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越過高山見平川——關於學生素養包容性評價改革的若干思考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曉明 | 時間: 2021-06-16 | 責編: 曾瑞鑫

一、學生素養評價改革的全局性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站在教育強國的角度來看,仍然存在不少短板,教育評價機制和方式的變革就是一塊“硬骨頭”。在現代教育體制機制中,教育評價是一個重要環節,甚至成為一個關鍵環節。由於它的“指揮棒”效用越來越剛化,其影響涉及教育事業的全系統、全過程。毫不誇張地説,評價方式的僵化與改革滯後已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一隻“攔路虎”,以致成為了整個教育鏈條上的一個死結。這個死結如果不打開,不清除,幾乎所有的改革創新都將流於形式,落于俗套。或者説所有的改革都將變相地成為一種折騰。評價改革事關我國教育的全局和大局,它的成功與否,關係到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關係到全面素質教育的推進。不僅制約著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也直接制約著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不僅關涉到廣大青少年自信心、成就感的建立,也深遠地影響著他們的身體發育和身心健康;不僅牽涉到廣大教師工作熱情和動力的激發,也關乎他們的專業發展和職業成長方式;不僅決定著我國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機制,也決定著全社會對現代化人才標準的認識導向和政策把握。總之,評價改革事關教育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改革的進程和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最近親自發聲,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出臺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品質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教育部等六部委也印發了《義務教育品質評價總體方案》。可以預見,一場新的教育評價改革將深入持久開展起來。

二、評價改革滯阻的主要社會背景

1、教育理論研究的腳步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囯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飛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囯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治理取得了令世界驚嘆的發展成就,特別是我國的經濟結構、科技水準、社會形態、生活水準、觀念意識等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關於教育的研究水準總體上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建國初期,我國教育基本上是學習和照搬蘇聯的模式。改革開放以後,主要是借鑒和吸收歐美國家的先進經驗。雖然在引進吸收過程中,都有收益,也得到了發展,但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沒有像其他領域那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適應中國經濟社會快速變化需要的人才培養方式和科學評價體系。相反,一千多年前科舉取仕的觀念根深蒂固。至今,我們在教育理論上缺少重大研究成果,在實踐上缺少重大創新突破。教育基礎理論研究投入不足,以至沒有形成教育理論學派或流派,沒有産生世界一流的教育理論家、思想家。這種局面與世界第一大教育人口國的地位不相稱,也與我囯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

2、關於教育評價的認識和實踐出現了偏離

從理論上來説,教育評價的原始初衷是檢測、檢驗、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改進學習和教學提供有效依據。其目的主要是促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而不是區分學生的高低好壞,優劣等次。教育評價的選撥擇優功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派生出來的,即由於社會的進步和優秀人才選拔的需要,選拔性評價功能才得以逐步凸顯。但即便如此,教育評價的激勵功能、引導功能、鞭策功能、檢驗功能等仍然是評價的主要功能。選拔性功能是一種次生性功能,它並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我們現行的教育評價實踐中,出現了兩個明顯的偏離現象。一是把豐富生動的教育評價活動簡單地理解為卷面考試,談到評價就是筆加紙的考試,而且這種單一的考試成了衡量教育品質的唯一形式。二是把考試分數當作鑒別學習好壞和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唯分數論”實際上已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價值認同。其本質是顛倒了選拔擇優性功能與檢測發展性功能的價值,甚至檢測發展性功能被選拔擇優性所取代。這種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價值的取向,已經全方位地植根于教育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以致于不能自拔。可以認為,教育評價價值偏離現象愈演愈烈的趨向,把教育逼上了一條“一切為了考試”、“一切為了分數”、“一切為了爭名校”的絕路。評價方式的僵化與評價功能的異化,是當前教育亟待突破和解決的問題。

當人類進入21世紀智慧時代以後,當中國走進新的歷史時期之後,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教育必須以“全球勝任力”為目標,以培養創新型人才和國際型人才為己任。我們是否可以把人類的能力和素養分為高級和初級兩大類,如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審辨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德行操守、審美鑒賞能力、領導力等,屬於高級能力,它應該視為未來教育的重要使命。諸於識字、閱讀、計算、記憶、背誦等可以用書面考試來檢測的知識,屬於初級能力,應該視為教育的基本任務。對於人類的高級能力和素養,如何培養,如何發展,如何評價,如何鑒別,現在看來,我們似乎束手無策。

3、對社會教育觀念意識的引導,缺乏充分認識和有效措施

在我國社會群體意識中,“不患寡而患不均”觀念根深蒂固。在這種意識支配下,“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就成為普遍的價值取向與認同。其實這種觀念也無可厚非,問題在於,如果這個分數不科學,不合理,不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不能反映孩子知識、能力和個性的實際,甚至是相反,那麼這個分數有什麼意義?這樣的甄別是“功”還是“過”?是“利”還是“害”?對這樣嚴肅的問題,很多人選擇了麻木,或者隨波逐流,或者視而不見。很少有人去思考,去追問。人們習慣於抱持傳統而落後的標準和方式,習慣於觀望和迎合社會群體心理,習慣於維持現狀以求得“社會穩定”。這就是社會群體意識在改革創新路上的障礙,也是我們的教育評價制度難以大刀闊斧推進的社會根源。

教育天經地義的使命就是傳播先進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理直氣壯地引領社會進步,幫助國民提高覺悟,適應時代發展。而不是簡單地、片面地、狹隘地“聽從民聲”,“追隨民意”。這裡並不是否定“民意”,而是説極少數人的認識和要求有時候並不代表科學和真理。事實上,現在盛行的以選拔擇優為功能的應試教育評價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平民百姓所詬病,教育決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應該以時代性、先進性和科學性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而不是以少數人的所謂“民意”和“訴求”為旨歸。否則,我們就落到了時代和大眾的腳後。

三、包容性評價的基本框架

包容性評價是指基於學習者的能力與素養,促進學生發展,集精確性評價與模糊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檢測性評價與選拔性評價于一體的多元評價方式。

包容性評價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中存在的僵化式、刻板式、一次性、片面性、判決性考試弊端,從鼓勵、鞭策、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出發,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出發,探索一套符合教育規律,符合學生成長需要,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開放性多元化評價體系。

 (一)評價原則的包容性

評價原則是教育評價的導向,體現教育的本質和規律。

1、基礎性。指教育評價應該關注受教育者學習和成長的基礎,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這“三基”是每個受教育者一生成長和發展的基石。杜絕過深、過難、過偏的評價和考試,既要讓受教育逐步掌握一生受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能激發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自信心,讓學習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全面性。學校開設的所有課程,都應納入評價範圍。把學校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同評價方式有機統一起來,做到有教育教學活動,就有評價活動。避免有教不評,有學不評,不考就不教,不評就不學等現象發生。

3、發展性。評價工作以學校辦學目標為導向,為學生未來成長服務。有些培養目標並未設置課程,有些沒有教材,但隱含在學校的育人理念中,比如理想信念、行為習慣、生活技能等,也應納入評價。但這些評價不是為考試而評價,不是鑒定性和選拔性評價,不是功利性評價。其目的主要是摸底、了解、檢測,為學習者和教育者提供改進和提高的依據。

4、真實性。堅持實事求是,客觀真實。通過規則和制度建構,實現評價工作的日常化、程式化、規範化,避免形式主義,走過場,弄虛作假等現象的發生。

(二)評價維度的包容性

按照六部委印發的《義務教育品質評價總體方案》的規定,從五個維度進行。

1、品德發展:理想信念,社會責任,行為習慣

2、學業發展:學校習慣,創新精神,學業水準

3、身心發展:健康生活,身心素質

4、審美素質:美育實踐,感受表達

5、勞動與社會實踐:勞動習慣,社會體驗

(三)評價方式的包容性

突破和顛覆以筆紙作答的僵化模式,根據學科特點和培養目標,開展多元化評價探索。

1、筆試(傳統方式);

2、口試,包括朗讀、朗誦、演講、辯論、觀點陳述、作品介紹等。

3、作業表現,包括多樣性作業,品質性作業,平時作業,假期作業等。作業的品質和數量及評判應該納入教師工作考核。

4、作品呈現,包括文字作品,藝術作品,製作作品,創作作品,調查報告等。

5、行為展現,包括實驗操作,運動技能,藝術技能與特長,勞動實踐,社會實踐等。

(四)評價尺度的包容性

多種評價尺度並行,堅持精確性評價與模糊性評價相結合。

根據評價目標的特點,分別採用100分制、5分制和等級制,降低評價的高利害性和功利色彩。有些內容採用模糊性、彈性評價,更符合客觀實際,有利於減少攀比、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等不良風氣。比如態度和價值觀、心理健康、特長、個人作品、角色表現等等,都適合模糊評價方式。

(五)評價主體的包容性

目前的評價是一種單一考試,這種考試的過度強化導致了人與物的對立。特別是進入中學以後,學生成為考試試題的奴婢,完全背離了教育評價的自然法則。從本質上講,教育是把學生置於一定的環境下,由教育者給予引導、傳授、幫助,以獲得未來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其他營養。給他們知識和幫助的人才能給出一個恰當的評估,這種評估是一種引導,也是一種關愛,更是一種力量的給予,還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換,是充滿人性充滿愛的活動。可是,由於評價變成了考試,考試變成了選拔,選拔變成了競爭。這樣,讓考試捆綁教育,也捆綁評價,把孩子變成了考試的機器,既不符天道,也不合人道。

包容性評價的主體,應該是校長、任課老師、班主任、同伴、同學、家長和其他相關的教育者。而不僅僅是一張沒有情感,沒有溫度,沒有力量的試卷。

(六)評價時空的包容性

學生的成長是全時空的,評價也應該貫穿在每個時空。比如説,時間上有平時評價、期中評價、期末評價、年度評價、學段評價、畢業評價、升學評價。空間上有學校評價、家庭評價、社區評價。這樣,真正讓評價成為一種立體的教育過程,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一個環節,一種陪伴成長的力量。

(七)評價技術的包容性

除了筆紙測試外,開發多種技術手段作為多元評價的支撐,主要包括:

評價量度標準:學科標準,全校標準,地區標準等。這個標準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建構和完善,需要集體的智慧。

測量工具:包括青少年習慣、心理、人格、身體測量量表和相關先進技術。

資訊技術平臺:包括電子成長檔案,個人作品集,視頻記錄庫,積分軟體系統等。

(八)評價管理的包容性

要做好包容性評價工作,必須建立一套系統嚴謹的管理機制和體系。主要包括:

1、學校評價規程

2、評價操作細則

3、評價工作紀律與要求

4、評價工作監督機制

5、評價申訴與調控機制

6、團隊系統訓練

包容性評價改革是一項蘊藏生機與創意的挑戰性工作,它必將對學校的教與學和管理帶來革命性變革。當然也需要系統設計,整體把握,需要發動師生員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規則、標準、制度,需要繪製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推進路線圖。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小步快跑,摸索經驗,逐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