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退役軍人變身“新農人” 投身鄉村振興“新戰場”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0-12 16:54:00 編輯:李柯佑

雨後的仲秋早晨,天氣已經有些冷。銅梁區蒲呂街道沙心村一個魚塘,不時有魚兒隨著漁網的收緊躍出水面,正在和工人們一起布網的王地偉忙出了一身汗。又到了起魚的季節,買家運魚的車早早就等在了旁邊。

“這段時間已經連續賣了萬把斤了,今天預計能起三四千斤。”王地偉手腳麻利地收網,又挽起袖子跳進水中起魚,敏捷麻利的動作還能看出軍旅生活留下的印記——他是一名有著十六年軍旅生涯的退役軍人,現任重慶銅梁區地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脫下軍裝後,他放棄穩定安逸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鄉村振興帶頭人”。

image.png

放棄“白領”機會回鄉創業

今年42歲的王地偉曾經在廣州服役,屬於電子資訊工程技術軍種。2016年從部隊退伍返鄉的他,和所有復員戰友一樣,對未來面臨選擇:是選擇繼續留在大城市從事技術工作?還是當穩定安逸的“白領”?正當家人們在等待著他做出人生中這個重要選擇的時候,王地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回老家創辦農業園搞養殖。

這個念頭並不是偶然迸發的。由於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家鄉很多田地閒置,成了王地偉心裏一道坎。另一方面,他經多方實地考察,相信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圍繞農業農村尋找機會,是可以開拓出自己事業的。

然而這個決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送你出去當兵就是為了跳出農門,怎麼最後還要回來當個農民?”父母的不理解並沒有打消王地偉的創業夢想。他耐心勸説家人,只要走對了路子,生態養殖經濟效益高,同時因為需要較多的勞動力,可以為村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2017年,王地偉從一個養蛙池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養殖之路。創業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難,技術欠缺,人手也不足……但他毫不氣餒,拿出了軍人敢拼敢闖的勁頭。對技術“一竅不通”的他從零學起,虛心向他人請教,只要有機會就報名參加培訓。

那段時間,王地偉在魚塘邊一待就是一天。但是在夏天,蛙和魚依然陸陸續續死了不少,虧損了。不過王地偉認為,隔行如隔山,交些“學費”很正常。在重慶農科院專家指導下,農業園又陸續增加了鱸魚、長江翹嘴魚、銀雪魚等養殖品種。第二年,加州鱸魚及翹嘴魚年産值達80余萬元,堅定了王地偉生態養殖的決心。

image.png

把農業種養做成鏈條産業化

在養殖過程中,王地偉發現本地四大家魚發病死亡率高,市場價格不穩定,兩湖兩廣氣候環境適宜養殖的長江翹嘴、加州鱸魚、黃顙魚等,在運輸途中又使用了一些必要手段,使魚的品質口感發生了改變,“利用好技術創新做綠色無污染、可持續高質産品,還能多季節上市,肯定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在農科專家指導下,王地偉在本地率先採用了井水流水迴圈池,提高魚塘的含氧量,增強魚肉口感品質。這種養殖模式不但獲得了銅梁區退役軍人創新創業大賽農業組第一名,還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王地偉養的魚逐漸走進銅梁和周邊多家超市和水産品店,産品供不應求。

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王地偉並沒有滿足於只顧自己事業,而是琢磨怎樣把市場需求與家鄉實際相結合。不僅自己的基地常年吸納了十多人務工,每年還幫助村裏及周邊村十幾家養殖大戶銷售産品近200萬元。王地偉也連續三年被銅梁區評為致富帶頭先進個人,今年還獲得銅梁區“最美退役軍人”和“十大新農人”榮譽稱號。

“平時我在基地負責割草、喂魚,打掃周邊衛生,工作量不是很大。”在基地務工的李孟會説,自己在這裡幹了好幾年了,家裏有病人需要照顧沒法出去打工,在家門口有份事情做很滿意。

一步步實現綠色種養殖夢

這幾年,王地偉在學習、探索和實際操作中不斷發展農業園,不僅養魚養蛙,還發展起了果樹種植,面積也擴大到近百畝。對這份傾儘自己心血的産業,王地偉凡事親力親為,日夜兼程管護魚塘,每天幾乎吃住在塘邊。只有一次例外,在去年夏天本地發生山火期間,儘管自家魚塘面臨乾旱缺水,但是收到民兵徵召,他立即隨隊奔赴永嘉、圍龍起火點,連續奮戰幾天幾夜參與滅火。

“現在我們採取農業種養結合的模式,在稻田裏養殖美蛙、稻田魚、土泥鰍和小龍蝦。利用蛙吃蟲,稻吸收蛙、魚的排泄物,保證了水稻自然生長和魚蛙共生共養,如此迴圈互利模式,節約了空間,降低了成本,從而提高了稻田裏的經濟收入,並且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現在講起“養殖經”,王地偉已經頭頭是道。

此外,他還在基地運用生態水産養殖管理軟體,實現網上雲監工和自動投喂增氧,以及全自動感應報警。在引進新品種、掌握新技術的同時,還創新銷售方式,在網際網路平臺短視頻推廣銷售,成了一名鄉土網路達人。今年,農業園預計年産值能達到一百餘萬元,綠色種養殖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如果沒有當過兵,沒有黨和政府的幫助,就沒有我今天的事業,我會繼續努力奮鬥,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和鄉親們一起把日子過得更紅火。”王地偉信心十足地説。(李慧敏/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