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宗權被評為武漢市第五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0月10日,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發佈“關於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的公示”,11月1日,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2023〕20號文件公佈,武漢大道觀任宗權道長被評為“武漢市第五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根據《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市文旅局關於開展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的通知》等法規文件精神,市文化和旅遊局開展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評審工作。經各區、各單位申報,市評審專家委員會審議,評定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經過公示,武漢大道觀任宗權道長成功獲批,成為武漢市第五批非遺傳承人。
任宗權道長被評為武漢市道教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代表性傳承人,這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和努力的認可,也是對他在保護和傳承道教音樂文化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的肯定。
任宗權是湖北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武漢市道教協會副會長、武漢大道觀住持,也是武漢道教音樂的非遺傳承人,其傳承道教十方《全真正韻》、道教手印,至今已有三十餘年時間。
任宗權道長1986年入道,悉心參玄,先後師于龍門王嗣琳、任法玖、陳法永,甘肅王至全、葉理祿、魏至仁,四川江至霖,武漢韓高超、黃宗勝等大師。1992年參加“中國道教學院高功科儀音樂研修班”,跟隨閔智亭大師學習。1995年至四川青城山天師洞,得戒于上圓下天傅大律師名下,獲宇字號第五名。2002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被中國道協聘為千山五龍宮、武漢長春觀、嶗山太清宮、南嶽衡山道院傳戒登籙、副總理、證盟大師。
道教音樂是我們道教活動的外在藝術形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它是集宮廷音樂、人文音樂、民間音樂之大成,因此道教音樂的發掘、保護、傳承與利用,就是我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中華文化自信,堅持道教中國化方向,講好道教故事的一個重要方式。任宗權道長歷經十餘年時間,將武漢道教音樂流傳下來的220多首曲目進行考證,並用簡譜譜寫出來。先後出版有《道教手印研究》、《道教科儀概覽》、《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導讀》、《道教戒律學》、《全真正韻導讀》、《道教全真秘旨解析》等十余部專著,併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這些著作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也為道教手印文化的傳承提供了理論支援。他曾先後到河南、山東、陜西、遼寧、湖南、甘肅、湖北、江蘇等二十多個省市,傳授道教全真十方正韻及高功科儀秘學,舉辦道教高功音樂學習班數十屆,傳授高功弟子逾兩千名,遍佈全國各名山宮觀及海外。
2004年,在任宗權道長倡導下,武漢大道觀成立“大道經樂藝術團”,並親自擔任團長。通過舉辦道教音樂高功培訓班等系列道教音樂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道教音樂和手印傳承人,這些年輕人不僅在技藝上得到了傳承,也在文化素養和道教修持上得到了培養和提升。通過打造“東湖玄風·磨山問道”武漢道教非遺音樂文化的品牌,使我們武漢大道觀的道教音樂文化建設在這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在道內外産生了廣泛的影響。通過組織多場演出活動,將道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2023年,時值武昌建城1800週年之際,任宗權道長率領武漢大道觀經樂藝術團在黃鶴樓、曇華林、紫陽湖公園等處做了道教音樂展演,使廣大民眾近距離感受到道教音樂的獨特魅力,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文化體驗,也為武漢市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血液。
此次被列為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無疑是對任宗權道長多年來致力於道教文化傳承和推廣的極大肯定。不僅體現了他在道教音樂文化領域的成就,也彰顯了武漢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重視和支援。
任宗權道長表示,他將以此次榮譽為新的起點,繼續致力於道教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用他的智慧和努力,推動武漢市道教音樂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取得更多的成績,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道教文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武漢大道觀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