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中國故事|百仕達小學:打造一所安全而友好的學校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賀苗苗 | 時間: 2021-06-28 | 責編: 羅天林

“大熊校長好!”清晨的深圳市百仕達小學安靜而清新,熊佑平正彎腰和孩子們一個個擊掌,注視著他們進入校園。聽到孩子們甜甜的問候,熊佑平或是翹起眉梢做個鬼臉回應,或是送上一個大大的擁抱。“大熊校長也太滑稽了吧?”孩子們樂彎了腰,蹦蹦跳跳地走進學校。從2010年開始,這已成為百仕達小學每天清晨學生與校長之間互動的常態。


校長熊佑平與學生擊掌

一 校園裏平等、自由與安全感,由身體力行的行動來塑造

2010年前,早晨的校門口是一片“校長好”的禮貌問候,與之相伴的是孩子們對老師深深地鞠躬,一副對師長畢恭畢敬的小大人模樣。2010年,熊佑平接任校長,他改變了刻板的問候方式,開始與學生擊掌、碰拳,甚至擁抱,試圖營造一個安全友好的氛圍,激活學生的情緒、情感。

“我的校長非常可愛,他有時候還會朝我做鬼臉。”讀到孩子們寫的小作文,熊佑平心裏一陣欣慰。改變入校的問候方式終於得到了一點點回應,但是偌大的學校靠他一個人的改變是不夠的。

“這個問題你看這兒填錯了。”一位老師蹲在學生旁邊給孩子耐心講解, “咔嚓”一聲,熊佑平拍下很多這樣的鏡頭,發在教師群、朋友圈。“和學生平等相處,每天都在説,但是遲遲落不下來,我這樣拍個照片發朋友圈,讓老師們可以知道我的理念是什麼,該怎麼做。”作為一所民辦學校的領頭人,熊佑平坦言學校的用人機制比較靈活,校長與老師交流的渠道和方式也較多元化,當老師們看到、體悟到校長的行為和辦學理念,他們也就逐漸改變了自己和學生相處的方式。

教學現場

熊佑平的校長辦公室設在一樓,學生隨時可以進去找校長,跟校長聊天。如果他們覺得老師不夠親和、作業佈置太多,也會跟校長抱怨。熊佑平很重視孩子們的感受,他也常常扮演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梁作用,把學生的感受和要求反饋給老師,和老師一起從兒童視角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促進師生關係和諧發展。

熊佑平説:“我希望我的態度,能影響到每一個老師,能夠和學生平等交流;也能影響到學生,有勇氣與成人平等交流。”

百仕達小學主張“低評價、低競爭”,善待教師。“善待教師就是尊重教育,就是善待學生。”百仕達小學不在教師間搞競爭性評價,也不用繁瑣的表格等量化工具考核教師,儘量讓教師不參與檢查評比活動,努力讓教師安靜下來,沉浸于教育生活中。

老師正在授課

在百仕達的課堂上,老師們蹲下身來,與孩子對話時目光保持平視,孩子們分析得頭頭是道,向老師們提出質疑,老師們也不煩惱,而是表示讚許再耐心解答,有時候還會和同學們一起去驗證問題。

百仕達小學漸漸“活”起來了,整個校園充滿著鮮活靈動的氣息。“大熊校長你看我這個畫好不好?”“老師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現在,百仕達小學的孩子們無論在任何地方看到校長、老師,都能大方打招呼,甚至開個小玩笑。他們不會緊張、不會回避,一副朝氣蓬勃、自信陽光的樣子。

然而,熊佑平説,學校不僅要給孩子安全而友好的環境,還要有效地開展教與學,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這就需要關注學校的課程建設與實施。

六年級數學活動“最強大腦”

二 “舊瓶裝新酒”:學生氣質變了,根本是課程教育變了

走進百仕達小學的課堂,孩子們四人圍坐一起互相交流。熊佑平説:“課堂上,學生的發言不只是為了回應老師,更多的是分享給同學們聽。”百仕達小學先從形式開始改變,變傳統教學的“秧田式”座位為4人小組合作探究式座位,便於學生組內合作分享。數學學科和英語學科還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實施動態分層走班教學。

在國外考察期間,熊佑平看到很多學校都帶著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對於學生問題提出與解決、資訊蒐集與處理、人際交往與合作等能力的培養十分有效。2012年春,當他聽説香港一家學校舉辦項目式學習成果發佈會,就帶領十幾個老師過去參觀。

“你們覺得這個PBL我們學校能不能做?”“我們也能做!”“那我們回去就嘗試。”在回學校的路途中,項目式學習計劃被敲定下來。

藝體組“閱讀與課程建設”演講比賽

回到學校,熊佑平找到香港大學教授李輝博士給老師們做培訓,從項目産生到項目研究,再到結題展示,老師們用了三天時間系統學習。在李輝教授的指導下,百仕達小學開展了第一屆項目式學習的實踐。

隨著項目式學習實踐經驗的積累,熊佑平開始考慮《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開展,把學習與生活連接起來。於是,他依據《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標準,構建起百仕達小學項目式學習課程框架。項目選題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將大自然、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作為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圍繞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係等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入拓展。就這樣,“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的課程框架建立起來,新課程通過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議題將學生引向社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和內心世界,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有愛心、責任心,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堅實的基礎。

百仕達小學E-STEAM教學交流活動

“我們建議當地的居民要多了解生態環境,多宣傳也讓其他人知道保護環境。”這是三年級四班的孩子在“我的城市”大課題下對《深圳市的生態環境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嗎》這一課題做的報告。這場項目式學習是由1位老師+1位家長+7個學生、歷時2個月完成的。泡在圖書館、瀏覽中國知網、翻閱深圳特區報……孩子們通過各種渠道蒐集資訊,在老師的帶領下多次實地考察,撰寫考察報告,還設計發放了近百份調查問卷,徵求市民們的看法。“通過這次項目研究,我知道該怎麼分工,不要自己扛著,第四次當組長我更有經驗了。”作為項目小組組長,胡瑞琪同學認真地在項目書的最後一頁寫下自己的感受。

項目指導老師説:“通過多年項目式教學的實踐,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項目式學習追求的不是結果,恰恰是研究的過程,問題的産生要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讓孩子學會提問,這個過程當中要讓孩子學習怎麼去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篩選資料……讓孩子們真正地融入在學習裏。”

在原本的課程標準下卻不按部就班,而是將項目式學習融入到課程教學中,熊佑平調侃道,這個可以説是“舊瓶裝新酒”。

田間觀察

三 “不規則”的學校,野蠻生長的校長

部分課程做了改革,熊佑平沒有止步於此,而是繼續挖掘其他科目課程改革的潛力。佐藤學曾説:“任何教育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努力。改革要取得成功,一兩年的時間是不夠的,即使改變了現狀也不能維持。”

曾經身為語文老師的熊佑平,對於語文課程的改革一直唸唸不忘,他説“閱讀是學校的底色”,提出語文教學要以閱讀課程為核心,讓低年級孩子讀圖畫書、讓中高年級孩子讀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內容不局限于課本。

對於熊佑平的閱讀課程改革,也有人提出質疑:“這樣子搞,考試怎麼辦?”

解釋多了,熊佑平有時也會反問:“按照原來的搞法,學生學好語文了嗎?語文成績搞好了嗎?語文教學一直高投入低産出,為什麼不能換種方式試試?”

他是別人眼中不按規矩出牌、野蠻生長的校長。

圖書館環境

蜿蜒曲回的木房子狀小書架、隨處可坐的綠色座椅、顏色鮮艷的紅色小閣樓……孩子們在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的圖書館裏走路輕輕的、説話悄悄兒的。在這塊區域裏,隨處可以見到安靜看書的孩子,有的站著、有的趴著、還有的兩兩一塊兒,孩子們可以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環境。

走出圖書館,百仕達校園裏的課室、室外草坪、走廊等地,孩子們隨處可以拿到書,隨處可以坐下看書。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什麼?熊佑平認為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包括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方法策略。由此,百仕達小學借鑒“國際閱讀素養進步研究(PIRLS)”閱讀評量體系,制定了百仕達小學的語文測評標準。

高年級語文教研活動

低年級閱讀以圖畫書為主,隨著年齡增長,中高年級要閱讀文字更多的章節書,引導學生從圖畫書逐漸向橋梁書、章節書過渡。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閱讀課外書要達到5萬字,三四年級40萬字,五六年級100萬字。在百仕達小學,一年級學生一年閱讀量就達到了500萬字,中高年級學生每年閱讀量達到1000萬字,遠遠超出課程標準的要求。一個學期,一年級的一個班級學生讀了4531本書,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創作了自己的小書,製作自己的新聞本,學校還給孩子們頒發了“閱讀之星”的獎狀。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提高了,從閱讀課程改革前比全區平均分高5~6分,到現在可以高10來分,有時甚至能高15分。

熊佑平校長向同學們介紹圖書

“我們的閱讀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為有一個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生態。”熊佑平説。圖書館家長義工朱丹證實了這一點。在百仕達小學,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參與了孩子的閱讀活動,比如每天晚上的親子閱讀,每週五輪流到班級給孩子們讀書、講故事。在學校圖書館,常年都有一百多位家長義工輪流為學生服務,他們整理圖書、策劃活動,為孩子們導讀。

“導讀,對我們是有時間要求的,我們必須在8到15分鐘時間裏,給孩子們介紹一本書,既要激發他們的興趣,也要教孩子們一些閱讀方法。” 朱丹説。百仕達的家長義工們做一期導讀,往往需要經過挑選書籍——了解書籍背景——熟讀書籍——列出大綱——製作精美而能吸引孩子目光的PPT——潤色講稿——現場導讀的一連串的工作。這樣一個環節下來,家長把書讀通了,才能以導讀的方式引領學生。

熊佑平校長與學生們

四 百仕達的“特色學生”:揚長避短是正解

項目式學習開展得如火如荼,也有家長會擔心,小組學習會不會讓一些能力不太強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變成“差生”。在百仕達小學的教育理念裏,這所學校沒有“差生”,只有各具特色的學生。

“中國好閨蜜,早上好呀!”熊佑平親切地和剛入校的孩子打招呼。“中國好閨蜜”是百仕達學校一個孩子的特色稱謂。校園裏不僅有“中國好閨蜜”,還有“公益小天使”“家庭開心果”“詩詞大王”“時間管理之星”等特色稱呼,這些稱呼都源於百仕達小學的“特色學生”評比活動。

最美的兒童節禮物“學生作文集”

“我熱愛閱讀,每天堅持寫日記,積極參加各類徵文比賽,目前正在創作小説《瘋狂彩虹》已經寫了10章7000字,我想申報成為小小寫作家。”周若一同學在班裏提交了自己的自我推薦,在班級展示後,同學們投票一致通過。“小作家”就這樣誕生了。周若一很開心,當選“小作家”之後,她的小説更新頻率都變快了。

熊佑平經常跟老師講:“如果上帝把孩子的這扇門堵死了,我們千萬別把其他的窗也給堵死了。”有的學生成績達不到最優,但運動技能不一般,可以鼓勵他們進校運動隊,在運動中感知拼搏的精神,收穫成就的喜悅。有的學生樂感好、愛音樂,可以推薦他們學音樂,在藝術的氛圍中感悟堅持的力量,體會藝術帶來的愉悅。而依據歷年的數據統計來看,孩子們發揮藝體特長的同時,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百仕達小學配備專業帆船老師、足球老師、音樂老師,為每一個孩子提供無限的可能。而這些孩子也不負眾望,學校帆船隊在世界大賽中創造了中國少年的最好成績,男女籃球隊都獲得過全國冠軍和深圳市冠軍。

年級特色學生頒獎典禮上的學生文藝表演

熊佑平説:“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接受不同,當這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學校被善待的時候,他內心是有力量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帶著他獨有的基因密碼以區別於他人,有些“短”補不上,不如把“長”發揮至極致。

五 家長參與:選擇百仕達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之前網路上傳言,百仕達小學入學門檻極高,要求家長不僅是本科學歷以上,還得顏值高。面對這樣一所學校,真的是“一位難求”。熊佑平回應:“百仕達從未對家長學歷有過硬性要求。”最初,百仕達小學對於入學的學生,會按照錢志亮教授編寫的《兒童入學成熟水準測試量表》,對孩子心理、智力、身體發育成熟度等方面做一些考量。隨著深圳教育改革的推進,現在全部實施搖號入學。

但是熊佑平一直告訴家長,選擇百仕達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就是“與孩子一起成長”。如果你是一位只想要把孩子完全交給學校的家長,在百仕達這所小學裏還真的有點待不下去。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

“孩子總是達不成任務,家長也很鬧心,怎麼辦呢?”百仕達小學的家長又開始“接受教育”了,百仕達小學每年至少會給家長開一次講座,向家長普及各種親子溝通的知識、教育孩子的理念,目的在於樹立家長正確的兒童教育觀。

熊佑平説,很多“問題孩子”的背後更多的是家庭問題。一是夫妻關係出問題了,直接影響家庭氛圍,二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恰當,直接影響親子關係。這兩方面處理不好,往往會讓孩子自卑、脆弱,缺乏安全感。

“過年收到了紅包應該怎樣花?”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媽媽的職業分享《信用卡的秘密》開講了,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接著這位媽媽給孩子們講解了信用卡的産生、申請條件、使用規範,最後還提醒孩子們要合理支配手裏的“小金庫”。這樣的職業分享,每週都會在百仕達小學的校園裏上演。

共用美好時光

百仕達小學的家長還要以圖書導讀組、故事巡講組、活動策劃組、後勤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等方式參與孩子閱讀全過程。不僅如此,學生用餐、學生校服、校園改造、課程設置,凡此種種,家長都要參與其中。在百仕達小學,家長寫策劃也是家常便飯。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時節,家長寫策劃、做攻略、找旅遊公司,各地考察後帶孩子出遊。學校還建立了百小聯足球俱樂部、百小聯籃球俱樂部、百小樂家長合唱團等一系列社團組織,以增進家長與家長間、家長與學校間的交流互動。有很多家長表示,這還在無形中豐富了他們的業餘生活。

毫不誇張地説,這是一個孩子的學習樂園,也是一所家長的成長學校。“親子關係怎麼融洽?多接觸、多熟悉,自然就融洽了。這樣的孩子,成長才能更自信。”熊佑平説。

活動中的家長合影

六 結出理想果實:成長的路途困難不小、希望更大

課程改革、家校共育,百仕達小學辦得風生水起的背後,是以民辦學校具有靈活性的用人機制和考核機製作為支撐。學校對於老師的考核不是依據單一的成績,而是還要考慮老師是否充滿熱情、是否能關注到每個孩子等等,這些都保證了百仕達小學的項目實施效率非常高。

儘管民辦學校有優勢,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外參加一次學習交流時,熊佑平和一位老師相談甚歡,老師也非常認可熊佑平的教育理念。如此優秀的人才能不能把他邀請到百仕達小學任教?熊佑平張不開口。儘管百仕達小學每年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用於教師的工資、福利支出,但與公辦學校教師相比仍有差距,更沒有公辦學校的上百萬安家費、人才補助津貼、住房補貼。

團隊合影

“我們常説‘安家樂業’,安居在前,樂業在後。”在優秀的老師面前,熊佑平難以開口,想要這樣的老師,學校只能自己培養。然而,學校的一些老師也因生活問題,無法在百仕達小學長期任教。提起這個問題,熊佑平雖覺遺憾,但是他仍保留些許驕傲:“從百仕達走出去的老師,是不愁找工作的,因為他們是跟著學校的課程建設一起成長的!不管去哪所學校,他們都是優秀的骨幹力量。”

執著追求“小而美”的精緻教育,攜手家庭為孩子打造多元化發展平臺,注重閱讀和運動,追求卓越與崇高,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現代紳士、淑女。百仕達小學的成長路途雖不平坦,但充滿希望!(文/賀苗苗 圖片來源/百仕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