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法學院就業率全校墊底?該反思什麼

來源: 光明網 | 作者: 光明網評論員 | 時間: 2021-08-31 | 責編: 劉佳

原標題:讀大學,讀什麼專業最難就業?

近日,《2020年中國法科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發佈,其中顯示,2020年法科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局面仍未改善,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法學院就業率均低於全校平均水準,武漢大學法學院就業率則更為慘澹,以63.87%的就業率全校墊底。

法學院就業率全校墊底,這離人們的傳統印象多少有些差距。今年7月,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鄧紅兵,曾為生物、化學、材料、環境等所謂的“天坑專業”正名,引來輿論熱議。這些專業難度大的基礎性科學,其就業之難在人們預料之中。巧合的是,此次法學院就業率墊底的正是武漢大學,似乎隱喻法學專業就業之難是“一坑更比一坑深”。

公允地説,武漢大學法學院專業底蘊深厚、名師輩出,其環境法、國際法等專業在國內都名列前茅,包括前述吉林大學、西南政法等院校,也都是“五院四係”的法科名校,其在人才培養上自有其標準。但是,即便這些法科名校培養的“律政俏佳人”,依然在就業市場橫向比較中不佔優勢,其他普通院校的法科生恐怕更難求職。也難怪有人戲稱“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這種情況長期存續是不正常的,對國家而言是教育資源的錯配,對個人而言更是畢業即失業的辛酸。法學院就業率總體偏低,是否可以得出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上存在錯配,這值得教育部門進一步評估。

一方面,必須正視在人才培養上的結構性矛盾。法科畢業生每年的社會需求量大體可以預估,如法院員額制限制,檢察院也有編制,律師行業也大體有量可估,公務員隊伍數量等都可查可估。我們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是否充分考慮了這種社會需求及其變化,而不是在模糊化的大方向下盲目發展,這值得進一步深思。

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也應清醒認識當下就業環境和經濟形勢,抓緊在校時間充分提高自己,增強自身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當下,法律人才應用範圍極其廣泛,不只是法律領域,幾乎所有涉法領域都可用到法律專業學生,這需要法律專業的學生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和專業認知。

這種反思當然不限于法學專業。專業設置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如果把畢業生比作人才市場上的産品,那麼高校就是生産産品的工廠,産品滯銷則必須調整生産線,轉而生産適銷對路的産品。所不同的是,産品滯銷可以退換,人才培養錯過了關鍵期則很難“回爐”,這關乎每一名學生的生存發展和自我實現,理應更加慎重和週全。類似“一擁而上”的熱門專業建設,如果缺乏理性科學的發展規劃,最後必定是“一哄而散”,最終變成“一地雞毛”。

從就業率反觀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興利除弊,改革創新,正是就業率統計的價值所在。教育、人才和就業一環扣一環,要實現整個系統的良性迴圈,必須遵循內在發展規律,不能違背教育和人才培養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