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這所以黨的生日命名的學校,教出了一屆屆“最可靠的革命接班人”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佳 | 時間: 2021-06-21 | 責編: 劉佳

中國網北京5月25日訊(記者劉佳)從“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基、為教工的美麗人生添彩”的“美麗教育”理念,到“培養具有海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美麗少年”的育人目標,這所學校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培養最可靠的革命接班人”。因為它以黨的生日命名,黨的革命事業是它永恒不變的奮鬥目標。

它,就是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近年,七一小學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理念,五育並舉育全人,為黨和國家輸送了一批批有為之士。

供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

校名由來:從小聽黨的話做黨的好孩子

1954年,原海軍子弟學校創立,這所位於海軍大院內、學生來源主要是海軍團職以上幹部子女的部隊學校,從創建之初就被深深烙上“紅色印記”。這也為它後來成為革命接班人的“搖籃”,奠定了堅實基礎。

供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

據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張建芬介紹,建校之初,學校共設5個行政班,其中一年級2個、二至四年級各1個,學生人數150人。在這所與海軍大院一衣帶水的學校內,學生嚴格按照軍事化管理,全員住宿,往返校園一律集體乘車,不允許父母開車接送。首任校長、教師都是當時的在役軍人。軍人的後裔,在耳濡目染的家教中,完全沿襲父輩精神,對黨絕對忠誠。這種基因,似乎讓“七一”成了它最適合的名字。也正是在這一年,時任教導主任張義霞倡議,報海軍司令部批准學校以黨的生日命名,讓全體學生從小聽黨的話,做黨的好孩子。於是,“七一小學”由此得名,“七一”也成為師生共同的名字。學校育人目標也因此確立:培養最可靠的革命接班人。

供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

67年已過,七一小學初心不改。憑藉對黨的忠誠,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這所海澱區屬優質學校,已經成長為擁有68個教學班,2693名學生,240名教職工,40名海澱區級以上骨幹教師的品牌校。

教學:學習之外學會合作

如果説,學校是育人的大實踐基地,那麼,課堂絕對算得上是主戰場。就像黨的軍隊,聽黨指揮,團隊配合,服從集體一樣。在七一小學的課堂上,團隊合作也是每位師生的共識。

2013年,領先於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七一小學立足學情、爭取創新,率先在校內進行了合作學習的教學嘗試。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同一教研組或不同教研組打破界限共同圍繞同一主題進行教研、授課,是合作學習的真實樣態。教室中,學生6人一組圍圓而坐,老師講授為輔,學生討論、探究為主,是七一課堂的常態。

時至今日,七一小學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已經實行8年。對於每一名師生而言,合作不僅是學習方式,也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呈現。在校長張建芬看來,合作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成員彼此接納欣賞;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或團隊為單位進行的,它讓全校師生懂得取長補短,更從團隊的成功中收穫自己的成長。

五育並舉:“美麗”海娃尊重成長

聽黨指揮,為黨育人,是七一小學行動的坐標。近年,黨和國家提出“五育並舉育全人”的育人理念,七一小學更是不甘人後,勇作表率。五育齊發力,處處爭先進。

供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

1993年,收歸海澱區屬後的第一任校長王育華曾對每一位學生提出明確的“四會”要求,即會唱10至30首革命歌曲;會寫毛筆字;會演奏一種樂器;會游泳。即便在今天,也絲毫不過時。特別是近年,在張建芬提出“美麗教育”的辦學理念後,學校五育發展更是邁入新的快車道。2005年,海軍海娃藝術團七一小學分團成立,分團在市區比賽中都取得過優異的成績,2007年,更是登上中央電視臺春晚,在世人矚目中亮相;2008年,美術書畫社正式成立。學校也首次打破低、中、高年級的限制,按專業指導學生。

供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

創建至今,學校榮獲市區級榮譽無數——海澱區優秀基層黨組織、首批素質教育優質校;海澱區藝術、國防、科技示範校;北京市文化建設示範學校;北京市教科研先進學校;北京市課程建設先進校;北京市藝術教育特色校;北京市傳統體育項目校;北京市資訊技術五星級學校;教育部數字校園和基礎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實驗校;全國平安校園。

供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

今年,喜迎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重大歷史節點。七一小學將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辱“七一”之名,將黨的教育事業繼承、發揚。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點上,學校將勵精圖治,為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為“培養最可靠的革命接班人”篤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