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翻開課本,讓“紅色故事”生命力更旺盛長久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作者: 王美瑩、靳曉燕、王斯敏、蔣新軍 | 時間: 2021-06-21 | 責編: 徐虹

課本中的黨史故事,曾經怎樣感動幼小的心?如何讓這些“火種”燎原燃燒?讀者這樣説——

翻開課本,讓“紅色故事”生命力更旺盛長久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靳曉燕、王斯敏、蔣新軍

學術支援 人民教育出版社

編者按

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時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銘記奮鬥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課本是青少年學習歷史的重要載體,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和文化觀。通過學習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教科書,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感受著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使命,賡續著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血脈。在喜迎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我們走進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年中小學教科書陳列館,探尋百年來教材發展中的紅色印記,傾聽幾位不同年代讀者、編者、教學者對課本中黨史故事的深刻記憶。

  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年中小學教科書陳列館一角。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圖

【記者探訪】

走進人民教育出版社百年中小學教科書陳列館,就像走進了記憶深處,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一排排玻璃櫥窗裏陳列著許多書頁已經泛黃的教科書,那些再熟悉不過的封面、目錄、文字、插圖,瞬間勾起人們的童年回憶。

陳列館面積不大,整體以木質色調為主。走進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形似竹簡的裝飾性屏風,屏風上用繪畫展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幾則儒家經典名句的內容。屏風右側是陳列館的主題:“厚德啟智——中國百年中小學教科書展”。

于2010年正式開放的陳列館,展示了人教社圖書館收藏的中國近代以來各種類型的中小學教科書數百本。由於部分展品年代久遠,參觀者只能透過玻璃櫥窗觀看各個時期課本的封面或者內頁,不能親手翻閱。但在講解員的介紹當中,歷史的脈絡從模糊逐漸變得清晰。許多細節透露出教科書出版方式、語言表達、標點符號用法等方面的細微變化,投射出時代變遷。一個鮮明的印像是:這些教材的編寫工作,與中國共産黨的前進征程一路相伴,充滿生動鮮活、感動人心的黨史故事,洋溢著濃郁的革命傳統、愛國情懷。

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教科書編纂,可追溯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圖書館工作人員劉常華介紹説:“當時,邊區和解放區在黨的領導下編寫了專屬教科書,雖然戰時條件艱苦、紙張簡陋,但仍然起到了鼓舞鬥志的重要作用。”

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黨的領導下成立,專業從事教科書出版這項神聖事業。1951年秋季,全國中小學生開始使用第一套人教版統編教科書。自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孩子讀著人教版教材成長起來。據人教社統計,不管是在哪個年代,讀者們回憶起當年讀過的課本,最難忘的都是英雄人物、紅色故事。

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革命文化類內容在教材中的呈現方式也不同,體現出豐富性、多樣性特點。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統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執行主編陳先雲介紹,低年級教材主要選編單篇革命題材的課文,而高年級則注重編排革命文化主題單元。在今天使用的語文教科書中,仍然保留著一批多年前就被選編的革命傳統教育題材篇章。例如,人教社編寫的第一套語文教材中,《開國大典》《朱德的扁擔》《小英雄雨來》《荷花淀》等讀者們耳熟能詳的篇章就已經入選;《吃水不忘挖井人》《金色的魚鉤》《王二小》等也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便被選入教材。這些經典的革命篇章、英雄人物,成為一代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人教版教材非常注重經典篇章的傳承性。”陳先雲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都要落實在語文教科書的具體課文中,這是我們編寫教材時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教社老同志回信,對人教社的教材編寫工作提出勉勵與期待。人教社全體編輯懷著振奮與信心前行。他們明白自己的使命: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引導青少年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增強“四個自信”,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 靳曉燕)

  1961年小學語文課文《白求恩》  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圖

【講述】

爺爺編選教材,灌注著對祖國的愛

講述人:教育家葉聖陶孫女 葉小沫

在我的童年記憶裏,爺爺葉聖陶一直保持著非常規律的作息:上午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處理工作,然後回家吃午飯睡午覺;下午2點開始動手改文章,通常一直改到下午6點。事務繁多的時候,他吃過晚飯還要再動筆工作。爺爺工作很忙,不是出去開會,就是趴在書桌前寫寫改改。他工作的時候,全家人都不會去打攪,年幼的我由於好奇,經常安安靜靜地站在書桌旁看他改稿子。

直到我讀了幾年書,才意識到爺爺是在編課本,我學的課本都出自他的手。爺爺還經常把爸爸葉至善叫到書桌前,和他討論一些課本內容的修改。父子倆經常為了一篇文章的某句話或某個詞討論許久。

1950年12月1日,人教社正式成立,爺爺被任命為社長和總編輯。他帶領著為數不多的編輯,主持修訂和編撰了新中國第一套大、中、小學教材。為了讓新中國的語文課展現新面貌、新內容,爺爺滿腔熱情地親自上陣創作。例如,他為新課本寫了兩首有代表性的兒歌——收錄在《高小語文課本》第一冊當中的《國旗歌》《咱們的新國家》,體現出新中國成立後爺爺振奮的心境。

《朱德的扁擔》《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革命題材課文也經過爺爺的修改。爺爺的編輯工作極其細緻,他經常會對一個語句反覆琢磨推敲。

1981年,我採訪了寫《保護益鳥,不掏鳥窩,不摸鳥蛋》倡議書的11位同學,寫了一篇《讓全國的小朋友都知道》的報道。爺爺把其中一個孩子所説的“全國有兩萬萬小朋友”改成了“全國的小朋友這麼多”,我才意識到,原文是我自己強加的內容,修改後才更符合普通農村孩子的説話語氣。

爺爺做了大半輩子教材編輯工作,他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一直激勵著我。尤其令我難忘的是,他把對祖國的愛、對新中國成立與發展的喜悅,灌注到了他所編選的每篇課文中。我成為一名編輯後,常常會回憶起這一切。爺爺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讓我時刻督促自己成為一名好編輯。

【講述】

永遠記著那根“朱德的扁擔”

講述人:山西省2015年度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劉大壽

我今年78歲,入黨55年。這輩子,可以告慰自己的是,我堅定信仰,忠誠理想。我的精神“滋養品”很多,語文課本裏那些體現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偉大品格和高尚情操的故事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朱德的扁擔》,就讓我終身受益。

我的故鄉是山西省平遙縣侯郭村。20世紀50年代,在簡陋教室裏進行的初級小學語文課上,我學到了《朱德的扁擔》。那時我想:朱總司令,多麼令人尊敬的革命前輩啊!作為一個40多歲的軍長,在井岡山上忙碌工作之餘,還跟戰士們一塊兒翻山越嶺去挑糧。大家心疼他,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可他卻又找來一根扁擔,還特別寫上自己的名字,繼續與大家一道挑糧。革命隊伍同甘共苦,令人嚮往。朱德的扁擔讓我更加覺得共産黨好,立志長大後要像父母一樣做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我曾兩次上過井岡山。第一次是在1967年元旦前後,那時,我入黨將滿一年。懷著尋找精神源頭的念頭,我來到了中國革命的搖籃、聖地。在黃洋界,我放聲背誦毛主席作品《西江月·井岡山》;駐足朱總司令當年挑糧歇腳的那棵大槲樹下,“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努力,粉碎敵人圍剿”的紅色歌謠在腦海中閃現。中國革命為什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支革命隊伍信仰堅定,理想遠大,艱苦奮鬥,永遠保持著革命戰爭時期的一股勁頭、一腔熱情。

我第二次上井岡山,是在2005年7月30日。這年1月,我剛退休。在黃洋界,我又一次想起了朱德的扁擔。我在朱德題詞的“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前留影,還買了一本《神奇的井岡山——井岡山紅色旅遊一百問》。這本書中記載,當年朱德挑糧用過的扁擔陳列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這是朱德請軍需處同志削的第三根扁擔。

朱德的扁擔是面鏡子,它始終督促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中國共産黨的普通一員,我將永遠保持著朝氣和幹勁,不懈奮鬥,勇往直前。

  1981年小學語文課文《朱德的扁擔》 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圖

【講述】

“手術臺就是陣地”激勵我從醫

講述人:北京中醫藥大學2018級本科生 胡聿昕

在諸多小學課文中,《手術臺就是陣地》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在槍林彈雨中堅持救治傷員的白求恩大夫也在不經意間成了我醫學之路的啟蒙者、感召者。

初學此文,只覺場面宏大而震撼——在漫天硝煙與炮火之中,佇立著一位兩三天沒合眼的白衣天使。戰士們衝殺于戰壕之中,而醫生們則奮鬥在手術臺上,這讓當年幼小的我深深感受到醫務工作者的偉大,成為一名共産黨員的念頭也在心中萌芽。

上中學後,又學到了《紀唸白求恩》。毛主席高度讚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並稱其為“真正共産主義者的精神”。我下定決心,走上工作崗位之後,要成為一名技術精湛、無私奉獻的人。

隨著對醫學知識了解漸深,我認識到中醫並不是一門“玄乎其玄”的學問,而是接地氣、有實效的科學。而其“大醫精誠”的精神內涵讓我感動,於是,我便報考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希望站在中醫學的最前沿,造福人類。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的教學要求下,我從大一開始就能親臨一線與病人接觸。老師們嫺熟的技藝、耐心的溝通以及病人們對療效的反饋,讓我在驚嘆之餘更堅定了繼承和發揚好中醫學的信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醫藥發揮的作用令我備受鼓舞,我也時常想像著自己在ICU裏、在危重症患者床前對抗病魔的場景。這激勵我學習更多的中西醫知識,全面掌握濟世救人的良方。每當想到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我便覺得在救治病人、保障人民健康面前,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這是我們的責任,雖任重道遠,卻當仁不讓。

  1982年小學語文課文《手術臺就是陣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圖

【講述】

讓革命故事“活”起來,讓革命人物更可親

講述人:江蘇省常州市百草園小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 任麗芳

語文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革命傳統教育是語文教育的天然使命。然而,通過語文學習厚植紅色基因不能變成機械、生硬、空洞的反覆説教。如何讓課本裏的黨史變得具體可感,讓革命故事鮮活起來,讓革命人物可親起來,讓革命精神傳承下去?我以統編版五年級下冊課文《軍神》為例,談談我的思考和認識。

《軍神》記敘了年輕的劉伯承將軍在沃克醫生的診所進行右眼手術時拒用麻醉藥,忍著劇痛做完手術,還數出了醫生的刀數,被沃克醫生讚為“軍神”的故事。課文中有許多內容值得咀嚼,比如:劉伯承起初為什麼要對沃克醫生隱瞞自己的身份?劉伯承不肯施行麻醉的原因是什麼?在手術過程中對“手”的細節描寫起到了什麼作用?課文為什麼花很多筆墨寫沃克醫生態度的變化?如果對這些問題不予細究,學生感知到的革命人物形象可能會平面與抽象,難以主動去思考和理解“軍神”意志背後的動力源。

於是,我在課上組織學生進行了兩處重要的資料補充:一是劉伯承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受傷並被通緝的背景;二是劉伯承在辛亥革命時期毅然從軍,後來參加歷次戰爭,實踐了當年“大丈夫當仗劍拯民于水火,豈顧一身之富貴”誓言的故事。這樣的史實拉近了學生與革命先輩之間的距離,使他們更好地體會到劉伯承為了革命事業忍受一切痛苦的精神光彩。

接著,我引導學生關注手術中的細節描寫,觀看相關電影,並請學生揣摩人物心理。學生的情感被充分激發,人物就在學生心中“活”起來了。

繼《軍神》一課後,我又組織學生以獨立閱讀的方式學習了《清貧》《豐碑》,再聯繫《軍神》之前學習的《青山處處埋忠骨》,進行單元總結和拓展,開展系列實踐活動。

通過多年的課堂實踐,我深深認識到:革命題材的課文教學,需要努力消除學生與文本之間因時代差異而造成的隔閡,儘量還原到真實情境中,讓學生産生親近感;需要抓住典型細節,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衝突,從而體會感動、表達感動;需要聚焦價值旨歸,做出準確而有感染力的解讀。因而,語文課中的革命教育一定要依託于語言的張力,具有人情味、藝術感,直抵學生心靈深處,融入其精神追求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這是我們一線教師的使命與責任。今後,我們要進一步發揮好語文教材的育人作用,讓課文成為“觸發器”,讓革命教育的影響通過語文學習變得更深遠、更廣泛、更豐厚。

  1990年小學語文自讀課本課文《軍神》 人民教育出版社供圖

【網路互動】

網友談:我深深記得這些人與事

近日,光明智庫在光明日報官方微網志發起話題【説出你專屬的#課本裏的紅色記憶#】,與網友交流互動。語文課本裏的紅色故事,網友們還記得哪些篇章?李大釗、黃繼光、劉胡蘭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大家是否記憶猶新?《開國大典》等課文的精美插圖,是否依然歷歷在目?很多網友表達了觀點,並説出語文課本裏他們印象最深的紅色記憶。

@黎黎緣裳20667:我出生於1987年,課本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豐碑》。

@想買東西怎麼糕:印象最深的是小學課本裏的王二小,讓我受到極大的震撼。

@陳窅:小學有一篇課文説的是指導員用身體護住一捆教科書。

@烤茄子天下第一:劉伯承做手術不打麻藥的《軍神》讓我永生難忘。

  掃描二維碼,參與“課本中的紅色記憶”相關討論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21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