困生進行重點家訪,幫助每一個學生在“雙減”的政策下跟上班,不掉隊。

最後,我們更應該通過“全人教育,品格發展”教育理念,培養“剛健善行,責任擔當”的學生。“雙減”之後,沒有了培訓機構的“搶分機器”,沒有作業量的大量跟進,高考篩選出的學生區分度會更強,我們要求不管學生今後進入研究類大學,還是應用類大學,或者其他類型學校,學生的個人品質是要“向上”和“向善”的。我們將學生的時間合理規劃,有更多的時間帶他們“研學遊”,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帶領學生“走進工業園”“走進蔬菜大棚”,以喚醒孩子們學會合作,學會勞動,培育他們頑強拼搏、尊老愛幼、熱愛勞動、愛護自然的優良品質。

話題四:“雙減”背景下鄉村地區家校社共育如何開展

趙章靖:“雙減”也給咱們學區的家校社共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形勢下鄉村地區開展家校社共育對“雙減”政策是如何落實的呢?

郭晨光:“家校社協同育人”是我們的強項。過去的半年,魏莊鎮教育在鎮黨委政府的引領下,社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資助學蔚然成風,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關愛度、滿意度空前提升。

現在,“雙減”給家校社共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針對鄉村地區家校社實際,結合當下的鄉村教育振興,陸續開展了如下行動:

一是“請進來”,開設家長培訓學校。我們先後邀請縣婦聯、縣團委專家團,針對幼兒家長開展的親子教育活動;我本人也不斷用自己學習所得,為家長開設“如何做智慧父母”的宣傳講座。

二是“走下去”,做好重點家庭的幫扶指導工作。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需要家長學校協同配合。有的家長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回到家成了“放羊式”,無人管理。有的家長好走極端,對孩子不是溺愛就是棍棒相加;有的家庭環境較亂。這些都不適合學生安心學習與生活,為此班主任及老師要走下去進行重點引領。

三是“靜下來”,開展“家校坊”活動。“家校坊”是我們家校共育的傳統項目,一般一個村一個或兩個,地點設在寬敞、安靜、有管理能力的家庭或村支部,人員由本村相近年級的學生組成,管理人員是家長志願者,指導專家是本村教師或學校人員。這項工作的開展,家長喜歡,村民歡迎,孩子受益,效果明顯。

四是“借好力”,依靠好政府與黨員群眾。學區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積極貫徹“雙減”,規範治理校外培訓。依靠鎮黨委動員,做好課後延時服務,發動全鎮有特長、有能力的愛心人士加入;並用好本地的工廠、電商等資源,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叫借力,也叫順勢發展。

再比如,我們魏莊鎮現有多個鄉村文化大院和愛心書屋,分佈在各村的老師和學生在節假日和晚上也都成了這裡的常客,他們一起讀書,一起討論,其樂融融。村民黨員帶頭,擔任教育志願者,並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也積極參與進來,充分利用鄉村社區資源,促進了學生校外學習和成長,這也是在機制上的盤活,發揮了積極成效。

五是“擔好責”,才能讓教育獲得更大支援。讓學校真正擔責,讓學習回歸學校,家長才會認可,社會才會支援;學校引領,讓家長擔好家庭教育的責任,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盤活鄉村社區獨有的教育資源,動員鄉鎮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教育,發揮社區教育功能,擔負起社會教育責任,方能發揮“5+2>7”的效果,從而真正實現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協同努力,促進鄉村教育振興。

話題五:鄉村振興戰略和“雙減”政策實施下鄉村教育如何優質均衡發展

趙章靖:據了解,魏莊鎮在成立學區以來是提升比較快、比較典型的。在全縣率先實現了農村小學午餐“全覆蓋”、午休用床“全覆蓋”和教室凈化水“全覆蓋”。同時,借助社會各界捐贈校園路燈、午休床等物資,提升了辦學條件,改善了校園環境。學區規模也得到擴大,不僅招生人數增加,“流動兒童”回流近50人。今年,畢業班升入重點高中人數增加近4倍,在全縣進步了7個名次。學區教育各方面成績斐然,請您結合當前形勢,談談魏莊鎮學區是如何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

郭晨光:“學區制”是為了加強小學和初中教育銜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一種創新實踐模式。學區成立後,我們先後打響了“服務牌”、“喚醒牌”、“管理牌”和“引領牌”四張王牌。我們通過“智慧父母課堂”,飲用水和午休床等“全覆蓋”打出了面向家長、學生的“服務牌”。通過帶領老師、學生感受名校氛圍,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從而打響“喚醒牌”。我們常説“管理就是第一生産力”,不管是初中還是小學,“七分管三分教”,“愛與規矩”同在,我們在學校設立了“四級管理組織”,打響“管理牌”。所謂“四級自主管理組織”,即學校的自主管理委員會、年級的自主管理委員會、班級的自主管理和個人的自主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自主管理,沒有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沒有優質的發展。第四張“引領牌”,主要是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老師們以前有的實行“滿堂灌”、搞題海戰術,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非常不適應新的要求,我們就帶著他們去北京、去沿海教育發達地區,讓老師們學習、聽課,知道什麼叫做以學為中心、什麼叫做小組展示、什麼叫做自主學習。

這“四張王牌”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了家長和社會的期盼,説明瞭我們“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思路是正確的,説明瞭我們的舉措對提升師生狀態和家長幸福感和滿意度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在此基礎上,為了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我們結合當前鄉村教育振興和“雙減”政策,分別開展了如下行動。

一是調動學區教育團隊的精氣神。個人的發展在於精氣神,團隊的發展也在於精氣神,精氣神是決定一個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爭優、領先”已經成為學區上下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是促進學區內教師流動。魏莊學區成立後,中心小學、實驗小學、甘寨小學之間老師或校長互相調換,鼓勵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教學,通過師資均衡帶動教育均衡發展。

三是充分利用學區資源。充分借助社會資源,重點幫扶甘寨、實小等薄弱小學,打通了空間限制,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運用。

四是實現了教研一體化。現在學區小學成立了“聯校教研室”,每科選拔了1~2名優秀教師帶領全鎮所有小學本學科的教研和教學。覆蓋備課、課堂教學、課後評價以及校本課程開發等環節,做到高階引領,抱團發展。

五是加強學段銜接。剛才提到學區制的實施,初衷便是鞏固和加強學段銜接,我們將採取初中低年級和小學高年級教師交流、學生課外活動開展等多種方式,加強和鞏固初中和小學學段的銜接,以求全面鞏固各學段學生發展,消除因學段變化或可導致的學生成績、心理髮展不均衡等方面問題。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縣域高中和初中學段的有效銜接。

趙章靖:通過“雙減”,減去的是教育領域不必要的“內卷”,回歸到教育的育人本位,這是一件好事。對於農村鄉鎮地區來説,學生的課外補習時間主要還在是寒暑假,因此,與城市地區相比,“雙減”所帶來的效應和課後延時“補位”措施還是有著很大不同,有著鄉村獨有的特色。“雙減”背景下,魏莊鎮學區通過撬動地方資源來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老師家訪,提供專業指導,充分利用在校時間,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拓寬興趣視野。這些在“雙減”背景下促進鄉村教育的措施很給力,也引起了我們的一些思考。再就是,魏莊鎮學區在家校社共育方面所採取的有力舉措,對於促進鄉村教育均衡發展,促進鄉村教育振興,乃至引領鄉村文化建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示範作用和典型的案例價值。謝謝郭主任!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