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為“媒” 渝滇攜手加速融入“一帶一路”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10-25 10:35:13 編輯:李柯佑

420列

重慶累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班列420列,運輸0.96萬標箱,貨值14.15億元,貨物包括汽摩整車及零配件、木薯澱粉、智慧家電等。

1萬標箱

截至2023年9月底,從雲南出境的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運輸貨物超1萬標箱,貨值約16.3億元。

647.62萬美元

截至2023年9月底,“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通關業務共計申報出口542個標箱,重量1.31萬噸,貨值647.62萬美元。

雲南磨憨口岸,是中國與寮國的交界點,這裡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邊境場景——

從磨憨列車站向寮國方向延伸的兩條鐵軌,約在1公里後交會在一起,然後徑直進入一個長長的隧道。中老兩國的邊境線,便“藏”于洞內。

這個隧道,名為“友誼隧道”,寓意中老兩國友誼源遠流長。而這條將兩國“串聯”在一起的鐵軌,便是2021年12月3日正式開行的中老鐵路。

如今,中老鐵路已是“一帶一路”以及中老友誼標誌性工程,為加快建成中老經濟走廊、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

重慶抓住中老鐵路帶來的開放機遇,在推動中老鐵路發展的同時,與雲南攜手,加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雲南助力重慶

開行中老鐵路首批貨運班列

中老鐵路開通,重慶的反應可謂非常迅速。

2021年12月4日,中老鐵路開通的第二天,首趟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重慶—寮國萬象)貨運班列便從重慶團結村鐵路中心站駛出。重慶由此成為首批開行中老鐵路貨運班列的城市之一。

當月底,首列渝新歐(成渝)(重慶—萬象)班列也成功開行,以重慶為中心,連接歐洲與東南亞市場的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進一步完善。

“用好中老鐵路,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必要之舉。”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楊琳介紹,中老鐵路是泛亞鐵路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為重慶豐富東南亞物流網路,拓展經貿輻射範圍提供重要助力。因此,重慶早在中老鐵路開通一年前,便著手籌備貨源組織、班列開行等相關事宜。

雲南則成為重慶加速連接中老鐵路的重要助力。

2021年初,中老鐵路開通之前,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渝新歐公司等單位,多次派遣團隊前往雲南昆明,中老鐵路始發站點昆明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以下簡稱王家營中心站),調研了解中心站的情況以及中老鐵路開通的進程。

“重慶方面還向我們提出了訴求。”中鐵聯集昆明分公司(以下簡稱中鐵昆明公司)副總經理徐超回憶説,當時重慶明確表示想要開行中老鐵路班列,希望中鐵昆明公司給予支援。

中鐵昆明公司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徐超表示,這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

一來,昆明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重慶團結村鐵路中心站,是中鐵聯集在西南地區率先打造的兩個鐵路中心站,本就是“一家人”;二來,中老鐵路開通之前,重慶也給了雲南在中歐班列方面很大的支援。

徐超説,雲南目前沒有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但不少當地企業都有將貨物運往歐洲等地的需求。所以,很多雲南企業選擇將貨物先運至成渝兩地,再通過兩地的中歐班列將貨物運往歐洲。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時全國的中歐班列“一艙難求”,價格也水漲船高。但在那個特殊時期,重慶依舊給予雲南企業相對穩定的價格,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雲南企業的艙位。

如今,隨著中老鐵路不斷釋放紅利,重慶與雲南的合作也在逐步深化。

徐超介紹,重慶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把需要走中老鐵路的貨物運至王家營中心站集結,中鐵昆明公司會盡可能優先編組重慶的貨物,力爭這些貨物當天就能發出。

“這樣的話,重慶運至雲南的貨物會更靈活,不需要整車都是外貿貨物,運輸時效上也能得到保證。”徐超説。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25日,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組織了寮國本地産的900余噸大米和木炭,共68個標箱的貨物,從寮國萬象南站發往中國。在中鐵昆明公司的助力下,這趟班列在王家營中心站短暫停留後便出發,最後順利抵達團結村中心站,標誌著重慶成為首個開行中老鐵路回程班列的城市。

這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物流選擇。目前,不少雲南企業將來自東南亞的商品,通過中老鐵路運回國內後,又發往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集結,隨後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運往歐洲,實現了中老鐵路與中歐班列的無縫銜接。

渝滇海關攜手

中老鐵路進入“快通時代”

物流不僅要通,更要暢。

重慶並不滿足於在中老鐵路班列實現雙向運輸,還希望它能走得更快、更便捷。

“鐵路快通”,則是重慶海關給出的答案。

重慶海關口岸監管處物流監控科科長葛欣月介紹,“鐵路快通”是一種鐵路出入境快速通關業務模式。簡單而言,海關、鐵路雙方提供交互境內外物流數據、共用關鍵作業環節資訊後,海關可直接對鐵路列車所載貨物進行監管,企業無須另行辦理轉關手續,還可直接在屬地口岸海關辦理艙單歸併、分票相關業務。這種模式,平均可壓縮口岸通行時間24小時,縮短班列整體運作時間1—2天,單箱節省費用200元以上。

2022年初,重慶海關與昆明海關商議,將“鐵路快通”落地到中老鐵路班列。雙方一拍即合。隨後,兩地海關成立了跨關區專項工作組,開始著手相關事宜。

願望很美好,實施起來卻並不容易。

海關和鐵路分屬兩個系統,數據共用本就是件複雜的事。重慶與雲南的合作又屬於跨區域作業,進一步增加了“鐵路快通”在中老鐵路落地的難度。

重慶海關一位全程參與此事的工作人員回憶説,重慶與雲南前前後後測試了數次都不順暢,大家都有些泄氣。但有一天,大家本不抱太大希望的測試突然就“一通到底”,所有人幹勁一下子就上來了。

2022年5月26日,經過兩地海關的努力,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的、全國首列中老鐵路“鐵路快通”班列抵達雲南磨憨口岸,班列上貨值660多萬元的汽摩配件等産品均提前在重慶海關辦理完畢報關、查驗手續。

隨後,在昆明海關所屬動臘海關的監管下,這趟班列實現了快速通關,然後順利駛向寮國萬象。至此,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重慶—寮國萬象)貨運班列率先邁入“快通時代”。

為了進一步保障“鐵路快通”的穩定,昆明海關還制定了《昆明海關支援中老鐵路國際班列通關便利化措施》,持續提升中老鐵路貨物進出口通關效能。

趁熱打鐵,2022年8月4日,雲南實現了省內首趟出口“鐵路快通”貨物發運;8月17日,完成“鐵路快通”進出口雙向貫通。目前,雲南已在中老鐵路上全面啟動出口“瀾湄快線”加“鐵路快通”運作模式,預計昆明至萬象整體運作時間將壓縮至25小時內。

對重慶而言,“鐵路快通”的完善,提升了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老鐵路的銜接速度。

“重慶已實現了中老鐵路運營的‘三個第一’,即第一批開行中老鐵路國際班列的城市、第一個開行回程班列的城市、第一個實現‘周周班’常態化運作的城市。”楊琳説。

據了解,自2021年12月中老班列開行以來,重慶累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班列420列,運輸0.96萬標箱,貨值14.15億元,貨物包括汽摩整車及零配件、木薯澱粉、智慧家電等。

拓展新線路

渝滇加速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穩步推動中老鐵路建設的同時,雲南也謀劃了新的物流線路:通過鐵路將貨物從昆明運至廣西欽州,再轉船出海送至全球。

這也是雲南加速融入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舉措。

昆明海關所屬滇中海關監管二科科長曲偉説,只是在具體操作上應該怎麼做,讓他們一開始非常犯難。

為此,滇中海關主動向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海關和相關單位學習、借鑒經驗。重慶就是最好的對象之一。

曲偉説,重慶最早通過鐵海聯運將貨物從廣西欽州運出海,在操作模式、業務流程上都有豐富經驗。所以,他們前期通過各種渠道與重慶方面溝通。

對於雲南的訴求,重慶方面非常支援,給了很多建議和幫助,比如如何實現雲南企業屬地報關後,在欽州直接放行等。

今年3月,由滇中海關負責的首單“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通關業務測試成功——企業在王家營中心站,“一站式”辦理海關通關監管鐵路裝載運輸、碼頭港務等手續,最終實現了貨物抵達欽州港口後,直接裝船出口,不産生換裝、倉儲等費用。

“這條路線可節約通關時間3到5天。”雲南雲天化聯合商務總經理助理、天馳物流總經理鄒燕表示,這條線路打通後,公司的一些散件業務就有了新的物流選擇。

數據顯示,今年截至9月底,“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通關業務共計申報出口542個標箱,重量1.31萬噸,貨值647.62萬美元。對此,鄒燕表示,隨著這條線路逐步成熟,其運作成本也會進一步下降,選擇這條線路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

曲偉則表示,他們將繼續向重慶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海關學習經驗,讓通關業務再上新臺階。

“我們一直在關注這事的進展,目前已經與雲南方面在洽談共建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的事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説。

他表示,雲南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業務量處於迅猛發展階段,重慶作為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將加強與雲南、廣西、海南、廣東湛江等地的溝通交流,推動加密鐵海聯運班列開行頻次,穩步增加鐵海聯運班列開行規模,強化與北部灣港、洋浦港、湛江港等港口聯動發展。同時,重慶也將加速組建陸海新通道(雲南)有限公司,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楊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