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教育 >

招聘只看第一學歷,碩士博士又白讀了?

來源: 光明日報客戶端 | 作者: | 時間: 2021-05-24 | 責編: 徐虹

作者:丁慧

第一學歷差,又被按在了“恥辱柱”上?

又快到了求職季,關於求職的話題又熱了起來。最近一檔某綜藝節目中,就企業招人中“第一學歷偏好”進行了探討,不少公司認為本科學歷含金量更高。

仔細觀察會發現,近幾年的招聘條件越發苛刻。從“唯學歷論”到如今“唯第一學歷論”,一份好工作的招聘條件層層加碼。

不少本科不如意,取得名校畢業文憑的求職者大呼“辛辛苦苦好幾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一些學生群體也充斥著“本科不好,考上名校研究生又怎樣”的觀點。

需要認識到的是,本科好,含金量確實高,但本科不好,努力後改變了現狀,或進入名校、或更有成就,含金量一樣不低。

前不久,在一檔職場綜藝中,靠自身能力在名校生中突出重圍、表現亮眼的選手,卻因本科就讀于二本院校,一些錯誤被不少人歸結于“本科學歷差”。再加之節目中評審官的一句:“我們不止看現在的表現,我們還看中的是未來發展的潛力。”一度引發網友“唯第一學歷”的討論。

綜藝節目也好,博士找工作學歷查本科的新聞也好,社會對第一學歷的歧視的核心和解釋從來都圍繞在,高考的一次定終生,用人單位的擇人時最大效率地篩選出合格者……

昨天的我們,可能是大專,是二本,是雙非,是211......當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競爭,突出重圍後,發現社會告訴一些人,這些人的“昨天”不是985,不是清華北大,那麼今天的努力對未來就是效果有限的。

這樣的觀念傳遞出的價值觀念其實是:人生容錯率太低,人生如一長串鏈條,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不過從社會整體來看第一學歷偏好,事實上卻能總結一些共性問題,比如就業競爭“內卷”。用第一學歷進行篩選,雖然粗暴,卻很高效,可以迅速而排除一部分人群,降低用人單位的選擇成本。

另一方面,社會過於看重第一學歷,也意味著年輕人的成長路徑未必足夠精細與多元。看重第一學歷,另一個層面就是一種唯出身論,年輕人的情商表現、動手能力被忽略不計。

這或許也側面反映一個事實,即一份工作與職場環境,並沒有精準適配的能力導向,相反,更傾向於一種標準化的分數要求。

當然,從個體來説,未必有能力和用人單位的第一學歷偏好抗衡,輿論對這種隱性“就業歧視”的批判大多也只能淪為一種觀點性的表態。但社會理性本身,應當從這種社會導向中讀出更多內涵:第一學歷偏好如果過於突出,事實上是一種人才使用的粗放、産業發展不夠精細化的一種側面呈現。

在此也應該呼籲的是,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其實需要社會來共同解決。第一學歷偏好的背後是社會對人實現自身價值的“成本”要求越發苛刻。而社會如果要有活力,需要對這些年輕人保持“寬容度”,要給他們“容錯空間”。

[ 責編:李宜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