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2021中國教育科研論壇分論壇之“雙減”背景下的區域教育生態重構在京舉行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9-30 | 責編: 羅天林

核心提要:

區縣是我國最具鮮活力的行政區劃單位,區域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前沿陣地。從夏入秋,“雙減”也從一個滾燙的話題,逐步進入冷靜的實踐。區域教育如何落實“雙減”?有什麼經驗和亮點?存在什麼困難和困惑?未來有怎樣的趨勢和前景?2021年中國教育科學論壇之“雙減背景下的區域教育生態重構”分論壇,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了適時聚焦與階段總結。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到鄉村振興排頭兵湖南湘西,從東部沿海,到西部重鎮,從國內統觀,到國際視野,此次論壇聚焦時下這個流量最大的教育話題之一,展開了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探討。

到會嘉賓合影

9月27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1年中國教育科學論壇分論壇之十——“雙減”背景下的區域教育生態重構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此次分論壇由中國教科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承辦,來自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教科院所、高校、中小學的負責人和老師們匯聚論壇現場。分論壇由主題發言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組成。

主題發言環節由中國教科院王曉寧副研究員主持,四位發言嘉賓分別從國內政策縱向分析、國際視野橫向比較,以及珠三角和長三角教育高地落實“雙減”的一線實踐等層面,各有聚焦,展開論述。

會議現場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楊釙副教授以《“雙減”之下,財政何為?》為主題,前沿性地討論了“雙減”政策給地方政府帶來的財政壓力。政府要考慮是否進行課後服務成本分擔,以及如何平衡學校課後服務的成本和品質,這對於有效擴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實現“雙減”初心至關重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秦琳副研究員以《國際視野看“雙減”:全球趨勢與中國問題》為題,從養育方式的時代變遷、密集養育成為時代特徵談起,論述了校外補習的全球擴張態勢、各國對此的治理經驗,以及可資對比與參照的典型國家課後服務模式。她通過國際數據展示了“雙減”所關涉的議題在國內國外具有一定的共性,並引申出關於全球趨勢下中國問題、命題和解題的思考與討論。

北京大學 楊釙副教授       

中國教科院 秦琳副研究員

深圳福田區教育局田洪明局長以《回歸本真,建立適才普惠的區域教育新生態》為題,集仲介紹了“雙減”背景下重構區域教育生態的“福田路徑”與“福田主張”。田局長認為要堅持多元發展的理念,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厘清責任邊界,讓家庭成為學生成長的基礎力量,讓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主導力量,讓社區成為學生成長的支援力量。

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沈堅局長以《新時代“雙減”背景下,深入推進“適合的教育”區域生態重構》為題,介紹了園區為破解“雙減”工作的系列問題,著眼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基於學生側、家長側、社會側改革,所進行的“評價引領、課程改革、教學變革、教師培養、校園管理、家庭教育、社會協同、集團辦學、機構治理、督導評估”十大系統整合改革。

深圳福田教育局田洪明局長  

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沈堅局長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康寧蒞臨本次論壇,併為上半場的主題發言作了精彩點評。她將“雙減”政策在各地教育戰線上的落地總結為“遭遇戰”“持久戰”“系統戰”,勉勵各地教育教學第一線和教育科研戰線做好突擊手,打好攻堅戰。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康寧

圓桌對話環節由中國教科院康建朝博士主持,由高校教授、多地教科院所負責人共同參與,就“雙減”背景下的諸多熱點議題展開研討與對話,有鮮明見地,有緊密互動。

與會嘉賓圓桌對話

北京市東城區教科院黨總支書記、常務副院長郭鴻就該區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幹部教師輪崗、如何保障減負不減質的相關實踐予以了重點論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教科院謝文斌副院長則主要介紹了以“優”字抓實教學鏈、以“多”字夯實供給鏈等“統籌六鏈”效能,以及構建湘西“七有”教育生態的做法與經驗。成都市武侯區教科院張軍副院長針對武侯區“雙優質”建設評估框架,以及如何發揮“全國智慧教育創建區”的資源優勢為“雙減”推進提供技術支援等做了經驗分享。呂蘋教授從學理層面闡釋了“減負”與“提質”這對概念的統一性,認為二者之間並不矛盾,從上位視角回應了對話嘉賓們的本土實踐,並介紹了一些區域的典型實踐。最後嘉賓們表示,無論是高校研究人員還是區域教育科研人員都應該提高政治站位,勇於以理論引導實踐,悉心用實踐反哺理論,為促進“雙減”切實落地貢獻教育科研的力量。

中國教科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王素所長

論壇最後由中國教科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王素所長做總結評述。王所長表示,“雙減”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背後蘊含更多深層邏輯。國際經驗表明中國的雙減實踐“並不孤單”,過去和當前都有很多同向探路者。“雙減”之下幾乎所有的教育議題都值得重新探討,包括適切時代與本土的教育形態、社會公共服務的邊界、教育多樣化需求以及技術如何深度賦能教育等。此次論壇的一個基本共識,是闡明瞭“雙減”之減,實質上是加法,是增量,是提質增效。征程未央,未來待續,期待與各界並肩攜手,共同推進“雙減”實踐行穩致遠。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