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學生在校門口連喝11盒奶,能換回食品安全嗎

來源: 光明網 | 作者: 胡麥 | 時間: 2021-09-18 | 責編: 劉佳

原標題:學生校門口連喝11盒牛奶,“一刀切”能切出食品安全嗎作者:胡 麥

9月13日以來,網傳四川達州外國語學校因不準帶牛奶入校,兩中學生被迫蹲在校門口喝奶引發關注,廣大網民和家長紛紛指責學校管理欠妥。15日,媒體記者實地採訪發現,涉事學校的確有拒絕校外食品入校的規定。事發當天,因擔心牛奶被收繳或被銷毀,兩名學生一口氣喝掉了11盒牛奶,共計2750毫升。目前,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已約談該校校長,並責令學校對相關規定進行整改。

説實話,倆學生一盒接一盒喝牛奶的場面,比較少見。而蹲在學校門口狂喝,更是聞所未聞。這種以近乎“自殘”的方式規避學校規定,讓人憤怒,讓人不解,也讓人格外深切地體會到,在學校的剛性規定面前,學生的個體權利實在算不了什麼。

此事也引發人們更多思索,牛奶等食品為什麼不能帶進校園?學校為什麼熱衷於設置各種禁令?如此依靠禁令的“一刀切”做法,能保障學生的食品安全嗎?

很多人懷疑學校杜絕外部食品進校園,是出於牟利的“小心思”。這樣的擔心並非“想多了”,而是對應著深厚的現實基礎。一所萬人封閉式中學,學生的購買力當然不容小覷,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兜售校內生意的對象。此前亦有媒體報道,湖南新寧二中小賣部經營權拍賣,居然拍出320萬承包3年的價格。儘管今年教育部規定中小學校內不得設置小賣部,但不排除學校搞出各種變通的辦法。據報道,達州外國語學校附近的超市老闆就表示,校內開設的超市、小賣部以及學生食堂,都是“有關係的人”開的,被壟斷了。

事實上,也正因為存在關聯利益,使得不少學校出臺各種嚴厲禁令,禁止學生從校外帶進食品,類似禁令,看似是為了學生好,實則不排除消費引流的嫌疑,屬於一種精準導向的逐利。

當然,學校解釋説之所以不準學生帶校外食品進校園,是擔心學生在外邊買了過期食品、霉變食品或者不衛生的食品而出現食品中毒。這樣的出發點或許有一定道理,但即便是為學生著想,也應該充分考慮實際情況,絕不能膠柱鼓瑟,僵硬刻板。如果學生被逼得蹲在校門口喝掉11盒牛奶,只能説,這樣的禁令已經背離了初衷,反而不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

何況,即便是出於對學生身體健康的考慮,類似“一刀切”,拒絕外邊食品進入校園的做法,也是欠考慮的。學校保障學生食品安全的辦法很多,比如多一點宣傳引導,指導學生留意保質期,與大的商超合作等等,最不可取的恰恰是“拒絕校外食品”。

這一事件也暴露出,當下一些學校恣意立規矩的情形十分嚴重。這些明明不合理亦不合情的規矩,往往在一個大主題的下面被隨意濫用。如此私設門檻,不僅學生的合法權益會受到侵害,也會對校園生態産生負面影響。

學校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有機體,學校裏的學生也應該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如果我們的學生總是需要在“準”與“不準”之間遊移,這無疑遠離了教育的宗旨,並不足取。

一聲禁令,很簡單,但卻可能砍掉豐富和多元,砍掉新鮮與活潑,乃至走向教育的反面。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