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詩與真”德語詩歌創作與翻譯大賽落幕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繆璐 | 時間: 2021-06-15 | 責編: 徐虹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12日電 (記者 繆璐)由城市友好服務中心與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聯手舉辦的“詩與真”德語詩歌創作與翻譯大賽近日落下帷幕,此次活動為城市友好服務中心聯盟校的德語專業同學們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廣泛閱讀、積極寫作,用詩歌的形式讚美生活、抒發情懷,旨在通過活動進一步推動外語學習,提升學科美育功能。

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楊菁表示,學校一直致力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使學生的思想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更著眼於世界;也一直致力於引領學生關注國計民生,從而實現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正是基於這一齣發點,學校主辦校際活動“詩與真”德語詩歌創作與翻譯大賽,引導職業院校的學生們在作品中或歌頌美好生活與自然,或暢談心中理想。

外語教學傳遞的不僅是語言的詞彙、語法,而是包含了思維方式和文化理解的傳遞。本次比賽的負責老師之一王秀秀告訴記者,在工商外的外語教學中,老師們有意識的加入藝術元素,比如通過歌曲、畫作、戲劇、詩歌等更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用“美”的元素激活學生們審美的能力。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融入教學的點點滴滴,比如“詩與真”大賽中的學生作品,有一些就是外語課的作業作品。

除了將藝術元素融入教學,提升美育的育人功能,工商外外語專業的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傳播正能量,強調學生跨文化辨析能力的培養,增強文化自信,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本次活動中,也有不少參賽作品是對建黨100週年的致敬。詩歌《假如我生活在100年前》如是説,“假如我生活在100年前,我也許是一名醫生、是一個農民,也有可能如現在一般,是一名小小的讀書郎,但無論我是誰,我在哪,我都會為國家的遭遇而憂傷,都會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只為人民的安康……”。

據介紹,在詩歌創作過程中,老師們向學生介紹優秀德語作品的同時,引導學生閱讀中國詩歌作品,向德國朋友介紹中國詩歌。此外,還引導學生們將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宣傳片用德語進行配音,從中受到思想的洗禮,致敬逆行者。

加強校際交流、國際交流也是工商外培養學生跨文化理解力和交際能力的做法。大賽於今年4月啟動,獲得了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援。共有六所學校的84人次踴躍投稿,分別參與了“翻譯組”與“原創組”的角逐。

此次比賽中,黃心怡的作品《Wenn die Zeit sprechen kann》獲得原創組一等獎,這是一首寫給自己的詩,既是對童年瑣事的懷念和對當下青春的珍惜,更是對未來的憧憬。拿身高舉例,拿告別做比。希望在時間的不斷更疊中,仍然忠於內心,感謝每一寸光陰。評委點評這首詩滲入了作者對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生死的思考,全詩緊扣主題“時間”,行文流暢、用詞也較好,是一篇值得深入分析的詩歌。黃心怡坦言,在詩歌的創作和修改的過程中,老師們給了她很大的幫助,“感謝學校給予我們這個平臺與機會,讓我們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美好,並將其傳遞給他人。”

來自工商外的呂麟以翻譯Fallersleben的《Winters Abschied》獲得翻譯組二等獎的,她認為通過該活動自己獲得了很多成長,“翻譯這首詩歌的最大難點,是用中文的詞語去準確表達出德語語境中單詞的意思。我會通過不斷地閱讀德語原文,感同身受地體會每句話所想傳達的感情,再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中文一遍又一遍去描述,將感受具像化。”

據悉,該大賽也是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校園文化藝術節之“外語才藝展演”項目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活動進一步強化美育育人功能,引領學生們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建黨100週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