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中國節·春節】兔年第一次月圓 溫暖在身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2-06 10:44:16 編輯:珍珍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團圓是中國人最深的節日執念,是心裏深厚的年味;元宵節作為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更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美好!

在往3年歲月流淌時光變遷中,我們始終保持著對親情、鄉情、愛情不渝的追求與忠誠。但因為疫情等,或遠離故鄉親人、或宅在家中,回味執念與年味,手中的湯圓便敬故鄉、敬遠方,湯圓的味道,也讓自己夢回家鄉。如今,兔年的元宵佳節大不一樣,隨時感受到出行的便捷、發展的能級,溫暖就在身邊,讓大家感受到“兔”飛猛進的變化!

不用擔心出入要核酸證明——出行有了全新體驗

往返于工作單位所在地重慶與老家所在地湖南兩省市,元宵等佳節回鄉探望父母,是段先生每年的責任和義務;往返需要核酸證明、居家檢測(隔離)等,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人人有責,必須遵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今年的春節、元宵佳節期間出行,段先生一路走來,時而停靠觀賞風景如畫的大美重慶,時而享受溫暖如故的春風暖陽......和以往的出行相比,有了全新的體驗。

疫情防控降格前的出行要求,不是段先生一人的經歷;當前出行的全新感受,也不是他一人的愉悅,為全國人民出行帶來了便利;是防疫政策科學及時調整後的結果。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有了全新空間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我市召開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市委書記袁家軍在大會上強調,深入實施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全面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借得東風好揚帆。團圓之後,如何創新創業發展,大展宏圖成為大家議論的新話題;咬一口元宵,講一個故事:黔江區水田鄉石郎村黨支部書記張貴澤説,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為經濟發展帶來全新空間和動能。他介紹道:將將挑起肩上的擔子,努力開枝散葉,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為群眾帶來更多的好“錢”景;用以舍我其誰的趕考心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苦幹實幹拼命幹,帶領廣大群眾,持續用力讓産業強起來、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富的美麗鄉村畫卷,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疫情防控“放開”,人才、資源、生産、流動等全速啟動,元宵團圓後,經濟“穩增長”勢在必行。

元宵佳節,中國人端起碗,同吃中國人自己的湯圓;

圓月在天,中國人強使命,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元宵佳節,明月在上,照君前行,中華振興!

(作者係黔江區委網信辦 饒詩美、水田鄉 段利明)