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9月29日,中國教育科學論壇分論壇之十——“‘雙減’背景下的區域教育生態重構”在京舉行,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局長沈堅在本次論壇上做了題為《新時代“雙減”背景下,深入推進“適合的教育”區域生態重構》報告。本文整理沈局長報告主要內容,以饗讀者。
在報告中,沈局長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雙減”背景下蘇州工業園區推進“適合的教育”的區域生態思路。
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沈局長表示,我們要始終圍繞“教育三問——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來推進教育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及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等論述,讓我們明確了要培養什麼樣的人。
關於怎樣培養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這“六個下功夫”,為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指明瞭方向。
至於為誰來培養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沈堅局長強調,面向2035,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四個自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堅定教育現代化的戰略任務。
三、領會“雙減”工作的基本要義
沈局長表示,近年來,各地深入開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教育的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方面,學生作業負擔仍然較重,作業管理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校外培訓項目收費居高,資本過度涌入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針對這種現象,教育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著力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同時要堅決制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
四、落實“雙減”工作,園區的行動
沈局長著重從三個方面介紹了落實“雙減”工作,蘇州工業園區的具體行動。
(一)研究宣傳,統一思想
沈局長介紹,今年8月,園區教育局機關全體人員、園區教師發展中心全體教研員召開了5次集體學習和研討,園區先後召開了10次不同層級的專題會議,學習文件,統一思想,提高站位。
另外,從8月份開始,園區教育局採用了走訪、調研、座談等多種形式,傾聽民意,家校社聯動推進“雙減”工作。包括百校千師進社區,倡導“雙減”,家長學校説“雙減”,媒體推送宣“雙減”,兩委員一代表走進社區講“雙減”,以及家校社聯通促“雙減”。
(二)系統設計,科學謀劃
沈局長提出,落實“雙減”工作,不是簡單的執行課後服務“5+2”和“從嚴治理校外培訓機構”,而是要基於學生側、家長側、社會側進行系統化、整合式改革。從學生一天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出發,圍繞“雙減”一件事,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好組合拳。
沈局長介紹,在新學期,園區教育圍繞“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引領學校全方位、多角度、系統性、整合化改革,構建學校教育綠色生態,讓學生在學校學足學好,在家庭幸福生活,促進孩子們快樂生活、健康成長。並且在系統謀劃基礎上,抓住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培訓機構五個關鍵對象,全面發力,分類推進。
(三)改革創新,積極行動
沈局長介紹了蘇州工業園區關於“雙減”落地所推進的的十項工作。
一是評價引領。推出對學生的小五星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的思想品德養成、學業水準、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
提出對教師的兩方面評價,一是如何做人師,二是如何做經師,圍繞課堂教學一件事,提出課前、課中、課後全領域的課堂教學概念,促進高效全面育人。
對學校的評價提出大五星評價,關注學校年度三方面的發展水準:學生發展水準、教師發展水準、學校發展水準,還有內外兩個方面的滿意度。
二是課程改革。園區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推出課程建設3.0方案,大力提升教育教學品質,完善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建立具有時代特點和園區特色的育人機制,實現高水準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三是教學變革。園區持續推進新型教學改革,進一步開展“適合的教育”實踐,以新融合促進教學變革,以新供給服務學習需求,以新技術賦能教育增效,探索人網融合學習新路徑,觸發精準學、個性學、泛在學,形成情境體驗的“學習鏈”,創設多維空間的“研學營”,構建激發潛質的“創新港”。
四是教師培養。園區教育始終堅持人才強區戰略,堅持以人才結構優化引領教育轉型升級,加速教師培養,通過人才引進機制等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優質、協調發展。
五是校園管理。沈局長介紹了園區課後服務的具體實例,倡導要建立自由流動的校園,網格治理的校園,功能整合的校園,開放互動的校園,自主管理的校園。
六是家庭教育。沈局長介紹了園區建立的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從教育局到專家層面,到區域指導中心,到街道社工委的家庭教育指導分中心,再到每一個社區市民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點,形成了全方位的校內和校外的家庭教育體系。提倡孩子回家可以實行“唱念做打”的新生活方式。
七是社會協同。園區現有56家校外教育和創新實踐基地,有體系內的,更多的是體系外的。通過完善校外培訓或者實踐基地的佈局,推進每一個基地都能活躍起來。同時,建立青少年社區諮詢員制度,成立青少年小管家、小啄木鳥參與社區治理,成為社區治理的小成員,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八是集團辦學。第一類是協同創新型,第二類是一體緊密型,第三類是標準引領型,通過三種類型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使所有的學校,包括公辦、民辦各級各類學校都納入到學校的集團化集群式發展的群體中。
九是機構治理。機構治理中要把好審批關,把好教學關,把好師德師風關,把好安全關,把好收費關。同步推進性質分類、重新認定審批、時間管理等工作。
十是督導評估。園區教育局提出以“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以“‘雙減’背景下區域教育生態重構和教育督導創新”為主題的“5+2+X”系列專項督導。通過督導評價改革,促進教育改革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張珊博士整理,內容得到報告作者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