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十里畫廊山水秀美,乘輕舟而上,遇都鎮灣渡口下船,沿著盤旋狹窄的山路崎嶇前行近20分鐘,眼前忽然開闊,出現了房子、商店,路盡頭便是莊溪小學,也是白華鋒有所作為的地方。
“硬要説起來,從我太爺爺開始就是老師了,那會兒他教私塾。我爸爸也是老師,十里八鄉出名得很,至於我嘛,生活所迫,生活所迫……”
2021年5月,中國網記者跟著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的“桂馨科學課”項目組來到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都鎮灣鎮莊溪小學,這裡我們見到了一位心懷理想的校長。
5塊錢的學費交不起,那就選師範吧
“想想那會兒沒上高中,還是有點可惜,家庭情況不允許嘛,但是現在看,當初上師範不後悔。”白華鋒談起當初的選擇,眼神有些黯淡。
“華鋒啊,就去讀師範吧。”
當時的白華鋒猶豫了一下,想起初中交學雜費,因為5塊錢,母親東奔西走,還有妹妹要照顧,他果斷填了師範。
“我當時考了師範,主要的目的是‘跳龍門’,父親在我讀小學時就去世了,母親堅持自己帶著3個孩子。家裏窮,已經供不起我讀書了,急需找一份工作。”
就這樣,白華鋒選擇了就讀了師範學校。
白華鋒和學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像白華鋒一樣的一批人,他們是初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在那個大學錄取率還十分低的時代,考取中師的意義不亞於當今考取研究生。除了為了解決一張飯票,他們也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當時的師範教育頗具特色。師範學校不同於高中和一般大學,沒有高中生活的應試壓力,又沒有大學生活的老練沉穩,這樣的氛圍讓每一個學子保持著一種幼稚的青春之氣。
白華鋒在學校裏練了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籃球也打得不錯,一轉眼兩年過去了,到了畢業的節點。“母親説,有家才有業。”一畢業,白華鋒又回到了生養他的那片熱土。
19歲當老師,23歲當校長,年輕就拼一拼
1991年,19歲的白華鋒畢業回鄉被分到了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都鎮灣鎮的龍潭平學區五尖山小學。這是一所在山頂上的學校,家在山腳下的白華鋒背著被子往山頂爬。白華鋒調侃道:“其實那個小學還可以,1個民辦校長、2個代課老師,還有位59歲的老教師,再加上我有5個老師呢。”
白華鋒的教師生涯就這樣開始了。他包下了一個有20個學生的班級,非常堅決地提出只教語文和數學。“越是山裏的孩子越需要全面發展,每年的語文、數學要考核,一個老師如果既帶語文又帶體育,那總想著把體育課勻出來給語文課。”白華鋒的要求得到了校長的批准。
1995年,23歲的白華鋒趕上國家青年骨幹計劃,直接成為了學區校長,管理7個村8所學校。這一調動引發了很多人的質疑,從一個普通老師到一個學區校長,白華鋒心裏也咯噔了一下。但是隨之而來更多的是興奮。“領導説讓我去給學區補充一點正能量,我覺得幹不好就回去繼續當老師唄。”
年輕的白華鋒帶著一股衝勁兒,翻山越嶺,一天跑六所鄉下學校,有的在山腳下,有的在山頂上。回家的路上渴了,就捧起山間的泉水喝兩大口。“那會兒沒有車,全靠走,一次從山頂學校考察回來,我和同事在小溪邊玩兒了半天的水,天色暗了,我們趕緊往家趕。”白華鋒説著,嘴角揚起一絲微笑。
當了學區校長,不會喝酒的白華鋒也慢慢練出了酒量。“我最初是不喝酒的,但是和村裏打交道,往往一杯酒就能解決事情,就開始喝了。年輕嘛,喝了吐,吐了就再回來喝,喝幾杯就解決了。”
二十齣頭的白華鋒在一群長輩裏週旋,為學校擴建奔波,為學校資金擔憂,一有政策扶持,他就把當地民辦教書多年的老教師轉為公立學校的老師。“教書育人一輩子,希望他們的待遇能好一點。”他的能力得到了周圍人的認可。“白華鋒,幹得不錯!有你父親的樣子了。”
白華鋒和父親
提到父親,白華鋒的眼眶紅了。“父親32歲的時候,我跟著他開始讀書,琴棋書畫、吹拉彈唱他是樣樣精通,我不及他十分之一。”白華鋒的父親是都鎮灣鎮有名的老師,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找他寫對聯。要是忘記帶毛筆,他隨手找一團棉花,沾起墨寫一手漂亮的字。“這是我從小看到的,可能打那兒開始,我心底裏覺得做老師是受尊重的。當初選擇師範,我不後悔。”
23歲的校長,兩次回歸教師,幹了兩件“正事兒”
白華鋒的校長之路也並不順利,一路走來兩次被調回教師崗位。
“從校長到老師會感覺失落嗎?”
“從教三十年,兩次回歸教師,一次是2003年,幹了三年,一次是2013年,又是三年,就這六年,幹了兩件正事。”從校長回到老師,白華鋒覺得自己的腳落地了。
2003年,白華鋒接到調令,解除校長職務,在長陽縣都鎮灣鎮寶塔小學老老實實教起了數學。“那時候我是慶倖的,我喜歡教書。”沒有了當校長的壓力,白華鋒將所有精力都投在教學上,每半年他都有一篇小學數學的論文發表在當地的期刊雜誌上。一年的時間,白華鋒就拿到了長陽縣小學數學教學一等獎,並被縣教育局評為小學數學優秀學科教師。第二年他成功申報了縣級小學數學骨幹教師,第三年就被教育局聘為縣小學數學專家組成員。
白華鋒給學生上課
“數學基礎是要過硬的,我一點也和他們(學生)含糊,但是更重要的是數學思維,教科書只是資源,數學一定要讓學生應用在實踐中。”為了讓學生們對數學感興趣,白華鋒盡可能將小學數學融入到遊戲中,融入到生活實踐裏,讓學生喜歡學。為了教孩子們四則運演算法則,白華鋒帶著一副撲克牌走進教室。“今天我們打撲克,玩兒24點!”學生們一陣興奮,抽四張牌,運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得出24,學生們不亦樂乎。
“白老師。”籃球場上幾個學生一下子撲到了白華鋒的身上。“這叫親其師,信其道。”白華鋒回想起往事滿臉自豪。
2013年,白華鋒再次卸下校長的任務,來到莊溪小學負責學校的校本課程。“什麼是校本課程?校本課程就是要表現學校特色的課程,我是土家族的孩子,我要好好做一做當地土家族的文化。”
莊溪小學所在的都鎮灣鎮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在晚清時期,都鎮灣就出了8個貢生。在這樣一批文人的影響下,這裡民風淳樸,心懷聖賢之道。2008年,都鎮灣故事被收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但是都鎮灣的故事是沒有書的,全靠口口相傳。
“當時的都鎮灣文化出現了斷層,老一輩的人知道這些故事,但是他們的孩子大多在外打工,沒辦法傳承,那我就帶著孩子們學習,我想我有義務將這種文化傳承下去。”白華鋒堅定地説。
莊溪小學宣傳畫
白華鋒把這些會講故事的老人們請進校園,給孩子們講述土家族的故事。有些老人不方便行走,白華鋒就帶著學生去故事村郊遊。在田間地頭,孩子們蹲在老人身邊聽故事。白華鋒稱這為“老手牽小手”,他希望孩子們有機會能把這些故事講給父母聽,做到“小手牽大手”。
“現在不太行了,學校安全是個大事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外出活動我們基本不去了。”白華鋒的校本課程建設更多放在了課堂裏。
“推磨,拐磨,推的面白不過,做的粑粑黑不過……”這是一首土家族的民謠,白華鋒把它帶進了課堂裏。“你們知道為什麼隔壁的婆婆要來點火嗎?因為當時很多人家裏都沒有火柴……”白華鋒把孩子們從小聽到大的民謠帶到了課堂上,給一年級的孩子講解兒歌背後的故事。
為了讓孩子們學習不枯燥,白華鋒把兒歌故事化為情境教學,讓孩子們自己去寫故事,發揮腦洞編故事;帶著孩子們在課堂上唱土家族民謠,他稱之為音樂教學;他還鼓勵學生把故事畫成連環畫。
莊溪小學學生的連環畫
“其實故事寫得好不好無所謂,一年級的孩子,我考察的重點在字上面。”白華鋒説。
中央民族大學的滕星教授認為,現今的鄉土文化日漸式微,學校培養了很多在文化上無根的人,他們既融入不了主流社會,又適應不了土生土長的鄉村社會,從而成為文化的邊緣人。白華鋒説,他的努力是希望讓莊溪小學的孩子記得“廩君”、記得“武落鐘離山”、“記得三百里清江”,他們的根在這兒。
50萬的經費不夠花,我想添點課程
“你為什麼又當上校長了?”
“在這裡,校長和後勤主任沒人想當,活兒還多沒錢。我沒錢倒也湊活,學校也沒錢不行啊,我想給孩子們添點兒課程。”
從最初當老師開始,學生如何全面發展成為白華鋒心之所繫。“學校每年都會有50萬經費,但是水電費一個月就要2萬。”2016年白華鋒回到了校長的崗位上,接手莊溪小學。看到這些數字,他心裏有了想法。
剛上任,白華鋒給廁所換了電子的沖水閥門,老師們都不理解,每天喊學校沒錢,原來的水箱還能用,為什麼要換沖水閥門。
白華鋒知道老師們不滿,他算了一筆帳,換閥門花了2萬,但是原來的水箱24小時流水太浪費,而電子閥門根據進來的人數設置沖水次數,一個月可以節約2000塊錢的水費。“一開始我投入了2萬塊錢,但是我一年就賺回來了。”他沒有和老師們多解釋。
從這兒開始,每天喊學校沒錢的白校長成了老師們眼中的“惡人”。學校每次開會都提醒老師們節約用電,但是屢屢有老師我行我素。白華鋒下了一劑“猛藥”,給每個老師辦公室都裝上了電錶。
“正常用電我都不介意,夏天開空調也正常,我不阻攔,但是有些老師下班後,辦公室沒人空調也吹一晚上,我真的不能忍受。我要用電錶的數字和他們説話。”在白華鋒的嚴格要求下,莊溪小學一個月的電費少了6000塊錢。老師們看到效果,雖然行動受限,但是也不再説什麼。
莊溪小學科學教室
用省下的這些錢,白華鋒給學校建起了科學教室,裏面有遼寧艦、神州系列飛船等一系列模型。提起科學教室,白華鋒有點失落,“帶不了孩子們看航空母艦,但是他們必須得知道我們國家這些成就,模型我也得給他搬過來。”
“我小時候好玩,等我長大後發現學生的頭腦很重要,科學能進一步促進孩子的成長。”白華鋒鼓勵老師們開展科學課,讓孩子們自己做模型,開展科技節活動。
莊溪小學學生製作的飛機模型
“看看是誰的雞蛋碎了。”孩子們一擁而上,這是莊溪小學的科技活動“保護雞蛋”。“雞蛋放中間,不管用什麼辦法,整個長、寬、高不能超出10cm。”孩子們從4樓拋下去,下面老師當著學生面打開,學生們一個個都激動得不行。
“雖然活動簡陋了點,但是孩子們起碼知道了高空墜物的力量,在4樓也不敢往下面隨便扔東西了。”白華鋒説道。
桂馨科學課名師志願者老師進課堂培訓
2014年12月,莊溪小學成為了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科學實驗工具箱的捐助校。白華鋒説,能有這樣的機會,他真的非常感激。桂馨基金會的一套科學實驗工具箱有12箱,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工具箱分別與12冊教科版科學教科書配套,每冊教科書均有對應的教學工具箱。一套工具箱可滿足一所學校結合科學課程相關的基礎探究實驗和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決了莊溪小學科學實驗器材不配套、專業師資力量缺乏等多重問題。
今年,莊溪小學第二次接收了科學實驗工具箱捐贈。桂馨基金會還帶著浙江的科學老師來了。來自浙江省安吉縣的袁和林老師給全校老師演示了一堂生動的科學課。白華鋒坐在第一排,手機按下了靜音鍵。“我一定要好好聽一聽外面老師的科學課。”這一刻他又回到了一個教師的位置。
“不動手怎麼能想出科學實驗的結果呢?”袁和林老師一再強調,下面的白華鋒和老師們一起動手搓橡皮泥,比較行星大小。
“我們都玩得這麼開心,何況那麼大點的孩子。科學課該怎麼上,我現在有一點點方向了。”看著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帶來的科學實驗工具箱,白華鋒有些激動。
當校長也有當校長的好處
用省下來的錢,白華鋒建起了傳承辦公室,每一個來學校講故事的老人有了能休息的地方。“那些講故事的老人都很積極,自己走幾裏地,來學校給孩子們講故事,我得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感覺。”
當上了莊溪小學的校長,白華鋒想把土家族的故事文化做得再大一點,他發動學校的老師們一起加入,要將土家族口口相傳的故事編成書。
“可能這就是當校長吧,能幹得稍微大一點。”
莊溪小學校本教材
經過漫長的打磨,莊溪小學的校本課程教材編好了。一年級的土家族兒歌到三年級的土家族神話,再到六年級的國學經典故事。這套教材給孩子們提供了從鄉土看世界的窗口。
書是編出來了,但是沒錢印刷怎麼辦?白華鋒跑到了土家族的文化局。“你看看我們這書把土家文化都融入在了裏面,我把文化局的名字落上,您就幫我們印了吧。”幾番軟磨硬泡,最終莊溪小學的土家特色校本教材出現在了學生們的案頭。
傳承辦公室裏有幾個大櫃子,白華鋒拉出一個櫃子,裏面全部是孩子們的作品,有連環畫、手抄報。“我不知道這些東西能保留多久,希望有一天如果他們回來,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的回憶。”
論及當校長的感受,白華鋒説,“能有更多的機會出去交流學習,我見識到了更廣的世界吧。雖然現在有些事兒做不到,但是以後未必不行。”有一次去杭州的學校交流,白華鋒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孩子掌握各種技能,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莊溪小學開展科技節活動
回到學校,他呼籲老師們把鄉村社團建起來。有的老師喜歡寫毛筆字,課後就帶著孩子們練字;有的老師喜歡下象棋,就帶著孩子們下象棋;有籃球打得好的,就帶著學生打籃球。隨著活動的展開,老師們將自己所長教給孩子們,為平淡的山村增添了些許樂趣。
學校還有點閒錢,白華鋒在籃球場上架起了球網,改成了排球場。他指著一位老師説,“你以後就是排球隊隊長了”。老師也調侃道,“那我要建一個協會,我就是會長了。”“沒問題!”
山裏的傍晚,風還有點涼,操場上傳來了一片笑聲。最初,老師們帶著學生打得沒有章法,誰能把球打到對面大家就鼓掌。後來老師們開始研究排球的規則,懂了一接、二傳,現在都打得有模有樣。莊溪小學的排球隊也成立起來了。
為了方便學生活動,白華鋒在操場上安上了照明燈。“你看,夠亮吧,每個角落都能照到,燈的高度、角度,我都一點一點算過的。”
修房子,希望把老師留在鄉村
無論白華鋒的想法有多好,鄉村終歸是鄉村。莊溪小學的地理位置偏僻,決定了學校的好教師很快會到縣城裏去,層層割韭菜的現象一直存在。無論白華鋒如何建社團、如何改硬體、如何給老師們的生活製造樂趣,鄉村的文化生活、社會交往依舊缺乏足夠的活力,讓這些年輕教師長期留在莊溪小學的難度依然很大。
儘管如此,白華鋒還是決定建起了教師宿舍,每一個到這兒的老師都可以單獨住一個“小別墅”,他希望以此把老師留住。“其實換個角度想,我覺得也還行,這些好老師可以去教育更多的學生。”白華鋒有些哽咽。
“我想給老師們做校服,再等等吧。你看我們四樓還空了一間房,我準備做一個錄課教室,不管如何,先進理念要放在這裡。我就等呀等呀,等一個機會,有人能看到我們。我相信,終有一天這些都能建起來。鄉村的孩子們會和城裏的孩子們一樣變得視野開闊,不再做鄉巴佬。”(圖/文 賀苗苗)
桂馨基金會簡介:桂馨基金會是一家成立於2008年11月、關注中國發展中地區基礎教育的公益慈善機構。基金會遵循平等、互助的原則,以務實和專業的方式,致力於中國貧困地區教育環境的改善,促進教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基金會專注發展中地區兒童閱讀成長、青少年科學教育、美育教育和鄉村教師群體的關注和支援,形成了桂馨書屋、桂馨科學課、桂馨藝術課堂和桂馨鄉村教師支援四個公益項目體系。桂馨基金會運作規範、透明,中基透明指數(FTI)連續9年滿分,獲“自律透明榜樣獎”,連續兩年獲評慈善透明榜樣,榮獲第七屆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組委會獎,獲評5A級社會組織、北京市社會組織示範基地、中國慈善榜基金會(非公募)榜單TOP50、中國慈善信用榜TOP30等榮譽。
“桂馨科學課”是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的主要公益項目之一。此次,莊溪小學所在的湖北省長陽縣與同屬宜昌市的興山縣、遠安縣和秭歸縣4縣共56所學校接收捐贈科學實驗工具箱80套。這批工具箱所屬的公益項目“呵護鄉村學童科學夢”由阿里巴巴公益和中國扶貧基金會提供支援,阿里巴巴公益寶貝愛心網商捐贈,桂馨基金會負責項目實施。
白華鋒校長參與的科學教師培訓活動是科學工具箱捐贈之後的延伸內容,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通過邀請東部科學名師赴項目實施縣域進行科學課堂教學觀摩,走訪調研項目學校,了解教師實際問題和需求,並針對性組織教研和培訓,解決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助力科學教師隊伍專業素養及科學課教學品質的提升,同時也讓捐贈的科學實驗工具箱在鄉村學校發揮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