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施五大工程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創建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4-12 10:28:16 編輯:珍珍

4月11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重慶將實施農村基礎設施“五網”建設等五大工程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創建。按照計劃,今年底我市將創建10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到2027年,全市力爭建成1000個獨具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五大工程”具體包括農村基礎設施“五網”建設工程、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工程、“三個革命”深化提升工程、以黨建為引領的“四治融合”鄉村治理工程、鄉村人才支撐工程。

農村基礎設施“五網”建設工程方面,將重點建好農村“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網”“物流網”。如農村“路網”建設,將實施以鄉鎮及主要經濟節點為網點的對外快速骨幹縣鄉道升級改造,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雙車道,加強産業路、旅遊路、資源路建設等,力爭到2027年,具備條件的村民小組通硬化路達到98%以上,新改建農村入戶道路1萬公里以上。

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工程方面,將持續改善農村教育辦學條件、優化農村醫療衛生資源佈局、完善農村養老助殘服務設施等。如農村醫療衛生資源佈局,將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等設施條件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建設,繼續向脫貧區縣培養定向醫學生,繼續實施重點高校定向招生計劃,推進鄉村醫生“鄉聘村用”,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基層,到2027年,累計全職引進基層急需緊缺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5000名。

“三個革命”深化提升工程方面,將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準等。如農村垃圾治理,將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向自然村(組)延伸,提升分類收運處置能力水準,建設一批農村廚余垃圾處置利用設施,探索就近就地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模式,到2027年,除少數偏遠農村外,全市農村地區實現收運處置設施全覆蓋,同時全市59%的行政村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四治融合”鄉村治理工程方面,將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如鄉村智治,將搭建智慧村務管理和服務平臺,推動“網際網路+黨建”“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等向鄉鎮、村(社區)延伸覆蓋,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到2027年,實現全市行政村(涉農社區)數字化覆蓋率達100%,縣級以上文明村、文明鄉鎮佔比分別達71%、82%,群眾安全感在98%以上。

鄉村人才支撐工程方面,將重點推進“五萬計劃”(萬名鄉鎮公共服務人才、萬名鄉村治理人才、萬名鄉村工程技術人才、萬名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萬名農村勞務經紀人培育)、深化“三師一家”下鄉服務、大力培育鄉賢新村民等。如培育鄉賢新村民,將建立健全新村民返鄉回鄉支援激勵機制,鼓勵引導離退休幹部、教師、醫生等新鄉賢,返鄉定居、成為鄉村治理新力量;引導本土大學生、務工能人、轉業軍人等返鄉創業;引導城市居民、社會企業等下鄉興業,形成鄉村建設新力量。(記者趙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