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集團化辦學牽引“區管校聘”改革 全力推進新城教育優質均衡高品質發展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李萌 | 時間: 2021-07-20 | 責編: 曾瑞鑫

引言:2021年陜西省市(縣)教育局長高研班,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萌與大家分享了新城教育工作體會,以下為發言全文。

集團化辦學牽引“區管校聘”改革 全力推進新城教育優質均衡高品質發展

一、新城教育概況

新城區位於西安市城區東北部,是西安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轄區總面積31.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7.85萬人,常住人口約80萬人。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3所,其中中學24所、小學35所、幼兒園69所、職業學校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92671人。教職工8043人,其中專任教師5955人。教育資源富集,現有省級示範高中3所,省級標準化高中9所,省級示範小學10所,省級示範幼兒園15所,國家級重點職校1所,省市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24所,優質教育資源佔比達68.4%,教育綜合實力居西安市前列。

新城區先後榮獲全國資訊技術教育先進區、中小學校掛牌督導創新區、社區教育試驗區,連續三年榮獲國家義務教育品質監測縣級優秀組織單位;是陜西省“雙高雙普”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先進區,西安市教育強市建設先進單位。區教育局被授予陜西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陜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6年,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全區學校佈局科學合理,學位總體供需平衡。2019年,省市教育大會相繼召開,憑藉建設教育強市的大好東風,我區以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主線,全力推進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在“學校、教師、學生”等層面聯動發力,構建起新城教育高品質發展的“12345”新格局,即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建設教育強區”總目標,推動“辦高品質教育、建高品質學校”雙發展,構建“為學校賦權增能、讓教師流動聘任、對學生貫通培養”三大平臺,推行“集團化辦學、教師區管校聘、校長職級制、績效增量考核發放”四項改革,實現“教育改革、機制創新、內涵發展、品質提升、優質共用”五個走在前列,讓名校就在孩子家門口,名校長、名師就在孩子身邊。2020年12月31日,全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會在新城區召開。截至目前,31項創建指標中,鞏固提高11項,其餘20項已整改達標16項,已完成總任務87%,年底前完成剩餘4項攻堅銷號,迎接省級教育督導評估。

二、具體做法成效

(一)創新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

為深入實施“名校+”工程,經全面調研總結,提煉實踐經驗,我區以一長多校和學校聯盟兩種形式,全域推進集團化辦學全覆蓋。2020年3月,全區出臺《西安市新城區關於深化推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以名校命名的教育集團總校,對集團內發展相對滯後的學校實行一長多校,與具有一定基礎的學校組建學校聯盟,採取“公辦+公辦”“公辦+民辦”“名校+新優質學校”“名校+新建學校”等方式,組建了22個教育集團,中學5個、小學8個、幼兒園9個。持續加大後宰門區域、康樂路區域教育集團的帶動輸出,引領打造大明宮區域、朝陽門區域新優質學校集群。突出集團總校引領力,統籌實施資源整合和辦學結構調整,突破區域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困境,快速提升薄弱區域的教學品質,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以89中教育集團為例,集團內由89中一長多校的學校有89中分校、40中和92中。2020年初,為提升大明宮區域教育品質,新城區教育局將還建的自弘中學與大華中學合併,136名教師分流到臨近的太華路小學、38中等學校,設立89中分校,由省示範89中一長多校,按照“人員聘用、崗位工資、經費包乾”辦學模式運作,2020年以614分完成300名高中招生指標,一年時間“新校”變“名校”。通過整合優化和資源重構,帶動了大明宮區域辦學層次升級。40中位於西一路中段,周邊住戶外遷,89中將其一長多校後,除了在硬體上提升改造外,還將24名教師全部納入89中教育集團,讓教師流動起來,再按照結構性需求分配到集團成員校。隨後,40中招生176人,完成了近幾年第一次滿員招生。2020年,40更名為“89中尚德校區”,92中更名為“89中弘德校區”,設為89中初中的兩個年級部,進行集中教學管理。學校重煥活力,教師面貌一新,拉開了城中優質教育資源及89中辦學骨架,新增了更多優質學位。匯文中學由西光中學一長多校,設立匯文校區,去年初一年級招生300名,徹底改變了招不到學生的發展困境,學區內學生紛紛回流,成為周邊群眾公認的“家門口的好學校”。勵志小學由後宰門小學一長多校,成為後宰門小學勵志分校,在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的一體化管理下,先後進行了校園文化提升、硬體改造更換和教師交流培養,設立兩個“雙擁班”,集團總校安排優秀教師帶班任教,為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等投身戰“疫”的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優質學位和教育服務,現在的雙擁班“一位難求”。毗鄰幸福林帶的韓森寨小學拆遷還建後,也由後宰門小學一長多校,成為後宰門小學幸福校區,今年9月開學,提前一年建成投用,變成新城教育“辦高品質教育 建高品質學校”、服務林帶周邊群眾的又一長嶄新“名片”。

新城“名校+”集團化辦學産生了1+1>2的“聚合效應”。目前,最為直接和高效的一長多校模式,涵蓋39所學校,集團內推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多個法人聯合管理、集團動態孵化管理”機制。在黃河小學、秦川幼兒園、西光幼兒園等集團總校總園的示範引領下,經過辦學品質綜合評估,集團成員校長纓路小學、東方幼兒園、黃河幼兒園變成教育集團,帶動12所小學幼兒園發展,教育集團從期初的22個增至25個,滾動拓展出高品質發展新空間。立足辦好每一所校園,在集團總校牽頭下,總投資1.4億元,先後對29所中小學實施“新優質學校成長計劃”,家門口的公辦好學校越來越多,主動適應了“公民同招”政策,實現了突破發展,加速了優質均衡進程。各教育集團制定辦學章程,按照編制自主設崗用人,注重從集團總校輸出管理人才,幹部梯隊從年齡到結構得到系統優化。擴大學校在副校長聘任中的參與權和選擇權,先後調整任用校級幹部103名;推行區屬學校中層幹部管理暫行辦法,19所學校自主選拔中層幹部56名。下放職稱評審權,8個中小學教育集團自主評審中初級職稱56人,充分保障學校辦學的話語權、自主權。“名校+集團化辦學是新城教育實施教育綜合改革的先手棋,一子落而滿盤活。

(二)依託教育集團實施“區管校聘”

長期以來,教師流動少,形成“學校人身份”固化觀念,導致校際教師或富餘、或不足兩級分化。全區義務段外聘教師達500余名,辦學成本大。教師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中青年教職工相對較少。我們依託教育集團實施“區管校聘”,做到教師“區管集團聘學校用”,同步加快名師流動,加大教師招聘,力促師資均衡配置,以關鍵之舉增強關鍵力量。

一是摸底動員,掌握翔實數據。2019年12月起,教育局選派6名校長和2名科長組成“區管校聘”專班,歷時近兩個月進行逐校座談,完成科任教師摸底,提早展開區管校聘工作宣傳,確保教師知曉率,聽取一線聲音。全區共有公辦初高中學校20所(其中,完全中學11所,初級中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在冊教職工1797人,應配教職工1733人,富餘64人,外聘教職工193人。全區共有公辦小學36所(其中,有5所小學與初中合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在冊教職工 1687人,應配教職工1715人,缺員28人,外聘教職工 472人。做到摸清家底,有的放矢,形成調研報告,繪出工作總體思路和任務清單。

二是鎖定目標,明確實施路徑。召開4次專項座談會,廣泛聽取校長和教師代表意見建議,適時完善指導意見和操作細則,數易其稿。2020年3月,經區政府常務會審定,出臺《西安市新城區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導意見(試行)》,“區管”突出教育局按照職能分工,依法履行對中小學教師的公開招聘、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職能;“校聘”突出學校依法與教師簽訂聘用合同,負責教師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全區一盤棋“算大賬”,以教育集團為實施單位,朝著“優化結構、均衡配置、賦能增效、激發活力”工作目標,推行教師“區管校聘”。

三是配套措施,保障落地落實。堅持總量控制,確保進出平衡,按照共性辦法與個性方案相結合思路,平穩有序推進。完成精準核編,區教育局黨委下發《關於核定全區公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的通知》,全區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分為基本編制和附加編制。基本編制以中小學在籍學生數為基數,按照高中、初中、小學不同教育層次,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為:普通高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2.5、初中為1:13.5、小學為1:19。附加編制按照我區中小學教職工基本編制總量的3%至4.5%進行核定,主要用於對示範學校、實驗學校、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支援。全區中小學共核定編制3837名,其中中學1966名,小學1871名。核編數據在全系統公開,包括各教育集團及成員校的實有教職工、缺員、超編人數,人員進出數據清單一目了然。細化精準操作,區教育局下發《關於推進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開展“三定一聘”工作的通知》,指導各中小學和教育集團按照“依編聘任、擇優聘任、雙向選擇、均衡發展”原則,實行“兩層三輪”競聘,“兩層”即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工勤技能崗位兩個層次,“三輪”為校內競聘、教育集團內競聘、跨教育集團雙向選擇競聘順序逐級進行。學校競聘工作由校長負責,教育集團內競聘工作由集團總校長負責,跨教育集團校際競聘由區教育局人事科宏觀調控。分步驟在規定時限內完成(5月進行宣傳動員;6月21日—6月30日各校制定方案;7月15日前完成第一輪 學校競聘;7月24日前完成第二輪競聘教育集團內競聘;8月3日前完成教育集團間雙向競聘;8月10前完成調配和後續工作)。

四是步調一致,確保有序平穩。堅持民主集中原則,各學校成立領導小組,在明確教職工編制總量、工作崗位、工作量、工作職責的基礎上,制定工作方案,實行全員競聘。對近三年將要退休人員、處於孕期和哺乳期人員、重病人員等特殊情況者,如本人提出申請,學校直接聘用,定崗定責,享受崗位待遇。各學校競聘方案經教代會、教職工大會、行政會集體研究商定,經教育集團審定,實施學校、集團內雙向選擇。

五是嚴格規範,做到公開公正。各學校成立競聘上崗人事爭議仲裁小組,確保過程公正。按照競聘工作程式,公佈競聘工作方案、組織報名審核、開展競聘工作,確定擬聘用人員,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結束無異議後,學校與聘任交流教師簽訂聘用合同。學校和教育集團完成三輪聘任工作後,在規定時間內,將《西安市新城區中小學教職工聘用情況登記表》報送人事科,辦理工資和行政關係。

六是優化配置,實現餘缺互補。2020年8月,310名教師通過“區管校聘”走上新學校工作崗位。47名教師進行跨集團聘任交流,新增流動省市級骨幹教師52名。“三定一聘”使教師基本上達到規定的工作量,“區管校聘”實現了師資優化和均衡配置。如,匯文中學核定編制30名,實有教職工50名,西光中學教育集團將18名教師聘任到集團總校。39中核定編制22名,實有教職工69名,17名教師在教育集團成員校完成流動聘任,30名教師被聘任到集團外的黃河中學等5所學校。秦川中學核定編制54名,實有教職工81名,30名教師被聘任到集團內的華山中學等4所學校,2名教師被聘任到集團外的黃河中學。勵耘小學核定編制37名,實有教職工58名,13名教師在教育集團成員校進行流動聘任,8名教師聘任到集團外的秦川小學、八府莊小學等4所學校。2020年9月,全區各中小學較上年同期,減少外聘教師近300名。學校教師隊伍的組合、學科教師的搭配更加科學合理,促進了學校加快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形成良性的內部治理機制。依託教育集團實施“區管校聘”,促使老師轉變了觀念,增強了老師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主人翁意識,教師的發展信心得到極大提振鼓舞。

2020年,全區聘任交流、轉任交流教師總計727名,佔義務段教師總人數20%以上(義務段教師3426人)。近三年,全區投入教育資金18.46億,招聘教師588名,培訓教師3.7萬人次。2021年,全區新招聘教師420,一次性配齊體音美等專任教師,徹底解決義務段臨聘教師問題,為創建優質均衡先行示範區提供了堅強保障。

(三)搞活績效“二次分配”與“區管校聘”相得益彰

在穩妥實施教師“區管校聘”的同時,全區教育系統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為切入口,搞活績效“二次分配”,制定《教育系統中小學、幼兒園、職業學校、直屬單位績效工資增量發放辦法》。一方面,嚴格分類考核,突出業績。用好考核“指揮棒”,充分發揚民主,實行分類考核,強化考核結果的公信力。建立“教育局對學校、學校對教師雙層考核獎勵”機制,做到“一考核兩突出”。區教育局對校園長考核評價,將“德、廉”設定為基礎合格性指標,不符合要求的就一票否決,將“能、勤、績”作為評優的核心標準,量化賦分考核,嚴格排名通報。突出對承擔品質提升、改革試點、增加學位等重點任務的單位和校園長激勵。各校對教職工考核,主要從政治表現、工作表現、職業能力、工作成效等四個方面細化考核。突出對教育教學實績突出的一線教師和班主任關心傾斜。另一方面,樹立鮮明導向,獎罰分明。注重“新增績效工資總量主要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的原則,樹立“多勞多得 優績優酬”導向,做到機制公平、結果公平,出以公心、激勵人心。區教育局對各單位正職領導幹部的績效增量單列,不計入本單位重新分配總額。拿出各單位教職工績效工資增量的10%放在全系統考核“總盤子”,根據各單位考核等次和全區參與重新分配總人數,按照2:1的比例發放優秀單位與良好單位教職工考核獎。各單位再制定具體分配方案,進行“二次分配”,獎優罰差,拉開差距。2020年,每人平均發放教師績效6.1萬,共計2.3億元。

依託教育集團實施的教師“區管校聘”改革和協同深化推行的績效增量考核發放,達到了因崗用人、激勵實幹的效果,激發出全體教師拼勁,匯聚起辦高品質教育的強大力量。

三、工作中的思考

一是必須堅持正確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新城教育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面對轄區群眾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的教育需求,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義務教育品質,加速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以優質教育創造美好生活。

二是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在全市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號召推動下,在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安排部署下,全區印發《關於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區的實施意見》《落實<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工作方案》等38個文件,編辦、財政、人社等部門齊力推進,為教育發展開闢通道、保駕護航。教育部門更要借勢而進、善作善成,把“頂層設計”轉化為高品質發展持久動力,辦好每所學校、教好每名學生。

三是必須把握改革基調。新城區辦高品質教育、建高品質學校,堅持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品質、向改革要活力,通過改革實現育人品質的不斷提升。全面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堅持聚焦均衡提品質、聚焦品質補短板、聚焦隊伍強保障,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以集團化辦學為牽引,接續打出一系列改革組合拳,初步取得了突破性工作實效。立足新發展階段,深知任重道遠,仍需久久為功。

四是必須創新實施路徑。綜合考慮區域教育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統一,通過賦權增能、激活增能、激勵增能,逐步形成優質學校集群、打造優質教育資源規模效益,從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量的增加,真正達到激發隊伍活力、鼓足教師幹勁的目的。改革中面臨的新問題,只能用進一步改革來解決。改革執行過程中要做到未雨綢繆、穩中求進,全力確保達到預期目標。

(作者係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萌,先後榮獲“西安市勞動模範”“西安市先進教育工作者”“西安市教育強市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