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古彭城文化的前生今世,徐州博物館文物的故事

發佈時間:2022-12-28 14:27: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涵 | 責任編輯:秦金月

點睛:中國古彭城徐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徐州博物館館更是藏有很多豐富多彩、造型美麗的文物,我們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下徐州博物館文物的故事,講一講古彭城文化的前生今世。

徐州博物館始建於1959年4月,1960年8月正式開館,現加挂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牌子,已建成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優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及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徐州市發掘、保護、陳列、收藏和研究歷史文物的綜合性博物館。集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于一體,國保、省保、市保單位於一身,以漢文化為鮮明特色的地方性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藏品體系完整,凸顯徐州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僅代表本地區的藝術水準,更有不少還代表國內的最高水準。其中以新石器時代、漢代和明代文物最為豐富突出、又尤以漢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完整陳展體系。館藏文物包括:玉石器、金銀器、銅鐵器、陶瓷器、璽印、書畫、漢畫像石等27850件(套)。

一、繞襟衣陶舞俑

西元前2世紀

高44.7釐米1989-1990年馱籃山楚王墓出土

陶舞俑身著繞襟深衣,頂發中分,于腦後挽成發髻,眉目清秀,身姿嬌柔,身體隨著舞步的變化呈現出“S”形。雙臂上舉,左、右上臂前後各刻有一“五”字,長長的衣袖從空中向身後飄下,動感十足。這類舞俑的身體彎曲度和側轉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變化。從舞俑造型看,跳的應是當時盛行的長袖折腰楚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有20件類似的舞俑,手臂彎肘處也刻有“五”字,筆劃內填紅彩。舞俑的手臂呈曲尺形,為單獨燒制。這樣的繞襟衣陶舞俑在其他地區未見出土,是了解西漢早期舞蹈造型的重要實物資料,彌足珍貴。

二、玉卮

西元前2世紀

高11.8、口徑6.7釐米

1994—1995年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現存徐州博物館

玉卮由半透明的和田玉製成,溫潤光亮。然蓋呈淡青色,卮身青色泛黃,顯係兩塊玉料雕琢。器蓋、器身以子母口相扣合,蓋紐為五瓣柿菱形。蓋面四週凸雕三枚柱狀紐。器身呈筒形,口略大,下有三獸形足,挺拔而不失穩重。口沿及底邊各有一卷雲紋飾帶,其間滿飾勾連雷紋,整潔而優雅。此器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

文獻資料中,卮常為酒器,《史記·項羽本紀》:“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而玉卮珍貴,是漢代皇室貴族最喜歡使用的玉酒器,多在重要場合使用。《史記·高祖本紀》載:“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明代人有讚:“漢人琢磨,妙在雙鉤,碾法婉轉流動,細入秋毫無更疏密不勻交接繼續,儼如遊絲白描,毫無滯跡。”這件玉卮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金帶扣

西元前2世紀

每塊帶板寬13.3、高6釐米

扣舌長3.3釐米,現存徐州博物館

1994—1995年獅子山楚王墓出土

獅子山楚王墓外墓道西側第1耳室中,出土了兩條形式相同金扣嵌貝腰帶,腰帶出土于武器堆中,重疊放置,通長97、寬6釐米。兩塊帶板分別重275克和280克。

帶板正面紋飾採用淺浮雕,背面無紋飾,上有纖維織物附著。四邊凸起邊框,中部有兩個橫向雙環鈕,每塊帶板的內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扣舌穿入。扣舌形狀類似鳥舌,後部有鼻穿,主要用於兩塊帶板間係結之用。整副金帶扣鑄制精良,紋飾華美,無邊框的整體浮雕透出渾厚與大氣,動物形象遒勁有力,極具動感。

四、玉龍

西元前2世紀

長17.5、寬10.2釐米,現存徐州博物館。

1994—1995年獅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龍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瑩潤有玻璃般光澤,半透明,局部有沁斑。造型為單體龍,身體捲曲,呈“S”形,又稱“S形龍”,張須露齒,雙目圓睜,鬣毛向兩邊捲曲,頸部以陰線刻出一圈絞絲紋,前肢曲折,爪趾銳利,呈尖鉤狀,龍尾上卷並平削,通體飾勾連渦紋。這件玉龍繼承戰國玉龍的雕琢風格,採用陰線刻、浮雕和局部透雕等技法,把龍潛深淵、蟄伏待時的意蘊刻劃得淋漓盡致。玉龍眼睛下方有一鑽孔,為佩戴時的係穿用孔,表明這件玉龍為佩飾。

五、金縷玉衣

西元前2世紀

長175、寬68釐米,現存徐州博物館。

1994—1995年獅子山楚王墓出土

玉衣出土時已嚴重散亂,曾被盜墓者從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絲,玉衣片散佈于內墓道塞石上和盜洞內塞石之間的夾縫中,不少玉片在抽金絲時被損壞。玉衣片尺寸較小,最大的不足9平方釐米,最小的還不到1平方釐米,有的厚度僅1毫米。玉衣片形狀多樣,有正方形、長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在四角或周邊鑽孔,單面鑽,孔徑極小。表面經過打磨拋光。出土的4000余片玉衣片,玉質溫潤,呈半透明狀。2001年徐州博物館對玉衣進行修復。修復後的玉衣由頭罩、前胸、後背、左右袖筒、左右褲管等十余部件組成,玉片總數為4248片,穿綴玉片用的金絲重1576克。該金縷玉衣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玉質最好、製作工藝最精的玉衣。

六、西漢“劉注”龜鈕銀印

類別:璽印符牌

級別:二級文物,現存徐州博物館。


鑒定意見:劉注是西漢第六代楚王,此為公私印,該印出自小龜山二號墓,證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銀印保存良好,印文公整清麗,定為二級藏品。

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質地:銀

尺寸:長2.1cm,寬2.1cm,高1.7cm

品質:39.2g

文物介紹:印臺方形,龜鈕。龜昂首,四足挺立狀,背甲和腹甲刻有紋飾,龜首及龜爪表現生動,眼睛和鼻子雕刻精緻,腹下鏤空。印面陰刻小篆體“劉注”二字,字體渾厚古樸,疏密有度。該印為劉注私印,重39克。

劉注為西漢楚國第六代王,第五代楚安王劉道之子,謚號襄王。《漢書·楚元王傳》載:“漢已平吳楚,景帝乃立宗正平陸侯禮為楚王,奉元王后,是為文王。四年薨,子安王道嗣。二十二年薨,子襄王注嗣。十四年薨,子節王純嗣。”夏燮《校漢書八表》確定劉注于漢武帝元朔元年至元狩六年(西元前128一前117年)為楚王,共在位12年時間。漢朝往往頒賜諸侯王、列侯和外藩首領金印,這些諸侯王、列侯和外藩首領死後,也常以漢朝頒賜的金印隨葬:由於徐州地區楚王墓均被盜擾,除龜山楚襄王墓外,已發掘的數座楚王墓均未出土標誌楚王身份的印章,這枚“劉注”銀印也是從當地一名電工手中徵集的,據了解,該印發現于楚襄王墓內第6室,它的出土對於研究西漢楚王陵墓形制演變和斷代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七、文物名稱:彩繪陶背箭箙俑


歷史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藏品尺寸:高50、寬14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北洞山楚王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北洞山楚王墓共出土背箭箙陶俑64件,均身佩長劍,肩負箭箙。箭箙通過腋下和左肩的三根帶子固定,係結于胸前,形成三角形背帶,便於背負和奔跑。此類俑雖為弓箭手形象,但有些右胯綬帶係墨書“郎中”或“中郎”印,是為楚王近侍。雙襟長袍背箭箙俑多放置於較中間的位置,周為曲裾深衣背箭能俑。結合其裝備看,這類陶俑的地位要高於曲裾深衣背箭箙俑,應是俑群的指揮者。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彩繪儀衛陶俑皆佩有長劍,反映出當時佩劍之風的盛行,印證了《晉書·輿服志》中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劍”的記載。

八、文物名稱:西漢陶撫瑟俑

歷史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藏品尺寸:高33釐米、寬26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北洞山楚王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俑發後挽垂髻,身著右衽曲裾深衣,跽坐姿。雙臂曲肘前伸,左手撫弦,右手彈撥。

九、文物名稱:白陶鬶

歷史年代:【新石器時代】

藏品尺寸:高38、口徑12、喙長11釐米

藏品來源:邳州梁王城遺址,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流上翹,作鳥喙形,造型獨特,為龍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十、文物名稱:陶人面鳥身俑

歷史年代:【唐(618~907)】

藏品尺寸:高22、寬6釐米;高19、寬9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花馬莊唐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此類俑有雌雄兩種。雌性為“韆鞦”,面部圓潤,體態豐滿,背生雙翅,足為奇蹄;雄性為“萬歲”,體形較修長,頭戴巾幘,著博袖衣,雙手拱于胸前,為偶蹄。東晉葛洪《抱朴子•對俗》曰:“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

十一、文物名稱:鐵札甲


歷史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藏品尺寸:高72、寬68、厚28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鐵札甲出土時已銹蝕散亂,修復後的札甲共使用甲片836片。其中前、後胸用長條形札甲片128片,披膊和裙擺使用魚鱗形甲片708片,用麻繩編綴而成。方形領口,右衽側身開口,穿戴後開口處用繩係結,甲衣邊緣均用紡織品鑲邊。

十二、文物名稱:黃慎伯樂相馬圖軸

歷史年代:【清(1616~1911)】

藏品尺寸:縱131.5、橫171釐米

藏品來源:鄧永清先生捐贈,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黃慎(1687—1768後),字恭懋,一字恭壽,號癭瓢子,福建寧化人。“揚州八怪”之一。工草書,善畫,以懷素狂草入畫,自創一派。《伯樂相馬圖軸》是黃氏師從上官周而初具自家面目的過渡時期的精品

十三、文物名稱:錯金銀嵌珠銅瑟枘

歷史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藏品尺寸:高4.4、直徑4.1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東洞山二號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枘首分六瓣,上作圓頂,下有方形盎,出土時鑒內有朽木痕跡。頂端嵌淡黃色球形瑪瑙一顆。外周錯金作正六角形,六角內相間嵌桃形綠松石和淡黃瑪瑙。六角外為六個錯銀三角形花瓣,花瓣內亦嵌綠松石和瑪瑙,花瓣下錯金,並如前法嵌珠六顆。各金銀錯件上皆陰刻花紋圖案,艷麗異常。

十四、文物名稱:北齊陶文吏俑

歷史年代:【北齊(550~577)】

藏品尺寸:高61釐米、寬15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獅子山北齊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俑頭戴小冠,身披長袖長衫,雙手按環手長刀于胸前。五官端秀,身材偉岸修長,神態澹染靜穆,充滿謙和爾雅的氣韻。

十五、文物名稱:玉面罩

歷史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藏品尺寸:長 24.5、寬 22.5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後樓山 5號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面罩由象徵眉、眼、鼻、嘴及其他形狀的 53片玉片組成人的面部形狀。每件玉片上鑽有數量不等的小孔,便於縫綴在織物上,覆蓋在死者的面部。玉面罩是西漢時期高級貴族的喪葬用品,楚國貴族使用玉面罩非常普遍。

十六、文物名稱:鎏金銅架玉枕

歷史年代:【西漢(前206~西元25)】

藏品尺寸:長37.1、寬16、高11.4釐米

藏品來源:徐州後樓山一號漢墓,現存徐州博物館。

藏品介紹:

玉枕也是漢墓中常見的葬玉,一般使用玉衣或玉面罩的墓葬多用玉枕。這是一件長方盒形玉枕,1991年後樓山一號漢墓,長37.1、寬16、高11.4釐米。分為枕身和枕架兩部分,枕架質地為鎏金青銅,四角是昂首的龍,龍身和龍尾相交鑄于枕架底部;枕身由裝飾玉片,金箔等構成;兩端飾鋪首銜環,枕前方留有一扇門框,在漢代靈魂不滅的觀念瀰漫整個社會,這種設計可能是死者靈魂出入設置的通道。另外枕身和枕架以鉚釘固定,可以隨時拆裝,可謂別出心裁!

徐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簡稱“徐”,古稱彭城,是江蘇省轄地級市,今天的徐州有雲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潘安湖、大龍湖等旅遊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劉裕、李煜等歷史名人。是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是兩漢文化發源地,是“走遍五洲,難忘徐州”的文化旅遊名城,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譽,獲得過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創新型城市等稱號。歡迎世界賓客,知徐州而愛徐州,來徐州觀光遊歷,欣賞文化名城美景。

(文:劉涵 圖片由徐州博物館提供)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