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走出“有禮有力”的銀發養老之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0-24 10:22:44 編輯:李夢婷

養老牽動千家萬戶,是群眾最為關心的民生大事。當前,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人們對養老需求不斷增加,對養老服務和産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重慶市圍繞老年人實際需求,對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5月11日,重慶市政府召開全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8月13日,印發了《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重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按照“一鎮街一中心、一村社一站點”規劃佈局,全力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從“老有所依”到“老有所養”,從養老到享老,在重慶基本養老服務工作格局建設中,從有到優的社會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進,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進一步增強。走出了一條“有禮有力”的銀發養老之路,

借力:科技溫暖銀發人群

當“數字化”遇到“老齡化”,銀發人群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政策賦能提質增效。2022年,重慶將啟動“智慧助老行動”,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以提升數字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幫助更多老年人想用、敢用、會用智慧技術。

2023年6月,“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科普專項行動合作簽約儀式舉行,圍繞老年人交通出行、看病就醫、金融理財、網上購物、就餐等生活中高頻應用場景,科普提升老年人數字技能……社會各界群策群力,科技賦能,共同托起適老安全健康晚年。

科技賦能高效運作。“6樓602房間,楊代美血壓異常!”日前,在重慶渝北區悅來康養中心上演這樣一幕,收到資訊後,醫護人員從叫醒楊代美吃藥,到測量血壓,僅花了1分多鐘。

通過語音操作電燈、空調、電視;按下按鈕就有專員打掃房間;“助老員”到府服務,手把手教會老人使用手機……在重慶,這樣的智慧養老在重慶許多養老機構得到普及。借力科技,銀發族生活顯得如此安全、健康和無憂。

得益於枕頭裏的智慧晶片,讓養老服務更加智慧高效。小小的設備,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

相關人員介紹,設備搭載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能實時記錄老人生命體徵數據,測血壓、測心率。

依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落實“智慧養老”理念,不斷釋放“科技+”效應,讓智慧養老助力更多的老年人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丁中平表示,著力抓創新、強保障,增強基本養老服務效能。繼續在科技支撐、標準引領、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氛圍營造等上下功夫,健全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加快養老服務數字化改革,上線“長者碼”,推進“渝悅養老”應用,探索“時間銀行”“積分超市”服務制度,讓高科技更好守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發力:服務優化生活環境

10月23日,重慶市民政局發佈了全市養老服務工作情況,截止目前,重慶60歲以上老年人有712.11萬人,佔人口總數22.16%;65歲以上老年人有588.16萬人,佔人口總數18.3%,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市之一,當前,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美好生活,不僅是家庭的願景,更是社會發出的一道考題。

2022年發佈的《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指出,老年人需求結構正從生存型轉向發展型,要實現老年群體高品質生活,就要加強硬、軟體改造,擴大設施供給,不斷提高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硬體上,養老服務設施向“老年友好型”發展,做好適老化改造。2022年,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殘聯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十四五”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重慶“十四五”期間完成改造3.9萬戶,目前已經改造了2萬戶,要重點滿足特困對象、低保對象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重殘老人等特殊困難老人的居家照料、康復護理等需求。

今年渝中區民政局對社區進行了適老化改造,配備廚房煙感氣感水感、床邊扶手、小度智慧屏、廁所浴椅等適老化設施,同時,對樓梯扶手進行修補加固或更換,讓老人上下樓更安全。

除了住家改造,社區公共區域也完成了“大變身”。今年沙坪壩土灣街道,工人村社區大力拓展公共空間的適老化改造,修建適老化小憩園,歷時兩個多月,一個總面積約為1445平方米的適老化小憩園建成投用。“平時就願意來這兒坐一坐、健身鍛鍊。”老居民們感覺很舒心。

“在農村改造一批鄉鎮敬老院,因地制宜建設特困供養服務聯合體或片區型特困集中供養中心;依託原有農村幸福院等建設農村互助養老點,開展集中助餐、流動助醫、定點助樂、智慧助急、到府助養等五助服務。”丁中平説,發展社區便捷養老服務,支援市場主體以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帶動一批社區養老服務站,延伸養老服務進社區、到家庭,打造“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已建成助餐點1665個、老年食堂365家。全市養老服務設施有6189家,床位23.28萬張,基本實現市有福利院、區縣有福利中心、街鎮有養老中心、村社有養老站點、家庭有養老床位的五級養老服務設施佈局。

軟體上,服務好不好,除了看設施,能否滿足精神文化需求是又一考察標準。“既快樂又實用”道出了兩江新區禮嘉老年大學裏學生們的心聲,繪畫、書法、樂器、攝影……多種多樣的課程被連結到校,並組織老年人集體上學。依託文化惠民,把知識送到身邊,在努力學習新技能的同時,他們還能結交好友,記錄生活美好瞬間。精神豐盈、朋友陪伴,老年生活更加舒心;以學會友、以文興友,銀發人群更有活力。

丁中平介紹,下一步,全市將加快區縣級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新建、改建一批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機構、區縣級福利院,確保區縣能照護。在城市深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進一步鞏固鎮街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綜合利用醫療設施、文化體育、戶外公園等各類現有設施功能,建好織密養老服務綜合體,拓展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樂等居家到府服務,讓“家門口”養老能夠變成現實。

(中國網新重慶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