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盈途教育謝勇:大學職前規劃要以終為始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時間: 2021-09-10 | 責編: 羅天林

2003年開始,謝勇在國內某知名英語培訓機構教授英語,主講了不少應試技巧類的課程,“一門課有8節課,一節課兩個半小時,後來還縮減成了兩個小時。”謝勇回憶道。

多年英語教學經歷讓謝勇發現,應試技巧類教學有很大的局限,真正優秀的學生用不上,而能力欠缺的學生又無法通過技巧解決根本問題。更糟糕的是,如果學生到了大三才開始準備,並還在期冀通過技巧方法讓自己短時間過了就好,實際上已經錯過了最合適的發力點。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重點任務,沒有抓住關鍵的大一、大二時期,後面再想要提升難上加難。

中國網教育升學規劃論壇副理事長、盈途教育聯合創始人謝勇談及走上大學職前規劃行業的原因時表示:“大學職前規劃越早介入越好,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做了太多‘大三’的事了!”

保研、考研、留學、就業,是幾件事?

“保研、考研、留學、就業,你覺得是幾件事?”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很多場講座中,謝勇都會拿來問台下的學生和家長。

眾所週知,保研、考研、留學、就業是大學生畢業後最普遍的選擇路徑,也是大學職前規劃的幾大出口。而在謝勇看來,這看著是四件事,其實只是兩件事,前三項都指向學業,第四項面向就業。學業和就業這兩件事,歸根到底又是一件事,即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在大學生畢業後的競爭市場上,經常會出現這麼一個現象:少數人獲得多個好機會,多數人往往只有很少甚至沒有機會!對比發現,考研、留學以及就業簡歷中所要求的能力指標,重合的部分非常高,而各個路徑都要求的能力,就是大學生所要修煉的核心競爭力。換句話説,核心競爭力修到位,不論選擇哪個出口都是優勢。

那麼核心競爭力要從何時開始修煉?答案當然還是越早越好。

謝勇認為,高考志願填報是大學職前規劃産生的原點。高考志願的填報,最後的發力點都必須落在成績上。學生受到成績的制約,在進行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時難免顧此失彼:要麼為了去一個排名更高的院校“犧牲”了專業;要麼為了選擇心儀的專業放棄了排名更高的院校。而大學生職前規劃則是針對高考志願填報後這部分缺失來做後續的調整。

綜上,以大學為中間過程,向前追溯志願填報時的“犧牲”,向後考慮到升學、就業兩大出口,謝勇把大學生職前賽道概括為兩大方向,學歷補差和職業補差。填志願時“犧牲”了院校或者在學歷水準上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提高學歷,保研、考研或留學;填志願時“犧牲”了專業,所學專業和自己理想的職業方向不匹配,那就進行職業補差,豐富實習經歷,通過合理規劃找到通往理想職業的跳板。因此,盈途在産品體系的整體構建上,分為由謝勇主導的學歷補差體系和由聯合創始人蔣玲主導的職業補差體系。

就謝勇服務大學生多年的經驗來看,大學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職業素養的培養。謝勇指出,職場是幾十年的事,但縱觀中國教育體制,在高考前12年的學習中為職場做的儲備幾乎為零,那麼大學就是儲備職場能力的最後機會,也是最關鍵的4年,可往往很多大學生浪費了大一大二頭兩年,因此大學生職前規劃的介入就成了很有價值的事。

中國家長在學生教育上的投入成“金字塔”模型,越是小時候投入的教育精力越多,到了大學反而放鬆了。但正如上述所説,儲備職業能力最為關鍵的大學四年理應被投入更多精力,教育投入也應該轉換乃至形成一個“倒三角”的模型。

如果説要概括這個行業,謝勇認為其實就是把四件事當成一件事來做,讓學生不要虛度職場儲備最關鍵的四年時間,通過合理規劃鍛鍊他們未來的職場核心競爭力。如何規劃?做何儲備?謝勇用四個字回復:以終為始。

在大學生就業規劃上一直存在兩種誤區:要麼是刻板地認為只能基於本專業就業,也不管學生是否適合或熱愛;要麼是學生和家長都走一步看一步,不好就業就考研,考完研順勢考博,考完博,試試留校任教。整個職業的規劃都是走到眼前再看下一步,下一段路徑的決策完全基於上一段路徑走到了哪兒。“把路徑當作目標的本身,這個規劃的過程和方法是相當有問題的!”謝勇指出。所以盈途教育一貫的理念是大學生職前賽道規劃要堅持以終為始。

關於以終為始,謝勇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如果説職業目標是一座山,學生個人是一台車,這臺車是什麼品牌、什麼車型,能去哪座山?依據這樣的目標和自我認知,有很多條可以規劃的路徑。對標到學生身上即想清楚自己最終要從事什麼職業,同時基於在一所什麼樣的院校、自己是什麼水準、優勢在哪等進行路徑上的規劃。自我定位是起點,理想職業是終點,其實是固定了兩點後,以結果為導向,再來規劃路徑。

武裝實力,而不是包裝簡歷

知乎上有個學員評價,説自己概率論不好,盈途的老師協助進行查漏補缺。可以看到,相比單純給學員的簡歷畫上幾道濃墨重彩,盈途更看重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要武裝學生的實力,而不是包裝他的簡歷。”這是蔣玲老師的原話。“武裝實力而非包裝簡歷,因為包裝是很容易被人看穿拆穿的。”謝勇表示。

盈途的服務分為春秋季和寒暑假兩大時間模組。在春秋季主要解決學生核心競爭力中和成績相關的關鍵性指標,比如説數學、英語等。督促學生為了考研、留學做好績點的儲備,監督學生是否存在某些薄弱科目,然後連結資源為他補短板。而寒暑假的核心服務思路則是解決一些非成績性的關鍵因素,比如一些有含金量的競賽、科研和實習項目等。

謝勇介紹:“盈途的學員一般都比較忙,我們更強調要給孩子賦能,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高了,自然就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學生得不到機會,一是因為他沒有識別機會的能力,二是沒有抓住機會的能力。”因此除了給資訊,找資源,還要督促學生實打實地去提升自身的能力,比如科研,盈途不是“賣”實驗室的資源,而是教他怎麼自己去申請學校的實驗室,實際參與其中;比賽不是“賣”獎項,而是在一開始就幫他梳理所在院校的保研加分項,比賽加分的規則等,讓學生真正把自己的大學時間花在對升學、求職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盈途有沒有問題?或許是有的,這些要靠後期不斷完善。但能保證的是,盈途不惜成本地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上,盡力去解決影響他們未來的一些重要因素或關鍵點。這是我們一直説的這個行業背後的社會價值。”謝勇表示。

“我們發現現在的客戶在樹立目標時,大多大學生都會選擇考研,但從考研上岸率來看,近幾年都在30%左右,這還是平均數據,如果在一些雙非院校可能會更低。我們希望通過四年的培養,儘量讓學生不要出現踏空的可能性,這個問題我覺得是不能忽視的,因為能考上的人畢竟是少數。”謝勇解釋道。而對於應屆生來説,“踏空”確實很可惜,只把籌碼壓在一條路徑上,可能會錯過很多很好的機會。比如考研失敗後,留學也只能延一年,求職也會錯過秋招這個黃金機會。

內修功力,堅守初心

謝勇坦言,目前大學職前賽道還存在一些困局,比如其賽道細分明顯且每個市場規模都不大;不好找到合適的流量抓手;産品交付形式相對單一,産品的復購率較低。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一步步去解決,除了行業本身的困局,隨著“雙減”等教育政策的落地,其他領域轉型而來的競爭者們也會給盈途帶來一些挑戰。

謝勇預測頭部的k12機構未來或許會涌入這個方向,一些公務員、考研培訓行業的頭部企業也會用複合賽道的形式向這個行業切入。“雖然有挑戰,但我覺得應該説是好事,也會讓大家更關注這個市場。”

對此盈途要做的就是不斷“修內功”,雖然有更多的從業者切入進來,但大家都需要花費時間構建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在這方面,謝勇展現了一定的自信,他認為,盈途在教研方面也有更多的沉澱,具備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謝勇表示,目前國家大力扶持職業教育,對於走在大學職前賽道的盈途教育來説是一大利好。借此機會,盈途在未來佈局上希望繼續下沉,以便更好推出面向諸如三本院校甚至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學業和職業提升方案,謝勇覺得這對於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説都會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相比985、211院校的學生,雙非院校的學生人數更多,同時也更需要拓展未來職業發展的機會,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學業和職業相關的問題。”謝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